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51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杜国云  王庆  孙祝友 《地理研究》2006,25(5):853-864
提出了海岸缓冲区的概念。结合莱州湾东岸晚更新世以来陆海相互作用历史与近期变化,将海岸缓冲区分为古潟湖地貌限制型、开放型和人工海岸型3种基本类型,在横向上划分出3个缓冲带,对海岸缓冲区的结构与功能及缓冲区范围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对防范海岸带地质灾害、减轻灾害损失与海岸带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利用航空遥感图像获取了青岛市绿地分布与统计信息,然后利用GIS系统进行深入的空间分析,得到了绿地面积分布特征、绿地分布的缓冲区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等信息,从而进一步分析了青岛市绿地分布结构的合理性问题,为城市绿地状况的评价与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3.
李刚  李洪业 《山东气象》1996,16(A00):23-24
运用直接“写屏”技术,实现了计算机屏幕图像的截取与显示,为共享卫星云图资料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而又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
钻孔抽放是煤矿瓦斯防治的主要措施,科学合理地布置钻孔是保证瓦斯抽放效果的关键。在ArcGIS环境下,借助其提供的空间分析计算工具,提出了核密度分析法、线密度分析法和缓冲区分析法3种分析思路,并对其原理和实现方法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软件编程实现了3种方法的集成应用程序,对钻孔布置实例进行了缺陷评价分析并生成了效果图,论证了密度分析方法对于钻孔缺陷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5.
GIS支持下银川盆地地震与活动断裂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了银川盆地活动断裂和地震资料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GIS支持下的地震与活动断裂关系的研究,探明了以20 km为半径的缓冲区内包含了约95%的地震,区内的近代地震主要沿全新世活动断裂分布,正断裂的单位地震数较高,在断裂交汇区地震分布较集中。研究结果表明,GIS技术是地震与活动断裂关系研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6.
刘贤赵  王巍  王学山  杨文 《测绘科学》2008,33(1):163-166
将城市化过程中的人为土地定义为建设用地,利用2004年TM影像得到烟台沿海区县建设用地数据。用缓冲区分析提取乡镇水平上建设用地比率和人口密度数据,缓冲半径从100m到2000m,利用ArcView空间分析功能对建设用地比率、人口密度、河网等级和水质进行叠置分析,并结合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揭示烟台沿海区县28个水质监测站各水质参量的空间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通过建设用地比率和人口密度共同作用可以解释85%以上的水质参量模型,反映城市化的建设用地比率比人口密度能更好地解释水质参量的空间变化,大多数水质参量的最佳模型出现在2000m的缓冲半径上,表明建设用地比率和人口密度是影响研究区域水质的首要因素。同时,运用缓冲区分析等GIS空间分析方法为区域城市化进程与水环境质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7.
利用GIS对广州市公园绿地、学校和体育场馆3种应急避难场所资源进行点状缓冲区分析,同时对主要交通干线做线性缓冲区分析,综合评价广州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公园绿地型应急避难场所资源最多,但由于重叠率过高导致难以覆盖全市;学校型应急避难场所3 000 m缓冲区面积占全市51%,是最重要固定型和紧急型避难场所;体育场馆型避难场所相对比较欠缺。广州市应急避难场所交通区位相对较好,70%应急避场所资源都分布在主要道路500 m缓冲区内,95%以上在1 500 m缓冲区范围内。最后从人口分布、可达性、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程度4个角度总结了广州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的形成机制,提出了改造完善区、补充提升区、配套建设区和集中配置区4种规划策略分区,完善广州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体系。  相似文献   
58.
渤海湾莱州湾东岸海岸带人为地质灾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活动中,渤海莱州湾东岸海岸带形成了地表塌陷、河槽变形、海水入侵、海岸侵蚀等一系列地质灾害。由人为活动方式的不同,海岸带地质灾害存在结构与特征上的诸多差异,不同地质灾害在时空成因上有内在的联系。海岸带地质灾害防治的对策主要包括:建立以3S为基本技术支持的现代海岸带资源与环境管理系统;海岸带规划和海岸带环境变化研究三个方面。首次提出了海岸带缓冲区的概念,以及海岸带缓冲区规划和建设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59.
阐述了岛屿综合的内容和原则.介绍了双向缓冲区算法的概念并给出了双向缓冲区算法的定义,研究并证明了双向缓冲区算法的特性.分析了利用双向缓冲区算法综合海图岛屿的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利用双向缓冲区算法综合海图岛屿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0.
地形变化复杂或者较大的区域,单一的拟合模型难以满足精度要求和实际工程的需要,采用分区拟合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分区后的各区都包含一定的重合区域,称之为缓冲区。通过研究不同宽度的缓冲区得出缓冲区拟合成果的差值。并且在分区结束之后对GPS水准点进行了选点,选出合适的拟合点和检查点[1]。拟合点参与拟合过程,检查点则用来检验拟合精度。选择了有限元法进行拟合,比较了在各分区中缓冲区的拟合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