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269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1122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1 毫秒
991.
谢家沟金矿是胶东地区新发现的大型金矿床,矿床类型为“焦家式”与“玲珑式”的过渡类型。对矿床3种主要矿石类型、不同中段的22个矿石样品进行了黄铁矿热电性测试,结果表明黄铁矿以N型导电为主,早期形成的黄铁绢英岩中黄铁矿热电系数最大,主成矿阶段形成的黄铁矿—黄铜矿绢英岩次之,晚期的黄铁矿—黄铜矿石英脉最小;从+130m中段到+242m中段,N型黄铁矿的出现率逐渐变小,热电系数也随之下降,认为矿体的浅部已被剥蚀,N型黄铁矿出现率表现较好的连续性说明深部资源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992.
近年国内市场出现了一种含有黄铁矿的黑青色玉石,主要产自新疆,属于和田玉中的稀少品种。本文利用常规宝石学仪器、偏光显微镜、红外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粉晶衍射(XRD)、电子探针(EPMA)、激光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ICP-MS)以及同位素质谱仪(MC-ICP-MS)对7块黑青和田玉样品的宝石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样品颜色为墨绿-黑色,折射率点测1.61,相对密度3.08~3.17,摩氏硬度6.0~6.5,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次要矿物以黄铁矿为主,同时还含有少量绿泥石、绿帘石、榍石、锆石、石墨等,具有典型的纤维交织状结构;红外与拉曼光谱特征峰显示与和田玉标准谱峰一致;样品中透闪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MgO、CaO和FeO,Mg/(Mg+Fe2+)值显示部分透闪石已过渡为阳起石;根据微量元素Cr-Ni投图判别样品为白云石大理岩型成因,稀土元素含量较少,呈左倾模式;推测成矿热液主要为岩浆水,含少量变质水;样品中黄铁矿Co/Ni>1且含少量As、Se、Cu、Zn、Pb等元素,δ34S介于8.87‰~20.92‰之间,推断为岩浆热液成因且硫来源于岩浆与地层硫的混合。  相似文献   
993.
利用天然磁铁矿辅助合成磁黄铁矿去除水体中的Cr(Ⅵ).实验结果表明,磁铁矿对合成的磁黄铁矿去除水体中Cr(Ⅵ)过程存在协同增强作用.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仪(EDS)对反应前后样品进行分析,发现水体中的Cr(Ⅵ)被有效的还原为Cr(Ⅲ),并以Cr(OH)3及Cr2O3的形式沉淀.设计正交试验探究了磁铁矿粒度、投加量以及废水pH值对除铬过程中2种矿物间协同作用的影响,发现3种因素的影响作用大小顺序为pH值>磁铁矿粒度>磁铁矿用量.磁铁矿协同磁黄铁矿去除Cr(Ⅵ)的最优条件为pH值= 3,磁铁矿粒度75~150 μm,用量占比40%.讨论得出2种矿物间的协同作用应包括1)磁铁矿对磁黄铁矿在水溶液中团聚现象的抑制作用;2)酸性条件下磁铁矿表面Fe(Ⅲ)对溶液中磁黄铁矿释放H2S的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994.
黄铁矿是富有机质沉积的特征矿物。根据TOC/S、TOC/DOP、S/Fe关系以及S TOC Fe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对三水盆地古近系〖HT5”,6”〗土〖KG-*3〗布〖HT5”SS〗心组红岗段黑色页岩中沉积黄铁矿的形成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土布心组红岗段黑色页岩的黄铁矿有成岩黄铁矿和同生黄铁矿两种成因组分。红岗段下部(亚段A)有机碳含量普遍较低,底部水体以弱氧化条件为主,硫酸盐还原作用发生于沉积物/水界面以下,黄铁矿为成岩成因,其形成主要受有机质的限制。红岗段中上部(亚段B和C)的沉积条件变化频繁,其有机碳含量变化幅度大。富有机质(TOC>4%)岩层形成于缺氧的底部水体条件下。水体中可含H2S,碎屑铁矿物在埋藏之前即与之在水体中反应形成同生黄铁矿。这一过程不受有机质的限制,而是受活性铁与H2S接触时间的限制。同时,由于大量淡水输入导致硫酸盐浓度的降低,从而对硫化物形成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对于低有机质(TOC<4%)样品,黄铁矿由同生和成岩组分组成。其中以成岩黄铁矿为主,其形成过程主要受有机质限制,而同生黄铁矿受铁矿物与H2S接触时间的限制。  相似文献   
995.
