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316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687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1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碱性花岗岩分布于西藏羌塘北部的花岗岩带内,岩石K2O Na2O含量达11.27%~12.02%,具高铝、高碱、低铁镁组分的特征,属碱性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碱性岩形成于后碰撞期.形成该岩体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加厚陆壳的中下部,反映了研究区古特提斯闭合后经历了陆内造山阶段.霞石正长岩同位素锆石U-Pb年龄为248.7Ma±2.6Ma,相当于早三叠世晚期.碱性花岗岩的出现是西藏西北部古特提斯造山带崩塌开始的岩石学标志.  相似文献   
152.
沉积盆地中碎屑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主要受物源区的制约,分析碎屑砂岩的化学成分可以揭示盆地砂岩的物源属性和构造背景。笔者对北羌塘盆地三叠系康南组碎屑砂岩进行全岩分析。样品具有高SiO2含量,K2O/Na2O值变化较大,TFe2O3+MgO含量中等。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显示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N=3.96~9.25,平均为6.32,δEu明显负异常;δCe呈弱负异常。碱土金属元素和化学蚀变指数(CIA)以及成分变异指数(IPV)说明其源区物质较新鲜,成熟度相对较低,化学风化作用较弱-中等。此外,微量元素Th/U、La/Sc、Th/Sc等值以及TiO2-Ni、La/Th-Hf、Co/Th-La/Sc和Th/Sc-La/Sc源岩判别图解反映砂岩的物源具有长英质特征。砂岩的SiO2-K2O/Na2O、La-Th、La/Y-Sc/Cr双变量图解,La-Th-Sc、Th-Sc-Zr/10、Th-Co-Zr/10三变量图解以及Th/U、Rb/Sr等值表明北羌塘三叠系康南组碎屑砂岩的物源区构造背景以大陆岛弧为主,兼有被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特征。  相似文献   
153.
沿隆鄂尼—昂达尔错古油藏发现大量逆冲推覆构造,如北雷错东西两侧、隆鄂尼西北侧、比洛错东南侧、鲁雄错东西两侧,侏罗系烃源岩及含油白云岩沿低角度缓倾斜断层自北向南逆冲推覆于上白垩统红层之上,昂达尔错西北侧中侏罗统含油碳酸盐岩和碎屑岩自北向南逆冲推覆于三叠系灰黑色碎屑岩之上,形成不同规模的逆冲岩席、逆冲岩片、飞来峰和构造窗。高分辨率二维地震反射剖面显示,隆鄂尼—昂达尔错古油藏深部发育多重逆冲推覆构造;比洛错中侏罗统含油白云岩沿顶部双重推覆构造自北向南运移7~11km和12~15km,分别形成隆鄂尼古油藏和德如日古油藏;下伏三叠系及石炭系—二叠系沿底部双重推覆构造自北向南发生大规模逆冲推覆,前锋被向北逆冲的反向断层切割错断。野外观测表明,隆鄂尼—昂达尔错古油藏与羌中隆起北侧油苗带之间发育大量侏罗系逆冲岩席和飞来峰;深地震反射剖面构造解释进一步揭示,三叠系和侏罗系海相烃源岩经历自北羌塘向南羌塘长距离逆冲推覆构造运动,自北向南逆冲推覆运动导致侏罗系烃源岩及中侏罗统含油白云岩构造隆升,形成昂达尔错、隆鄂尼、德如日等古油藏。隆鄂尼—昂达尔错古油藏逆冲推覆及构造隆升主要发生于晚白垩世—古近纪。  相似文献   
154.
为了了解羌塘盆地冻土层的结构,利用核磁共振测深(MRS)技术对羌塘盆地的两个研究区进行了野外勘探。结合室内实验及野外实际资料,冻土层基本无法引起仪器核磁共振响应是划分冻土层和探测水合物的重要证据。在钻井附近进行的MRS方法对试验点进行测量并采集到了NMR信号,分析认为是天然气水合物处在亚稳定状态,分解产生水或者液态烃,形成水-水合物-气三相共存的情况,引起了NMR反应。实践表明可以将MRS方法运用于探测陆域冻土带分布以及冻土带,该方法对于冻土层的结构划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5.
藏北羌塘中部果干加年山地区发现榴辉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董永胜  李才 《地质通报》2009,28(9):1197-1200
果干加年山位于羌塘中部的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之内,出露有蛇绿岩、晚古生代浅变质岩系等。新近在该区发现了榴辉岩,以透镜体的形式产于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中,矿物粒度极细,仅为0.05~0.1mm,典型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金红石。初步研究表明,榴辉岩相变质温压条件为470~520℃、2.21~2.51GPa,属于低温型榴辉岩。该榴辉岩的形成过程对探讨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6.
