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1篇
  免费   485篇
  国内免费   272篇
测绘学   1656篇
大气科学   649篇
地球物理   497篇
地质学   789篇
海洋学   428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585篇
自然地理   1123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262篇
  2022年   364篇
  2021年   295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建立能够反映储层孔隙结构、流体特征的逾 渗网络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储层孔隙尺寸、 孔隙形状、连通性、微孔隙的发育状况等对I-Sw曲 线影响的定性规律,研究了地层水矿化度对岩石电 阻率的影响。分析讨论了不同因素对电阻率影响的 相对强度。最后,通过曲线拟合定量地研究了不同 因素对I-Sw曲线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上述影 响因素中连通性和微孔隙对I-Sw曲线的影响很大, 其它因素的影响强度较小。地层水矿化度对岩石电 阻率绝对值的影响很大。“非阿尔奇”现象普遍存在, 在低渗透(低连通性)储层岩石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2.
在分析水下爆破规律性的基础上,确认了在马迹山港挤淤爆破中地震波对城门头景点的稳定性起主要的影响,并对其传播机理及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对岩体裂隙进行的网络模拟结果揭示了爆破点与城门头景点之间岩体裂隙发育的宏观特征,对爆破震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计算了爆破在景点处所引起的波速,得出挤淤爆破不会对城门头景点构成破坏性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3.
IPv6的网络架构为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基于IPv6的地震传感器网络已列为CNGI(China Next Generation Intemet)具有行业特色的,在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项目中的应用项引。以科学的发展观研究和发展基于IPv6的地震传感器网络,是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科技自主创新的实践;是推进地震监测和预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契机;我们需要认真努力,为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和防震减灾事业做出贡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4.
135.
饮食地理文化作为地域文化中最具地方特色的重要元素,在现代人口大规模流动背景下呈现出全新的多样化局面,而基于传统认知的“南甜北咸”的地域分异已然不能代表中国现代食甜分布的空间特征。因此,本文采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我国大陆31个省会城市共计约2000万条美食消费数据,从传统类菜品、主食类菜品、饮料类和甜品类菜品4个方面计算城市食甜度,在ArcGIS、MySQL软件支持下,借助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探究我国现代食甜习惯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影响食甜分布的因素。研究发现:① 中国食甜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的地域分异特征,聚类分析评价参数R 2高达0.88,现代食甜习惯总体呈现“东高北中,西微内低”的包围式格局;② 从整体抑或局部角度,在1%显著性水平上莫兰指数均为正,中国食甜分布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形成特色鲜明的3个地理集聚区,即以苏浙沪闽为主的东南沿海高甜集聚区,以渝黔川为主的西南内陆低甜集聚区和以陕宁为主的西北内陆低甜集聚区;③ 构建了中国现代食甜习惯分布影响因素模型,其拟合精度为0.82,分析结果显示降水、湿度、气温等气象要素及地理位置是影响现代我国食甜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6.
从网络分析法的角度对武汉市水系网络、道路网络、绿地网络及其复合网络构成的景观生态网络格局进行分析。根据总体景观生态网络格局特征、分区统计景观生态网络格局特征、分等级统计景观生态网络格局特征分析结果显示,道路网络和绿地网络的α指数、β指数、γ指数都明显好于水系网络,相比较而言,三网复合网络都有比独立网络更好的连接度,分区统计结果显示,主城区复合网络的三项指标均处于最高,网络连通度最好,分等级统计结果显示,等级道路网络的α指数、β指数、γ指数均高于全部道路网络,等级水系和等级绿地网络的α指数、β指数、γ指数均低于全部水系和全部绿地网络。  相似文献   
137.
针对目前农电网络存在的缺陷,结合GIS在处理空间数据、属性数据方面的优势,设计了一种突破传统模式,可实现区域范围内信息共享,极大增强现有基础信息利用率的基于GIS的新型农电网智能化系统。着重对供配电、监控管理、通信、智能收费、系统数据库等模块的功能及实现思想进行了阐述,并对部分核心模块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8.
地籍测量工作是地籍管理和地籍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在地籍测量土地状况利用调查中,查清各类土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需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随着GPS测量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成熟,网络GPS-RTK技术以其高精度和高自动化优势在地籍测量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手机网络流行的今天,网络GPS的应用也越来越便利。本文结合河南理工大学新校区地籍测量工作,首先介绍网络RTK组成及定位原理,分析了网络RTK测图的关键技术,重点说明了网络GPS-RTK的数据采集作业方法以及数据处理和在地籍测量中的使用步骤,得出了网络GPS是一个快速和准确的测量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以满足地籍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9.
基于武汉市实际的公路交通网,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和可达性模型,参考武汉市公路网结构,定量分析了武汉旅游景点的可达性及其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景点分布空间上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武汉市旅游景区可达性呈现由中心向周边递减的圈层分布;区域内景点平均通行时间在0.723 8~3.003 5 h之间,景点可达性系数极差为1.766 6;受旅游景点空间分布、公路网结构及景点知名度的影响,旅游景区可达性空间格局不平衡分布较显著。最后,提出武汉市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40.
通过介绍VRRP技术,实现青海气象通信网络以中国电信线路与中国移动线路的双备份、双线路、双冗余以及市州网络简单的故障排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