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340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79篇
地球物理   217篇
地质学   681篇
海洋学   101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2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西安及邻区展布的华山山前断裂、渭河断裂和临潼-长安断裂等重要断裂进行重点观测,并以 1556年华县地震和史前地震遗迹调查为主线进行考察编录,对该地区晚第四纪以来地震活动习性进行追溯.  相似文献   
42.
基于动三轴试验提出的砂土阻尼比确定方法有多种,但其对场地地震动参数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为此,以福建标准砂(粒径0.10~0.25 mm)的试验结果为基础,采用规范方法、KUMAR方法、DAS方法、DOYGUN方法和互相关函数方法5种典型阻尼比确定方法给出相应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设计单层土场地和多层土场地2种典型工况,采用一维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波动程序,计算给出场地地表加速度峰值和反应谱,定量评价相应的阻尼比确定方法对场地地表地震动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5种阻尼比确定方法得到的阻尼比对地表加速度峰值的影响程度随输入地震动加速度峰值的增大而不断增大,同时对多层土场地的影响明显高于单层土场地;采用5种方法确定的阻尼比计算的反应谱差异性在单层土场地时相对较小,而在多层土场地时有明显的差别;与规范方法相比,4种阻尼比确定方法计算反应谱的最大相对误差可达-35%。因此,有必要采用离心振动台试验结果进一步检验基于动三轴试验的砂土阻尼比确定方法的合理性,为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提供可靠的阻尼比参数。  相似文献   
43.
通过分别开展包裹碎石桩加固、碎石桩加固以及未加固的饱和砂土液化振动台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加固类型下的抗液化性能,重点剖析包裹碎石桩加固的砂土液化机理。试验表明:振动加载过程中,包裹碎石桩始终保持桩体的完整性与良好的排水性能且其加固模型地基的总沉降量相较于未加固模型地基减少了50%,相较于碎石桩加固模型地基减少了31.8%。包裹碎石桩加固模型排出水量较未加固模型地基提高了33.3%,较碎石桩加固模型地基提高了16.6%;包裹碎石桩加固模型地基的超静孔压值下降显著且地基下层砂土出现未液化的现象;并进一步发现包裹碎石桩的排水加固作用沿土层竖向深度呈递增趋势。因此,可以发现包裹碎石桩加固砂土液化的抗震性能优于碎石桩。  相似文献   
44.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n analytical methodology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vibro stone column (S. C.) and dynamic compaction (D.C.) techniques supplemented with wick drains to densify and mitigate liquethctionin saturated sands and non-plastic silty soils. It includes the following: (i) develop numerical models to simulate and analyze soil densification during S.C. installation and D.C. process, and (ii) identify parameters controlling post-improvement soil density in both cases, and (iii) develop design guidelines for densification of silty soils using the above techniques. An analytical procedure was developed and used to simulate soil response during S.C. and D.C. installations,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available case history data. Important construction design parameters and soil properties that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techniques, and construction design choices suitable for sands and non-plastic silty soils were identified. The methodology is expected to advance the use of S.C. and DC. in silty soils reducing the reliance on expensive field trials as a design tool. The ultimate outcome of this research will be design charts and design guidelines for using composite stone columns and composite dynamic compaction techniques in liquefaction mitigation of saturated silty soils.  相似文献   
45.
陈有顺 《高原地震》2004,16(1):35-39
论述了场地地震效应的表现形式,影响砂土液化的主要因素和砂土液化危害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46.
米林机场拟建场地位于藏东南地区雅鲁藏布江深切谷地内T1和T2阶地上,为Ⅱ类建筑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根据地震地质灾害发生的重复性特征,未来米林机场建设场地不排除再次发生砂土液化破坏的可能.砂土颗粒级配分析以及土层剪切波速测试结果也支持这一结果.考虑到场地周围地下水埋藏特点,判断该场地砂土液化深度不会太深,主要发生部位应该在雅鲁藏布江一级阶地及其相当地貌部位。  相似文献   
47.
新丰江库区上地壳三维细结构层析成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新丰江库区布设一个范围约50 km×40 km、由50个地震临时台站组成的观测台阵,接收来自不同方位的人工震源产生的莫霍界面反射波;台阵中的20个台站和5个区域固定台还对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发生在库区的地方震进行了观测.本文联合利用人工地震莫霍面反射波走时和天然地震直达波走时,采用连续模型反演技术重建了库区上地壳P波、S波慢度扰动和Vp/Vs扰动分布图像.研究结果表明:新丰江库区东、西部地区上地壳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库区东部地区构造复杂,多条断裂在该区呈交叉状分布.北西向的石角—新港—白田断裂带在库区段内具有复杂的岩性和构造特征,该断裂带在新港至双塘一线可能延伸至地下8 km左右;近北东向的断裂带切割地壳较深.峡谷区及大坝以东附近地区存在上、下贯通的波速比高值区,尤其是大坝以西的深水峡谷区,存在一条顺河走向的陡倾角断层裂隙带,为库水渗透提供了良好通道.库区西部地区为相对稳定构造区,完整坚硬的花岗岩体透水性能较差,受库水渗透影响很小.新丰江水库诱发地震的形成与深部构造环境密切相关.峡谷区及大坝以东附近地区上地壳介质性质呈现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微震分布在介质物性结构的特定部位,"软"、"硬"交错的介质环境是倾滑正断层型微小震产生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48.
由冲刷引起的深水结构物桩基础周围土体损失致使基础水平承载性能下降的问题越发受到重视。应变楔方法假设桩前土体抵抗为三维楔形体,其尺寸发展与楔形体区域土体发挥的内摩擦角有关,从而得到水平受荷桩的p-y曲线。本文对应变楔方法进行修正和拓展,建立非线性位移假设以考虑桩前楔形体区域土体应变沿深度的非均匀分布,将冲刷坑底以上土体的有效自重作用等效为竖向荷载,对楔形体的深度进行修正,以解决楔形体方法只适用于地表水平的情况,得到砂土中单桩基础冲刷的修正应变楔计算方法;并通过与模型试验及三维有限元分析的对比来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冲刷深度增加会显著降低桩基水平承载性能,冲刷深度3.2D和6.4D情况下的桩顶位移比平均值分别趋近于1.8和3.0;相比有限元方法,本文修正SW方法计算的p-y曲线结果与实测结果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49.
砂土液化诱发地面侧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砂土液化诱发地面侧移的机理,提出了估计砂土液化诱发地面侧颓废不久位一种新方法。该方法是用饱和砂层中水压力的发展,在每个应力循环内对土壤的抗剪强度进行修正,然后在每个应力循环内应用Newmark刚性愉模型计算地面侧向永久位移,对比计算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物理机制上更加合理,计算结果与宏观震害现象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50.
彭芳乐  史文政  谭轲 《岩土力学》2015,36(Z2):648-654
采用非线性弹塑黏性有限元法模拟了砂土地基变速率加载室内试验,再现了砂土地基荷载-沉降曲线对加载速率突变、砂土蠕变以及应力松弛等加载情况下的响应和瞬时黏性中砂土黏性随加载进行的衰减现象。在有限元分析中,以非线性三要素模型为理论框架构建了可以综合考虑砂土黏性特性的弹塑黏性本构模型,用动态松弛法进行有限元求解,最后通过有限元与室内试验的对比分析研究了砂土地基所具有的黏性特性,同时验证了非线性三要素弹塑黏性模型用于模拟砂土黏性特征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