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9篇
  免费   839篇
  国内免费   1441篇
测绘学   108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64篇
地质学   6571篇
海洋学   8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712篇
自然地理   12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269篇
  1998年   247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161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419篇
  1991年   527篇
  1990年   419篇
  1989年   329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2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为探讨三都-丹寨成矿带中卡林型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总结了最近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数据,结果表明,三都-丹寨卡林型金矿中与成矿相关的方解石、萤石呈现中稀土富集型,方解石δ13 CPDB=-1.61~-5.82‰,δ18 OSMOW=13.97~19.24‰,辉锑矿和雄黄δ34S=14.5‰~22.37‰,辉锑矿和辰砂208Pb/204Pb=37.160~40.330,207 Pb/204 Pb=15.351~16.330,206Pb/204Pb=17.101~20.080,表明三都-丹寨卡林型金矿成矿物质(碳、氧、硫、铅)可能主要来自该区地层,与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自深部岩浆)有明显区别。其δD和δ18 O值显示成矿流体可能主要为卤水和变质流体组成的混合流体,并且到达浅部时混入了大气降水,成矿流体在其演化过程中,可能与有机质发生了同位素交换,或者发生过多期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892.
新疆在1∶20万比例尺的区域化探扫面中发现大量Au异常,据此找到多处大中型金矿床。为了对托里县幅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所圈定的"39乙"号异常区进行检查,开展了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通过合理确定研究区土壤中Au元素背景值与异常下限,直接用异常下限值圈定异常,利用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进一步验证土壤异常。最终确定了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该区找矿工作中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圈定了2个Au异常带(4个异常区),并划定I号异常带为研究区首要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893.
通过对山东中生代侵入岩体的时空展布、岩石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提出了扬子板块东北缘俯冲与回撤的演化机制,分析了在这种机制下的成岩、成矿演化规律。认为扬子板块东北缘的俯冲与回撤控制了山东中生代的地质演化过程,其回撤在岩石圈深部造成的真空,导致软流圈物质的隆升,是胶东金矿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内在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894.
为厘清滇黔桂地区卡林型金矿床成矿流体的特征,本文以灰家堡金矿田为代表,对太平洞、紫木凼、水银洞和簸箕田4个典型矿床中热液矿物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热液矿物进行了碳、氢、氧、硫同位素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灰家堡金矿田流体包裹体类型丰富,包括NaCl-H2O溶液包裹体、CO2包裹体、CO2-H2O包裹体、烃-H2O包裹体和烃类包裹体五大类。从成矿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组分大致经历了从H2O+NaCl→H2O+NaCl+CO2+CH4±N2→H2O+NaCl±CH4±CO2的演化,均一温度和盐度略有降低。流体包裹体及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成矿流体属于富含金属和碳氢化合物的盆地流体;沉积黄铁矿的硫主要来源于封闭海洋盆地中硫酸盐的细菌还原硫;热液硫化物与沉积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特征相似,表明成矿流体中的硫来源于成岩黄铁矿的溶解作用,同时有机质热分解和硫酸盐有机质热还原作用亦提供了部分硫。成矿主阶段发生的H2O-NaCl-CO2流体不混溶作用是导致Au沉淀富集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95.
贵州泥堡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揭示泥堡金矿床的成因机制,本文对泥堡金矿床两类矿体中的萤石、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显微热力学和单个包裹体成分的激光拉曼显微探针分析。结果表明,层控型矿体为早期成矿阶段的产物,其中的脉石矿物萤石中发育了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含CO2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为220~260℃,盐度为0.00%~2.00%NaCleq,密度为0.54~1.03g/cm3;断裂带型矿体方解石中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含CO2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的三相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主要为100~200℃,盐度为3.00%~6.00%NaCleq,密度为0.69~1.00g/cm3。计算得到早期成矿阶段流体捕获压力为40~80MPa,成矿深度为1.5~3.0km;断裂带型矿体中流体的捕获压力为30~40MPa,成矿深度为1.0~2.5km。反映出初始流体的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并含CO2及CH4、N2等有机气体成分的特点。流体混合是导致成矿早期阶段矿质初步富集形成层控型矿体的原因,后期的断裂带活动引发的流体沸腾是形成断裂带型矿体的原因。  相似文献   
896.
细碧岩是陕西铧厂沟金矿床的主要容矿岩石之一。在野外观察的基础上,利用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扫描和主微量元素分析等综合分析技术对细碧岩的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细碧岩具有由钠长石+绿泥石+绿帘石±阳起石、钠长石+含铁白云石+绢云母两种典型蚀变矿物组合特征;在火山岩TAS分类图解上主要落入玄武质粗面安山岩区,属于拉班玄武岩岩石系列;其稀土元素总量较低(27.53×10-6~58.46×10-6),轻稀土略富集[(La/Yb)N均值为1.24],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主体呈平坦型;稳定高场强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其原岩形成于伸展的构造环境,可能起源于软流圈之上的原始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稳定区域,在形成过程中遭受地壳物质混染,推断为泥盆纪中期勉略洋盆的初始洋盆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897.
16区块位于苏丹北部红海州,区内已发现金矿点11处,铜矿点6处,优选出了4个成矿远景区,评价了小型金矿床1处。该文介绍了16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及矿化类型,以已评价的小型金矿床为例讨论了该区金矿成矿作用及控矿因素,指出该区具备良好的金铜矿成矿远景。针对该区实际情况提出遥感解译配合化探测量、物探测量是选勘查靶区的有效方法,地表槽探揭露配合中深部钻探控制是必要的勘查手段。  相似文献   
898.
山东省招远市后仓地区位于胶东半岛的北部,其大地构造处于华北地台胶东台隆之胶北隆起区,区内构造活动和岩浆活动强烈,岩石蚀变及矿化现象比较普遍,已经发现2条矿体,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99.
甘肃西秦岭地区金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岭造山带地质构造复杂,各类金属矿产丰富,分布广泛,特别是甘肃西秦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成矿区(带),也是甘肃最主要的金矿勘查开发基地。近年来,西秦岭地区金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先后发现和评价了大水、早子沟、大桥、李坝、拉尔玛、阳山、寨上、竹园北、加甘滩等超大型、大型金矿床。笔者从西秦岭地质构造背景、成矿区带划分入手,分析金矿成矿类型和金矿成矿的控制因素,探讨金矿成矿地球化学特征,提出西秦岭地区金矿找矿方向,对该区勘查工作部署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00.
赵玉社  张彬 《西北地质》2014,(2):156-163
新疆富蕴县萨尔布拉克金矿床位于准噶尔盆地北东缘之喀拉通克岛弧带,莫勒迪尔巴斯陶复向斜北东翼的北西端萨尔布拉克-阿克塔斯断裂带中;矿体受次级断裂萨尔布拉克韧性剪切带控制,具明显受地层岩性及构造控制特征;矿石类型属于蚀变岩型金矿,蚀变主要有毒砂化、黄铁矿化、硅化。通过综合分析,初步认为该区金矿属于早期变质热液形成矿胚,随后有多期地热事件发生,地下热水(液)发生多期蚀变叠加形成金矿床;总结了地层岩性、构造、褐铁矿"铁帽"、围岩蚀变和地球化学异常4个方面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