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63篇
  免费   2781篇
  国内免费   2993篇
测绘学   1025篇
大气科学   1493篇
地球物理   4622篇
地质学   6259篇
海洋学   2150篇
天文学   313篇
综合类   953篇
自然地理   1722篇
  2024年   137篇
  2023年   504篇
  2022年   645篇
  2021年   639篇
  2020年   554篇
  2019年   654篇
  2018年   464篇
  2017年   447篇
  2016年   439篇
  2015年   502篇
  2014年   813篇
  2013年   571篇
  2012年   748篇
  2011年   741篇
  2010年   768篇
  2009年   729篇
  2008年   723篇
  2007年   638篇
  2006年   697篇
  2005年   659篇
  2004年   565篇
  2003年   658篇
  2002年   676篇
  2001年   629篇
  2000年   478篇
  1999年   380篇
  1998年   439篇
  1997年   363篇
  1996年   355篇
  1995年   317篇
  1994年   304篇
  1993年   265篇
  1992年   270篇
  1991年   196篇
  1990年   174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7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5篇
  195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随机结构分析的扩阶系统方法(I)扩阶系统方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一类新的随机结构分析方法--扩阶系统方法。文中首先论述了随机函数空间中的正交展开与次序正交展开概念。利用随机函数空间中的正交分解原理,证明了扩阶系统方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42.
943.
本文对CRM-PCIPS物化探数据图像处理系统的需要分析、开发环境、系统结构、文件系统、设计编码、程序调试与测试方法做了概括的介绍,并从“软件工程学”的角度对该项开发工作的进程,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进行了全面的评述。  相似文献   
944.
高边坡的岩体结构和稳定性研究是工程地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次探测使用高分辨率数字地震仪和反射地震CT方法,对金川露天矿高边坡的岩体结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测与研究,清楚地揭示了边坡岩体中优势结构面的产状和组合关系,以及边坡表层松动带厚度分布,未发现顺坡软弱岩层。  相似文献   
945.
大陆裂谷研究中的几个前沿课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强调研究大陆裂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重点评述了当前大陆裂谷研究中的几个前沿课题:(1)建立大陆裂谷深部结构模式,介绍了张性破裂模式和地幔柱模式;(2)研究大陆裂谷与板块构造关系,认为大陆裂谷的发育与变化的板块运动密切相关;(3)探讨大陆裂谷的热流作用,证实了裂谷深部存在高温驱动的流体和热循环,推测这里可能就是幼年大洋产生的地带;(4)总结大陆裂谷成因类型,根据地球动力学状态划分了五种类型;(5)完善大陆裂谷研究思路与方法,提出多数大陆裂谷为一复杂的动力体系,系统论是全面研究这一复杂动力体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46.
四川盆地基底及深部地质结构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对近年来区域地质、多种地球物理资料和深钻井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四川盆地属扬子板块,岩石圈巨厚,最厚可达200km。川西高原属青藏板块的东缘,同时位于中国南北构造带中段,软流圈呈北东向上隆,岩石圈减薄,其最薄处厚度约70km左右。四川盆地的基底由结晶基底与沉积岩变质基底组成,上震旦统为该地区在扬子古板块形成后的第一套沉积盖层。基底的性质、厚度、埋深在不同地区各不相同,从而决定了盆地内部构造区的划分。基底深断裂对盆地的形成与盖层构造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47.
华北地区人工地震测深震相与地壳结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嘉世旭  刘昌铨 《地震地质》1995,17(2):97-105
主要讨论了华北地区人工地震测深中的4个(P_g,P_c,P_m,P_n)常规震相以及它所反映的构造和物性特征,这些震相反映了地壳上地幔不同层位的构造形态以及速度和速度梯度结构在纵横向的变化。还重点研究了华北地区的奇异震相以及反映在构造上的特殊性和重要意义,一些剖面局部区域的某些震相显示在视速度、振幅和出现区间等方面的异常,反映了该区域在构造上的特殊性,而这些特殊性往往与地震的孕育、发生以及矿产资源的潜在构造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48.
为了探讨强对流天气,文中对湿度呈带状分布的情况进行了重点探讨,发现短时强天气过程的发生与湿区带状分布有密切联系.通过分析比较提出在日常预报中便于使用的判别方法和条件,它可以对有关区域的带状湿区进行区分,判定在未来8~12小时内能否产生强烈天气。通过对1994年更半年哈尔滨市及其近郊发生的各次强天气过程进行普查,概括能力良好.  相似文献   
949.
通过对河南省中尺度天气图的分析,指出波状低云触发中尺度暴雨系统的作用是:①造成边界层层结稳定度的中、小尺度不均匀;②释放凝结潜热,使地面受热不匀。两者结合形成热力浮升并激发重力液,使中尺度垂直上升运动加速、地面上形成中尺度辐合流场和低压系统。  相似文献   
950.
俞小鼎  ERichar  RRosset 《气象学报》1995,53(3):319-327
通过比较一次洋面冷锋过程的干、湿三维模拟结果,揭示潜热释放对冷锋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潜热释放的作用,冷锋区的温度梯度和风矢量的气旋性切变大大地加强了,冷锋附近的涡度场和垂直速度场呈现出更多的更加紧密的中尺度结构;锋面非地转直接环流在湿模拟中比在干模拟中发展得更加充分并且具有更高的组织性;潜热加热倾向于增加锋面环流的强度,尤其是其上升支的强度。研究表明,潜热释放过程是形成冷锋前沿上方低层大气中狭窄强上升气流区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