青岛胶州湾沉积物痕量元素黄铁矿化程度及其剖面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青岛近海不同沉积环境下不同痕量元素的黄铁矿化规律, 2003年5月潜水员潜入海底采集了4个不同沉积环境的未扰动柱样, 并利用Huerta-Diaz and Morse (1990)连续提取技术测试分析了沉积物痕量金属的不同存在形式(活性态和黄铁矿结合态) 在垂直剖面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除了在涨潮三角洲上部沉积和潮下带沉积物柱子的Cd和Cr外, 痕量元素的黄铁矿化度的增高取决于其相应剖面上的DOP的增高; 并且不同痕量元素向黄铁矿中转移的规模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即元素As、Hg和Mo转移的规模最大, Cu、Zn、Cd、Cr、Co和Ni中等, Pb和Mn最小; 此外, 还进一步揭示了河流三角洲沉积物的下部各元素的黄铁矿化程度高, 而潮下带沉积物以及涨潮三角洲沉积物低.最后指出在河口水下三角洲进行的清淤工作应注意黄铁矿结合态痕量元素的活化而产生生物有效的毒性元素.   相似文献   
996.
华北克拉通胶东金矿区是中国最大的黄金产区之一,探明黄金资源储量超过5000 t。蚀变岩型金矿床作为该区域重要的矿床成因类型,长期备受关注,然而在成矿流体属性和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仍然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胶东地区西北部典型蚀变岩型金矿床(以仓上金矿床为例)黄铁矿进行LA-ICP-MS分析,探讨该矿床成矿流体属性和物质来源,为深化认识成矿过程提供新的制约。结果显示,仓上金矿床黄铁矿Se元素含量相对较低(平均值1.601×10-6),指示其可能主要由沉积变质作用形成的。Au/As比值指示第Ⅱ和第Ⅲ成矿阶段黄铁矿内的Au以晶格金的形式(Au+)赋存。结合前人对于胶东金矿区流体性质的研究成果,仓上金矿床黄铁矿相对均一的Co/Ni比值与Ag含量的大幅度增加,综合指示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是岩浆水,同时也有一定的地层水与大气降水参与。Te元素含量较低反映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幔的可能性比较小。然而较低的Co、Ni含量显著不同于岩浆成因黄铁矿特征,指示成矿物质中可能混入了少量的地幔组分。结合胶东成矿期(约120 Ma)的构造事件与岩浆作用,认为成矿物质Au可能源于中生...  相似文献   
997.
浙江弄坑金银矿区黄铁矿成分标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弄坑矿区金银矿化成因类型及对该矿区深部矿化远景进行预测,应用找矿矿物学方法研究了浙江武义弄坑金银矿区黄铁矿成分及其特征比值(如S/Fe、Fe/(S+As)、Co/Ni、S/Se、Se/Te、Au/Ag)、S、Pb同位素特征,分析了黄铁矿成分的成因标型及找矿标型,为该矿化区矿化成因类型的确定提供可靠性的矿物学依据.同时,利用黄铁矿微量元素的三角形图解对本矿区深部矿化远景进行了预测.结论显示,该区金银矿化属浅成低温火山热液成因类型,在矿化区的深部地段可望找到富的金银矿化体.  相似文献   
998.
辽宁白云金矿床黄铁矿标型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铁矿为白云金矿床主要矿石矿物,又是最主要的载金矿物,其结晶习性、颜色、比重等物理性质、主要化学组成和微量元素及硫同位素均显示特有的标型特征,尤其热电性与含金性及标高的关系显示了与众不同的规律。黄铁矿这些独特的特征和规律揭示了白云金矿床形成条件、成矿作用及方式的特殊性,并可作为该类型金矿找矿和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烧锅营子金矿床的黄铁矿形成于早、中、晚3期,是主要的矿石矿物和载金矿物,其中以中期黄铁矿为最主要的载金者.黄铁矿的化学成分为:TFe43.34%~45.52%,S46.58%~48.86%,与标准黄铁矿相比显示亏铁、亏硫特点.黄铁矿内含丰富的微量元素,有Au、Ag、As、Sb、Bi、Cu、Zn、Pb、Co、Ni、W、Mo、Se等.其中Au、Ag、Cu、Pb、Zn、Bi含量较高,而As、Sb低,Se极低.其Au/Ag(多大于0.5)、(Cu+Pb+Zn)/(Co+Ni+As)(4.26)、Co/Ni(>> 1)比值表明其属中温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000.
分水金矿是一座老矿山,目前矿山探明储量已基本采空.通过对矿区各矿段的黄铁矿标型特征分析研究,认为官屯南山、盘岭、甜水井及石桥子等矿段剥蚀较深,地表出露为矿床的下部或中下部,已无找矿意义.前林子-何屯一带剥蚀较浅,地表出露为矿床的中上部,黄铁矿单矿物含金高达120×10-6~520×10-6,具备形成独立工业金矿床的条件,具有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