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11篇 |
免费 | 526篇 |
国内免费 | 91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4篇 |
大气科学 | 5篇 |
地球物理 | 61篇 |
地质学 | 3884篇 |
海洋学 | 134篇 |
天文学 | 5篇 |
综合类 | 383篇 |
自然地理 | 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76篇 |
2022年 | 78篇 |
2021年 | 89篇 |
2020年 | 80篇 |
2019年 | 73篇 |
2018年 | 60篇 |
2017年 | 77篇 |
2016年 | 73篇 |
2015年 | 93篇 |
2014年 | 157篇 |
2013年 | 133篇 |
2012年 | 153篇 |
2011年 | 183篇 |
2010年 | 157篇 |
2009年 | 146篇 |
2008年 | 164篇 |
2007年 | 127篇 |
2006年 | 135篇 |
2005年 | 119篇 |
2004年 | 107篇 |
2003年 | 103篇 |
2002年 | 97篇 |
2001年 | 151篇 |
2000年 | 125篇 |
1999年 | 155篇 |
1998年 | 179篇 |
1997年 | 125篇 |
1996年 | 165篇 |
1995年 | 161篇 |
1994年 | 184篇 |
1993年 | 187篇 |
1992年 | 169篇 |
1991年 | 186篇 |
1990年 | 156篇 |
1989年 | 152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4年 | 2篇 |
1949年 | 1篇 |
1946年 | 1篇 |
1945年 | 1篇 |
193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金属硫化物中次显微金的赋存状态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张八岭构造带蚀变构造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类金矿金属硫化物中次显微金质子探针分析显示,Au与As、Fe、S、Cu、Pb呈正相关关系,Au以显微包裹体形式存在于金属硫化物中。与蚀变构造岩型金矿相比,晚期的石英脉型金矿可见自然金含量较高,硫化物中显微包裹体金含量较低,可能预示中低温热液金矿中,不仅普遍存在时空分异的金属硫化物中的类质同象金和自然金,还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时空分异的自然金和次显微包裹体金。 相似文献
142.
143.
大野峪岩体位于喜峰口-下板城构造岩浆活动带中。该构造岩浆活动带由数条NEE—NE向区域性大断裂和沿断裂带分布的岩浆侵入体组成,按岩性和侵入的先后次序可将岩浆侵入体划分为两个岩石系列:早期超基性岩-基性岩-二长岩系列,晚期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系列。它们多呈NE向展布。金矿化与晚期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系列密切相关,为-构造岩浆金矿成矿带,带内分布有峪耳崖金矿、炮岭金矿等大中型金矿床及众多金矿点。 相似文献
144.
红石金矿床是新疆东天山康古尔塔格金矿带中的代表性矿床之一。通过对其地表、已开采中段及部分钻孔的岩石系统采样分析和计算统计,研究了各指示元素在不同位置的组合特征。结果表明:指示元素中Au、Ag密切相关,其他元素组合复杂多变,反映了成矿成晕的多期性、多阶段特点。结合实际勘查资料,采用多种计算方法,建立了矿床原生晕轴向分带模式,即矿床轴向分带(自上而下)为Bi-Mo-Hg-Zn-Pb-Ag-As-Cu-Sb-Au。利用不同中段的7个分带评价值指标确定了矿体的叠加模型。 相似文献
145.
金星的火山作用曾十分活跃,形成了占总面积70%的平原。由于缺少有意义的侵蚀和沉积作用,金星表面5亿年来形成的地形地貌和构造特征保存得十分完好。Beta Regio地区位于金星中北纬地带,是金星分区中的V17区,在地貌上是一个面积2 000 km×2 500 km的、伴随抬升和火山作用的隆起地形。主要地形有高地、冠状构造、沟谷、锥状隆起、线状带、平原、脊状带和放射状系统8种;共分为瓦片状地形、密集断裂平原、断裂和脊状平原、盾状平原、皱脊平原、平坦平原、叶状平原和陨击坑8种物质构造单元。最新研究表明金幔柱是造成Beta Regio地区的抬升、断裂形成和火山作用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146.
中国东南部富金斑岩成矿体系的结构与定位--金矿预测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南部富金斑岩成矿体系多与SiO2含量55%~67%的中酸性斑岩体有关。西里托的理想化斑岩体系模型包含了分布于岩体接触带、岩体上部和离岩体较远处浅部的9种不同类型的金矿化。B.K.琼斯提出的包含三个金矿带的富金斑岩体系理想同心环状分布带模式。通过研究东南富金斑岩成矿体系的结构特点,建立了理想模式,结合富金斑岩体系的定位规律,引出一种新的金矿预测思路。 相似文献
147.
采用湿法预处理除铜-氨氰法研究了从含Cu,Pb金精矿中提取Au,Ag的新工艺方法。它与常规方法相比,Au,Ag的回收率分别提高了34.78%和12.58%,对于中小型黄金矿山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8.
149.
流体包裹体和C-H-O同位素对湘中古台山金矿床成因制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古台山金矿是湘中盆地最典型的高品位石英脉型金矿床,主要赋存于新元古界和震旦系板岩-千枚岩中。为了探明古台山金矿的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本次工作对其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考察,对不同阶段石英进行了系统的包裹体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激光拉曼探针及H-O同位素分析,对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铁白云石进行了C-O同位素分析。包裹体岩相学及测温结果显示,不同阶段石英主要发育CO_2三相和水溶液两相包裹体,金沉淀阶段CO_2三相包裹体丰度最高,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180~320℃之间,盐度集中在0~13%NaCleqv之间。激光拉曼显示不同阶段石英包裹体成分主要为H_2O、CO12及少量的CH_4和N_2。不同阶段石英的δ~(18)O_(V-SMOW)变化范围为15.6‰~17.9‰,对应的δ8OH_2O变化范围为4.5‰~8.3‰,δD_(V-SMOW)变化范围-78‰~-49‰,显示成矿过程中有岩浆水参与。铁白云石的δ~(13)C_(PDB)集中在-10.3‰~-8.6‰,δ~(18)O_(V-SMOW)分布在13.9‰~15.7‰之间,暗示成矿流体中的碳主要来自深部岩浆。流体不混溶、CH_4气体存在、围岩及脉体发生硫化-碳酸盐化等因素是导致古台山矿床Au沉淀富集的重要机制。综合上述分析,推测古台山金矿可能是一个非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0.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原生金矿床中的金总是与硫化物有关,并赋存于它们当中,应该说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为了搞清这一金矿成矿理论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在AU(Ⅲ)-Cl络合溶液和硫化物共存体系中,成功地培育出金晶体,证明了金以络合物形式迁移、沉淀理论的正确性.实验还发现:pH值对高浓度Au(Ⅲ)-Cl溶液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常温常压、fo2较大的情况下,当pH值大于5时,AU(Ⅲ)-Cl溶液将产生Au(OH)3沉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