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46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以岩溶地貌发育强烈的广西省来宾市吉利村为研究实例,首次借助于GIS缓冲区分析方法,通过对其塌陷程度的调查,结合研究区的地质状况,分析塌陷点分布位置与地质要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塌陷点的分布位置主要与岩溶发育程度、地下河和断裂构造有关,与其他地质要素关系不大。这项研究为下一步岩溶塌陷成因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为当地经济发展布局和岩溶塌陷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2.
基于GIS/GPS/GSM的昆明市120急救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昆明市120急救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GIS/GPS/GSM三者相结合的120急救系统,并对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和关键技术作了详细的描述。将GIS空间分析、电子地图匹配和GPS导航、GSM传输信息相结合,提高120援救的智能化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3.
长株潭地区建设用地扩张遥感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遥感、GIS一体化技术,获取长沙、株洲、湘潭3市(长株潭地区)2000年、2005年和2010年3期陆地卫星图像,提取建设用地扩张及其空间分布信息。运用扩张速度指数和强度指数分别对2000—2010年间10 a变化以及2005年为界的前后两个5 a区域建设用地时序特征进行分析;利用优势度指数分析了区域建设用地扩张的空间趋向性。结果表明:长株潭地区建设用地在不同时期都处于增长的趋势,其中前5 a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和强度都要明显高于后5 a。2000—2010年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约3.94万hm2,前后2个时期的扩张面积分别占增加总量的57.30%和42.70%。对长株潭地区建设用地扩张进行时空特征分析,认为建设用地扩张引起区域内耕地和林地在数量和空间格局上的变化,城区周围9~12 km范围内耕地极易转入建设用地;2个时期河流附近耕地流入建设用地随距离变化而呈现不同特征;前5 a城区周围林地转入建设用地强度大,距离交通用地3 km附近的林地易转入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24.
《海洋世界》2006,(8):29-31
夕什马里夫(Shishmaref)是位于阿拉斯加萨里切夫(Sarichef)岛上的一个因纽特人村庄。20世纪90年代,该村庄居民发现了海冰凝固晚而融化早的现象,这种变化意味着他们传统的海豹狩猎方式不再安全,那些本应在毁灭性的暴风巨浪里起着防护作用的冰层外缘,再也无法为这个小城镇充当缓冲区了。全球变暖正在把夕什马里夫拖入毁灭的境地。为了生存,村民们最近决定要迁移到大陆居住。很快,萨里切夫岛上的夕什马里夫就将从地图上消失。  相似文献   
25.
针对当前滤波算法在处理地形不连续区域或存在复杂建筑物区域时容易过分"腐蚀"地形并难以去除一些低矮植被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割的机载LiDAR点云滤波算法。首先,对原始点云基于地表连续性进行分割;然后,在移除点数目较小的粗差点集之后采用对分割点集建立缓冲区的方法,区分地面和非地面点集;在较大地物经过迭代分割基本移除之后,使用约束平面的方法移除高度较小的地表附着物以实现滤波。实验结果表明,与经典滤波算法相比,该算法提高了地面点的分类精度,在滤除地物信息的同时能有效地保留地形特征。  相似文献   
26.
运用地统计学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GIS地统计、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等方法,初步研究了西昌市邛海盆地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样本,呈正态分布,属中等变异强度,高值区位于主城区东南部和邛海海域东南部,低值区位于邛海海域东北部,并向西北方向递增。不同土壤质地其含量显著不同,中性条件下,其含量较高;不同缓冲区范围内,其含量表现出相应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7.
侯马市景观格局梯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侯马市为例,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定量分析了侯马市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景观指数能够很好地反映研究区各缓冲区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利用做缓冲区的方法提取样带在分析北方平原城市圈层景观格局的梯度变化上有一定的优势.该项研究对于合理引导城市扩张,以便减小山于城市扩张所引起的当地生态退化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8.
以MAPGIS软件为基础平台 ,利用GIS缓冲区分析和空间叠加分析技术 ,研究上海及邻近海域地震与活动断裂的关系。研究区地震活动断裂的发育程度以继承性NE -NNE向为主 ,但其活动强度不及NW -NNW向及近EW向断裂 ;沿NW -NNW向及近EW向断裂两侧 ,中强地震发生频率明显高于NE -NNE向断裂 ;不同时代活动断裂与中强地震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表现为随着断裂活动时代变新 ,断裂周围中强地震发生的频率升高。  相似文献   
29.
对于十分规则的道路网(城市道路)来说构造网眼是十分容易的,且得到的道路网眼完整性较高,然而对于乡村道路,由于数据采集习惯或数据质量的影响,道路在居民地附近容易断开,导致计算机不能构造完整的网眼。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利用居民地聚类和缓冲区分析的方法辅助道路网眼的构建,从而提高了乡镇郊区道路网眼的完整性,为采用网眼合并的方式进行综合的方法,以及各种基于网眼的空间分析提供了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30.
针对影像数据分块并行处理造成的接边问题,该文基于构建缓冲区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拼接算法。该算法只在每一个数据分块的右侧和下侧构建缓冲区,消除拼接线的原则是保证分割边界的准确性和拓扑关系的正确性。数据分块完成后采用并行的策略对第一个块进行分割,然后将每一块的分割结果与相邻的块进行拼接,在缓冲区内按一定规则判断各块分割对象是否保留并对拓扑关系进行检查,拼接完各块后并行输出对象矢量化后的结果。通过实验验证,该算法不仅保证了分割边界的准确性,而且能够处理大影像,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