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857篇 |
免费 | 2913篇 |
国内免费 | 145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360篇 |
大气科学 | 1639篇 |
地球物理 | 2439篇 |
地质学 | 5027篇 |
海洋学 | 1053篇 |
天文学 | 342篇 |
综合类 | 1275篇 |
自然地理 | 109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237篇 |
2023年 | 418篇 |
2022年 | 467篇 |
2021年 | 494篇 |
2020年 | 435篇 |
2019年 | 509篇 |
2018年 | 372篇 |
2017年 | 337篇 |
2016年 | 431篇 |
2015年 | 444篇 |
2014年 | 783篇 |
2013年 | 637篇 |
2012年 | 791篇 |
2011年 | 754篇 |
2010年 | 728篇 |
2009年 | 657篇 |
2008年 | 740篇 |
2007年 | 598篇 |
2006年 | 528篇 |
2005年 | 525篇 |
2004年 | 432篇 |
2003年 | 387篇 |
2002年 | 332篇 |
2001年 | 356篇 |
2000年 | 337篇 |
1999年 | 307篇 |
1998年 | 321篇 |
1997年 | 272篇 |
1996年 | 241篇 |
1995年 | 210篇 |
1994年 | 220篇 |
1993年 | 211篇 |
1992年 | 157篇 |
1991年 | 123篇 |
1990年 | 151篇 |
1989年 | 114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12篇 |
1977年 | 6篇 |
1976年 | 3篇 |
1975年 | 3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成昆铁路泥石流防治工程效益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昆铁路泥石流防治工作已历时20余年,投资达2亿余元,共防治了200余条泥石流沟。为考察已建工程的效益,总结经验教训,加强防治,笔者于1992-1993年选择了40条泥石流沟的防治工程进行回访调查。这些工点包括不同类型与不同严重程度的泥石流沟及各类防治工程,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调查评估结果为:安全效益良好(A级)的工点28个,占70%;一般(B级)的工点9个,占22.5%;待改进(C级)的工点3个, 相似文献
92.
93.
利用VBA二次开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CAD)实现工程需求的坐标标注和散点高程标注功能。坐标标注的开发弥补了现有软件的不足,散点标注功能满足了专项工程的应用需求,解决了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为进一步功能拓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4.
为实现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的长期稳定运行并确保观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建立一套适合综合观测体系的运维模式和保障体系意义重大.在分析国内外观测站网运维模式和保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试点站网的建设、运营情况,提出了领导层+业务执行层+咨询层的运维模式,以及由经费保障、通信网络保障、基建装备保障、数据质量控制保障、野外观测台站日常管理与制度及人才队伍保障构成的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保障体系框架.构建的运维模式层级清晰、职责明确,保障体系框架涵盖面广、重点突出,基本能满足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长期、稳定、连续运行和定位观测的运维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95.
1987—1988年,在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库车一轮台地区进行了热流测量,取得了西北地区的首批热流值。研究区在地质上属雅克拉一轮台基岩隆起带,巨厚的中新生界陆相碎屑岩不整合于古生界及前古生界基岩之上。西段雅克拉地区在深约5400m 的不整面之下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上覆厚仅数十米的侏罗系及厚约5300m 以上的下白垩统一第四系,在侏罗系及下白垩统之间有一沉积间断。 相似文献
96.
白洋淀浮游植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在对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用营养状态-综合指数法(TSI-CI)对西湖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首先选用Chl.a、SD、TP和TN四个指标用相关加权指数法进行营养状态评价,再选择物化和生物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后计算综合指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西湖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与营养状态水平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1—3月健康状况相对较好,7-9月相对较差.该结果客观反映了西湖的实际情况,为西湖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
李艳红;刘吉平;詹长根;庞小平 《测绘地理信息》2016,41(5):93-96
分析比较了遥感类相关课程的教学要求,探讨了分层次进行\"地物光谱测定与分析\"实验教学的创新建设思路。通过设置基础技能型、综合设计型和探索创新型3个实习环节,逐步拓宽实习内容和加深实习难度,分别采用教师主导、学生自主设计以及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实现由基本操作技能向综合知识应用、前沿探索创新的能力逐步提升的培养,深化了实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8.
湖南锰矿资源丰富,但富锰矿床规模小,难选矿石多.主要矿床有风化型、海相沉积型和层控铅锌铁锰型矿床等三种类型.本文主要根据湖南富锰矿床分布特点,提出综合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9.
分析了国内外典型海底信息网络,特别是海底观测网的建设发展现状;介绍了海底综合信息网的组成、各部分功能及网络拓扑结构;探讨了远程供电、水下接驳盒、信息传输及布放与维护等海底综合信息网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基于以上信息,提出了构建一个集通信、观测和探测等功能于一体的海底综合信息网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0.
利用200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发生在蒙冀辽交界地区的472个地震的P波初动符号资料,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获得了蒙冀辽交界地区0.25°×0.25°精细应力场,所得应力场结果基本覆盖整个蒙冀辽交界地区。应力场反演结果显示: ①蒙冀地区受拉张应力体系作用,主压应力场为东向,源自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强烈挤压作用。综合震源机制解类型主要为正断层和走滑型,P轴整体呈NE、NNE向,T轴整体呈NW或NNW方向,与前人研究该区域活动构造运动和地块受拉张和裂陷作用相符合。②蒙辽交界地区P波矛盾比较大,震源机制界面较为散乱,蒙辽或冀辽交界地区辽宁一侧震源机制解以逆断层为主,辽南地区震源机制以正断性质为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