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9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国陆相盆地内普遍存在油页岩与煤共生的地质现象。本文以老黑山盆地下白垩统穆棱组油页岩与煤为研究对象,基于工业分析(含油率、灰分、挥发分、全硫和发热量)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有机碳、岩石热解、显微组分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油页岩与煤含油率的控制因素开展研究。根据含油率等工业品质特征,将研究区油页岩与煤进一步划分为高含油率油页岩(HOS)、低含油率油页岩(LOS)、高含油率煤(HC)和低含油率煤(LC)4种亚类。其中HC的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和生烃潜力最高,其次为LC、HOS和LOS,4种亚类的有机质类型以Ⅱ型干酪根为主,均处于未成熟的热演化阶段。沉积环境与有机质来源是控制油页岩与煤含油率的关键因素,HOS主要形成于陆源有机质供给中等的湖沼环境,而HC主要形成于陆源有机质供给丰富的泥炭沼泽环境。油页岩与煤形成时期的高等植物以松科、柏科/杉科、南洋杉科、罗汉松科和蕨类植物为主,这些植物可以提供充足的树脂和蜡质有机质,从而使油页岩与煤具有相对较高的含油率。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我国1597年10月6日吉林长白县望天鹅火山地震、 1720—1721年黑龙江五大连池老黑山和火烧山火山地震,以及1867年12月18日台湾基隆7级地震与海底火山喷发的事例。分析了1597年10月6日渤海7级地震与同日望天鹅火山喷发的关系等有关问题。分析表明:我国火山喷发现场考察的历史上溯至1720年,是世界上较早开展火山现场调查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3.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6):139-139
五大连池位于我国黑龙江省小兴安岭西侧。第四纪更新世以来,由于断断续续的火山爆发,使得这里形成了14座拔地而起的火山。其中两座名叫老黑山和火烧山的火山于1719—1721年间喷发,溢出大量玄武岩岩浆,堵塞了讷误尔河的支流白河河道,形成5个串珠状排列的湖泊,从此这个地方就被称为五大连池。  相似文献   
14.
论五大连池老黑山和火烧山火山喷发过程和喷发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锦章  陈洪洲 《地质论评》1999,45(7):378-383
本文概述了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群中两座近代火山老黑山、火烧山的基本情况,浮岩碎屑堆积物和熔岩流的分布和特点。在此基础上,论证了老黑山火山不是单成因火山,火烧山可归属为单成因火山;火山喷发活动过程的特点是先裂隙式喷发、后转为中心式喷发;浮岩碎屑喷发是同岩浆喷溢伴随发生的。并同冰岛拉基火山(Laki volcanoes)、美国夏威夷火山及意大利斯通博利火山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应把中国黑龙江五大连池老黑山火山喷发类型命名为“五大连池老黑山型”,即一种兼有上述火山的特点,又同它们有明显差别的新的火山喷发类型。这种观点对于评估五大连池火山再次喷发的危险性和预测预报火山灾害,以及丰富对火山喷发类型的认识均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五大连池,以其雄伟瑰丽的火山地质景观、神奇的矿泉水资源、原始的生态系统和珍稀的火山生物,赢得了世界地质公园的美誉。然而,五大连池的老黑山到底喷发过几次?五大连池堰塞湖到底有几个?五大连池究竟有多少座火山?……这些疑问将通过地质专家不断深入的科考工作,带给我们更多甚至是全新的启示。本刊从2007年第1期起,在《科学探索》栏目中,陆续刊载原黑龙江省地质局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徐衍强最新的研究文章,以期让这些成果推动五大连池的科学研究更加深入,同时也为广大读者朋友带来新的知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老黑山期火山活动史及其与五大连池形成和演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黑山和火烧山是五大连池火山群中最年青的次山。老黑山是叠锥状火山,喷发时间发生在公元1000年左右和1719年。1720年的火山喷发形成了火烧山。六个大的山堰塞湖的形成与这三次火山喷发有关。  相似文献   
17.
从反映五大连池老黑山、火烧山火山喷发方式的几个事实入手,通过与当代著名的裂隙式喷发火山——新托尔巴奇克火山对比,探讨老黑山、火烧山的喷发方式,说明它们先经由裂隙式喷发,而后转为中心式喷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