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20篇
  免费   1798篇
  国内免费   843篇
测绘学   2932篇
大气科学   1364篇
地球物理   1368篇
地质学   2809篇
海洋学   914篇
天文学   117篇
综合类   990篇
自然地理   1367篇
  2025年   10篇
  2024年   270篇
  2023年   435篇
  2022年   501篇
  2021年   443篇
  2020年   395篇
  2019年   402篇
  2018年   264篇
  2017年   287篇
  2016年   279篇
  2015年   314篇
  2014年   495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444篇
  2011年   465篇
  2010年   440篇
  2009年   434篇
  2008年   444篇
  2007年   418篇
  2006年   404篇
  2005年   438篇
  2004年   386篇
  2003年   403篇
  2002年   396篇
  2001年   374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236篇
  1998年   254篇
  1997年   283篇
  1996年   199篇
  1995年   214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4篇
  1948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交通运输网络发展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平德 《热带地理》2002,22(4):299-303
从区域经济一体化角度分析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交通运输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设一体化交通运输网络的基本思路和总体构想。认为珠三角交通运输设施虽然种类齐全且发展迅速,但还存在数量、质量、结构、布局等方面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未来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的问题;为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交通运输应从被动适应变为主动发展并引导城镇体系和生产力布局,从注重设施数量变为强调设施质量并向高速高效型发展;应该分4个层次建设3个枢纽和3大组团并与大运量快速干线相连接,构建区域一体化的交通运输网络。  相似文献   
102.
在对恒星形成区(SFR)中ROSAT选弱发射线T Tauri星(WTTS)进行光谱证认的过程中,发展了一套基于北京天台2.16米光学望远镜及其OMR卡焦光谱仪系统的晚型星中色散(50A/mm)光谱计算机自动光谱分类方法。对ROSAT选WTTS候选体中晚型星进行自动光谱分类的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光谱型的分类精度可达±1个次级,个别源为±2个次级。该自动光谱分类方法同时适用于其它光谱晚型星。  相似文献   
103.
随着中学素质教育的推进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时代要求越来越多的教师能使用多媒体电脑进行常规的课堂教学。把计算机引入教学实践.己成为各校实现现代化教学的必然趋势。根据近几次制作电脑多媒体课件的体会.我来谈谈怎样用Microsoft Powerpoint(结合超级解霸等软件)软件制作多媒体地理课件。  相似文献   
104.
牟奎南  宫兆宁  邱华昌 《地理学报》2021,76(9):2312-2328
潮沟是陆海生态系统交互作用的主要通道,具有高度的时空动态性。以黄河三角洲新旧河道为界,划分黄河北岸(Ⅰ区)、南岸东(Ⅱ区)、南岸西(Ⅲ区)为对比研究区,选择1998—2018年5个关键时间节点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定量表征了潮沟发育程度的典型形态特征参数,剖析了黄河改道、湿地恢复工程和外来物种入侵等因子对潮沟发育过程的影响,挖掘潮沟网络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① 潮沟的形态特征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从1998年黄河改道初期至2004年湿地恢复初期,Ⅰ区各等级潮沟数量大幅减少;由于潮滩淤进和互花米草固滩作用,Ⅱ区潮沟数量、密度、分汊率呈现增长趋势,在2013年互花米草的快速扩张期,潮沟曲率、分汊率明显增大;Ⅲ区潮沟发育的等级、长度、密度最大,等级间的转化频率最高,湿地恢复工程导致低等级潮沟数量、长度明显减少,较强的海洋动力抑制了潮沟曲流的发育。② 黄河改道和侧弯丁坝建设导致平均归槽长度(OPL)增大,潮沟网络的排水效率减少。互花米草的快速扩张使排水效率增大,OPL不断降低;潮沟发育程度Ⅲ区>Ⅱ区>Ⅰ区。③ 潮沟系统由快速变化青年期整体进入缓慢变化中年期,发育状态趋于动态平衡。研究成果有助于了解大范围潮沟的发育过程及演变机制,为沿岸潮滩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05.