运用储层综合评判分析方法对羌塘盆地侏罗系碎屑岩储集层进行分析和评价。首先选择影响储层性质的8种参数,包括定性参数,如岩性、成岩作用、储集空间类型和定量参数,如储层厚度、孔隙结构、物性等,对其进行单因素评价。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单因素对储层贡献的大小,确定各单因素的加权系数。最后,利用评判分析方法,计算各剖面的综合判别得分。综合判别分析评价表明,北羌塘坳陷中部、东部和中央隆起带北缘发育好储层;北羌塘坳陷西部发育中等储层;而南羌塘坳陷储层较差。  相似文献   
157.
利用PASSCAL、INDEPTH-Ⅱ、INDEPTH-Ⅲ、HIMNT等研究计划,及中国新疆地学断面和国家973项目在青藏高原布设的流动台站记录的到时数据,以及自1990年1月到2004年2月全球地震事件的震相报告,作者对覆盖印度大陆的恒河平原和整个青藏高原的305个地震台站记录的9649个远震事件,共139021条P波初至到时资料进行了层析成像反演.结果表明:印度岩石圈地幔在不同的位置向北俯冲的形态不同,但俯冲前缘都到达羌塘地体之下.沿88°E剖面显示,厚约100 km的印度岩石圈地幔从南部的恒河平原向北一直俯冲到青藏高原之下.在主边界逆冲断裂之下100 km深度处以约22°角度开始向北俯冲,俯冲最前缘到达羌塘地体的中部地区约34°N,之后进入上地幔深处.而沿北东方向的剖面则显示,印度岩石圈地幔以近水平的角度俯冲到青藏高原之下,向北越过班公-怒江缝合带,到达33°N附近,然后以大角度近乎垂直地向下俯冲断离,并引起地幔热物质的上涌,形成羌塘地体之下大规模的低速带.  相似文献   
158.
施建荣  董永胜  王生云 《地质通报》2009,28(09):1236-1243
果干加年山蛇绿岩中首次发现了斜长花岗岩,它对于蛇绿岩的成因研究,特别是对蛇绿岩形成和演化过程的精确年龄测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地质特征和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初步研究,斜长花岗岩具有埃达克岩的特点,如高Al(14.84%~15.35%)、Sr(338×10-6~356×10-6)、Sr/Y值(46.94~55.45)和贫Y、Yb(Y=6.42×10-6~7.20×10-6,Yb=0.56×10-6~0.63×10-6)等。斜长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348Ma±9Ma,代表了洋壳俯冲的时间。上述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果干加年山斜长花岗岩可能是俯冲洋壳高压条件下直接部分熔融形成的,产于消减带之上的环境(SSZ型)。  相似文献   
159.
在北羌塘盆地东部杂多县特龙赛等地首次厘定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火山岩。该火山岩形成于陆相环境,由4个爆发-溢流相火山韵律组成一个完整的火山旋回。这些火山岩主要由强蚀变杏仁状橄榄玄武岩、岩屑晶屑凝灰岩、杏仁状安山岩等组成,TiO2含量(1.33%~1.76%)与峨眉山低Ti玄武岩相当,MgO含量较低(2.23%~7.52%,平均为5.02%),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HREE=4.16~13.44,平均为6.5),无明显的Eu异常(δEu=0.85~1.02,平均0.96),Nb、Ta轻度负异常,地球化学特征与大陆拉斑玄武岩相似。各种微量元素判别图解显示这些火山岩形成于大陆拉张带或陆内裂谷区。结合区域研究成果,晚古生代时整个羌塘地区很可能处于一种伸展背景。  相似文献   
160.
古特提斯洋向北俯冲形成增生杂岩,它们向南增生构成了南羌塘增生地体,且增生期内发育的岩浆岩可以用来研究南羌塘的增生过程。在南羌塘增生杂岩带内,由北向南,发育有玛依岗日(MG)辉长岩墙、角木日(JM)辉长辉绿岩墙。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两者分别形成于237. 1±2. 3Ma和230. 7±1. 8Ma,为南羌塘增生期内岩浆岩。它们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均介于OIB与E-MORB之间,富集Ti、Nb,以及LREE和LILE。Nd-Pb同位素结果显示两者均起源于富集地幔源区。Sm/YbLa/Yb图解显示,两者均起源于尖晶石-石榴石二辉橄榄岩源区,相对于JM辉长辉绿岩MG辉长岩部分熔融程度较高。两者Mg#和Ni、Cr特征表明,MG辉长岩分异程度高于JM辉长辉绿岩。Th/Nb-La/Nb图解显示,相对于JM辉长辉绿岩MG辉长岩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综合研究认为,MG辉长岩和JM辉长辉绿岩为古特提斯洋壳俯冲过程中软流圈上涌的两次岩浆活动的产物,并受俯冲洋壳和地幔楔影响。MG辉长岩和JM辉长辉绿岩记录了南羌塘的增生过程,它们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岩浆岩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