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8篇 |
免费 | 29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7篇 |
大气科学 | 5篇 |
地球物理 | 17篇 |
地质学 | 21篇 |
海洋学 | 25篇 |
综合类 | 42篇 |
自然地理 | 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篇 |
2000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近年来,各地政府大力推动数字城市建设,城市信息化已经进入关键阶段,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为保证全国1:250000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现势性,国家下发1:250000地形数据库数据,对其进行更新.本文结合作业过程中东北测区实际生产,放弃以往直接缩编方式,利用1:50000数据库更新成果,提取其增量数据,对1:250000地形数据进行联动更新,对项目实施过程的主要流程、更新技巧与检查方法进行简要研究. 相似文献
53.
传统的更新方法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基础测绘快速更新要求,省、市、区三级基础测绘进行联动更新具有重大的意义。论述了省市县基础测绘联动更新的技术流程,重点研究了机制建立、变化发现与检测、增量更新等关键技术,对今后的基础测绘快速更新具有技术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
以天地图·福建和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项目为背景,梳理简化电子地图更新流程,研究省市县级电子地图的联动更新工艺流程,以提高地图更新效率。研究首先基于ArcGIS软件,利用ModelBuilder实现电子地图更新工作的流程化和界面化,简化地图更新步骤;其次整合天地图·福建和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电子地图资源,提出了省级和市县级电子地图快速联动更新技术方法,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5.
超高层建筑对地基稳定性、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的要求非常高。2007年某市拟建超高层建筑,详勘揭露地表80 m以下地层中分布深埋串珠状溶洞,溶洞顶板厚度薄,串珠状溶洞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分布情况及连通性等方面的不确定性较多,若建筑基础浅埋,则地基承载力无法满足设计要求;若建筑基础深埋,则因套管回收及溶洞处理等问题施工的可行性差。设计原则最终确定为基础浅埋方案,首先初步确定满足地基稳定性的前提条件,随后工程设计及施工各专业围绕单桩承载力问题进行讨论并修改专业方案,最终决定应用当时的创新工艺−灌注桩后注浆工艺解决单桩承载力问题。该工程终于在2010年得以推进。工程一期建成后平均沉降与不均匀沉降均很好地满足了规范要求。此次多专业技术联动是勘察设计施工技术一体化的一次成功尝试,相比目前质量进度管理一体化更具前瞻性,也是今后技术优化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6.
57.
大型水库的修建引起了坝下游的滩槽调整, 进而对河势、航运、防洪及生态等产生显著影响。为探究滩槽调整的驱动机制, 采用1952—2022年水沙和1959—2021年地形观测资料, 以长江武汉河段为例, 分析了床沙组成、来水来沙及整治工程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 ①武汉河段枯水河槽冲刷量占全河槽冲刷量的90.4%, 断面趋向窄深化, 河相系数减小。不同江心洲及汊道冲淤出现差异性调整, 2001—2021年, 铁板洲和白沙洲洲体面积分别减少了63.1%和61.5%, 潜洲和天兴洲洲体面积分别增大了212.3%和14.5%;2013年后, 铁板洲左右汊均冲, 天兴洲汊道左淤右冲。②来沙量锐减, 河床以0.125 mm≤
58.
河北省由于地下水持续超采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根源在于人类活动强度超出了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并缺乏及时有效的预警。为了构建更符合河北省实际的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体系,解决以往预警方法需要设置固定的水位、水量预警区间值,水位的区域差异导致的宏观性评价困难、工作量巨大且无法动态修正的问题,从地下水的资源属性和社会属性出发,采用指标体系综合分析评判法,建立承载本底、承载状态2个层面的承载能力评价体系;采用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为主,水位变化幅度加以修正的“双控联动”预警方法,实现两指标的动态联动且无需设置固定的水位、水量区间。研究表明河北省地下水资源承载本底整体较好,但由于开发利用程度高,承载状态多处于超载状态,承载能力太行山中南部高于北部及燕山山区、坝上地区,山前冲洪积平原优于中部湖积平原和滨海平原;受咸水分布、工农业生产取水量大等因素影响,地下水红色及橙色预警区域主要分布于河北平原中部冲湖积平原的沧州、衡水地区、太行山山前平原邯邢交界区域及城市市区周边。评价及预警结果与河北省实际情况吻合。该评价方法具有区域适用性强、可操作性好、数据易获取等优点。 相似文献
59.
路云山 《资源导刊(河南)》2007,(5)
以红旗渠闻名的林州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种类较多,现开发利用的有铁、石灰石、石英砂岩、水泥灰岩、含钾岩石等10余种,其中铁矿、石灰石等矿业的开采历史较长、规模较大,矿业经济已成为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