提出一个数学模型以研究碳酸盐岩含水层由其原始状态到成熟岩溶含水系统的发展过程。模型由3个模块组成:(a)二维连续空隙水渗流模块,表示裂隙系统(“分散流”系统),即岩溶空管道之间水性差而贮水性强的那部分岩体;(b)非连续管道网络模块,模拟冉溶道内发生的层流、紊流运动和溶质运移过程;(c)碳酸盐岩溶蚀模块。管道-裂隙系统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模拟那种复杂的、具有多种地下水补给方式的岩溶含水盆地的演化是可  相似文献   
106.
杨月生  杜晋锋 《山西地质》2011,(3):14-16,32
通过对1:25万临汾市幅区调混合岩与混合岩化作用的研究,认为区内混合岩化主要发育于不同构造阶段形成的片麻岩中。具代表性的岩石,按构造形态分类有:条痕—条带状混合岩化变质岩,囊团—脉状混合岩化变质岩,眼球状混合岩化变质岩;按混合岩化程度差别分类有:混合岩化变质岩,混合岩;按混合岩化的成因分类有:注入混合岩,变质交代混合岩,变质分异混合岩,深熔混合岩。  相似文献   
107.
对当前典型的水下无线通信网进行分析,针对水声、光、射频3种通信模式在水下无线通信中的优缺点,提出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多模式自适应水下无线通信网络的概念及其框架结构,并对其中的自适应调制解调方式展开研究.结合MAC层协议,提出一种跨层的自适应调制解调解决方案,即通过收发双方的握手信息携带当前信道状态,由发射方根据握手信息,判断双方通信距离,预计信道未来状态,结合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自适应选择合适的通信模式和调制方式,并利用握手信号通知接收方,从而实现在通信网络范围内数据或指令的快速可靠传输.  相似文献   
108.
海表面盐度是研究海洋对全球气候影响以及大洋环流的重要参量之一,而卫星遥感技术是获取海表面盐度数据的最有效方法.目前,L波段的SMOS和Aquarius/SAC-D遥感卫星正在用于探测海表面盐度,并根据卫星观测数据和物理机制反演出海表面盐度的产品.但在某些近陆地区域,由于淡水流入及陆地射频(RFI)等因素影响,卫星反演盐度的产品精度较低.文中利用“东方红2号”科学考察船的实测数据、SMOS卫星数据,首次针对中国南海海域提出了用贝叶斯网络模型计算海表面盐度,并用验证数据集(实测Argo盐度)对模型进行适应性评估.经过计算,模型误差和验证误差分别为0.47 psu和0.45 psu,而相应的SMOS Level 2产品的精度分别为1.90 psu和1.82 psu.此模型为海表面盐度的计算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9.
There exists a tongueshaped swelldominance pool known as Swell Pool (SP) in the Eastern Pacific region. The monthlymean wave transports (WT) for each month of 2000 is computed using the wave products of ECMWF reanalysis data. By comparing the 2000 monthlymean WT and monthlymean wind field from QUICKSCAT, large differences are found between the wave transport direction and the wind direction over the Eastern Pacific. This may serve as an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SP in this region. The work done in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sources of swell in the Tropical Eastern Pacific (TEP) are in the westerly regions of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Pacific.  相似文献   
110.
应用力学机理的网络模拟预测隧洞超挖问题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吴继敏  孙少锐  魏继红 《岩土力学》2004,25(8):1220-1224
概述了结构面的网络模拟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现状。在充分考虑岩石破裂的力学机理的基础上,结合野外测得的结构面特征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力学机理分析的网络模拟技术,并把该技术运用到地下洞室的超挖预测中。通过某工程实例验证结果的准确性,预测的结果表明:考虑岩石破坏机理的网络模拟技术,能充分反映岩体结构面的几何特征,合理地预测地下洞室中的超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