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63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464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1.
浙江东南地区的萤石型金矿,系一新类型金矿床。矿石学研究表明,其主要工业矿物为银金矿,与之共生的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方铝矿、闪锌矿、辉银矿等。矿石结构构造有多种,矿床的形成有多期次。成矿与硅化,黄铁矿化和萤石化相关。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以西天山地区为例,讨论了岩石磁组构造混杂岩带和韧性剪切中的作用和功能。指出岩石磁组构的某些参数能反映混杂岩带的变形类型,磁化率椭球体三个轴的方位在混杂岩基质中分布有规律,而在岩块中没有规律。在韧性剪切带中,磁组构的各向异性度P值绝大部分大于1.1,并有变化。磁面理的产化变化可用来求出韧性剪切带的位移量和变形路径。磁组构的L-F参数图可确定韧性剪切带的类型,最小主磁化率的方位可用来确定韧性剪切带  相似文献   
63.
本文以西天山地区为例,讨论了岩石磁组构在构造混杂岩带和韧性剪切带中的作用和功能.指出岩石磁组构的某些参数能反映混杂岩带的变形类型,磁化率椭球体三个轴的方位在混杂岩基质中分布有规律,而在岩块中没有规律.在韧性剪切带中,磁组构的各向异性度P值绝大部分大于1.1,并有变化.磁面理的产化变化可用来求出韧性剪切带的位移量和变形路径.磁组构的L—F参数图可确定韧性剪切带的类型,最小主磁化率的方位可用来确定韧性剪切带的剪切指向.  相似文献   
64.
研究了枞树板铅锌矿区的磁组构特征。结果表明,在变形较弱及无应变标志体的地区,利用磁组构进行构造变形分析是非常有效的,其结果不仅与其它方法的结果大体一致,而且能够获得用其它方法难以获得的认识(如变形类型问题)。据此可以分析控矿构造的变形性质及演化,查明构造控矿的规律。  相似文献   
65.
郑建平 《广东地质》1998,13(4):37-42
阳江市平冈地区断裂是北东向恩平-新丰深断裂带西南段海陵-苍城断裂带的组成部分,形成于加里东期,经历了华力西-印支期,燕山期,新生代仍有明显活动。  相似文献   
66.
海南岛早白垩世红层磁组构和古地磁新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伙带  谈晓冬 《地球物理学报》2011,54(12):3246-3257
海南岛白垩纪红层是迄今产出古地磁结果最多的地层,但古地磁结果难以在海南岛周边古地磁结果和地质限制条件下作出合理解释.为了更好地认识海南岛白垩纪红层古地磁方向的可靠性,我们对采自前人工作地区的14个采点132个样品开展了古地磁和磁组构的综合研究.磁化率各向异性测试显示14个采点样品平均各向异性度为1.018,线理度为1....  相似文献   
67.
李瑞红  刘育  李海林  郑小礼  赵海  孙政 《岩石学报》2014,30(9):2546-2558
新城金矿床是典型的"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矿体形态和规模都严格受到断裂破碎带控制,是探讨复杂构造-流体耦合成矿系统控矿构造变形环境研究的理想选区。断裂破碎带中构造岩既是构造变形行为的载体,也是相应变形环境的受体。论文在新城金矿详细露头构造解析的基础上,系统采集该矿床控矿断裂破碎带定向构造岩样品,进行显微构造和EBSD组构分析。研究区构造岩显微构造特征主要表现为韧性变形和脆性变形。韧性变形有波状消光、带状消光、亚晶粒、动态重结晶、核幔构造、丝带构造、碎(残)斑系、扭折带、变形纹、机械双晶、蠕英结构、云母鱼等;脆性变形有书斜构造和显微裂隙等。长石(残)斑系、扭折带、变形纹、蠕英结构和石英颗粒边界迁移动态重结晶、丝带构造等矿物变形特征表明断裂带成矿前以高温韧性变形为主;石英波状消光、亚晶粒、亚颗粒旋转和膨凸动态重结晶、方解石机械双晶、长石显微裂隙充填物等矿物变形反映成矿期兼有中低温韧性变形和脆性变形;压剪性穿晶裂隙则反映出成矿后主要是低温脆性变形。根据差应力、应变测量和EBSD组构分析,将新城金矿床控矿构造变形环境可以分为3个构造期:成矿前在NW-SE向挤压作用下发生韧-脆性左行剪切变形,600~700℃,差应力61.37~111.09MPa,应变测量轴比a/c为2.295~3.978,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边界分维值为1.466~1.599,反映矿区为高温中高压高应变带变形环境,应变速率较大;成矿期为NW-SE向逐渐NEE-SWW向转变的挤压作用,发生压剪性脆性变形,200~500℃,差应力65.91~135.68MPa,应变测量轴比a/c为1.403~2.204,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边界分维值为1.321~1.378,反映矿区成矿期为中低温中高压低应变带变形环境,反应速率较小;成矿后在NWW-SEE向挤压作用下发生压剪变形,150~300℃,反映低温低压脆性变形环境。  相似文献   
68.
赵锐  吴亚生  姜红霞  刘丽静 《地质学报》2014,88(6):1093-1105
四川盆地东北部发育的长兴组礁滩相白云岩层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对象,盘龙洞剖面是四川盆地发育最好的长兴组露头,其成岩作用研究对于认识川东北长兴组储层的形成演化控制因素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白云岩的组构和产状包含了成因信息,笔者根据薄片观察发现白云石交代结构可分为"均一"与"不等晶"交代两种类型,过渡关系与阴极发光观察结果均表明细中晶是由粉晶发育而来的,且细中晶白云石具"组构定向"现象。首次对该地区白云岩的组构进行了定量统计。统计结果表明,细中晶白云石粒径大小和含量在纵向上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含量自上而下减少、粒径变小。结合成岩作用、流体包裹体、阴极发光研究结果综合分析后认为:白云石化作用开始于成岩早期,白云化流体具有低温、高盐度的特点,白云化流体自上而下运移。  相似文献   
69.
本文通过对广西大厂矿田长坡—铜坑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的矿石组构研究,认为该矿床兼具同生(成岩)和后生的双重成矿地质特征,是一个复合成固矿床。根据矿石组构和矿物组分特征,可将该矿床划分为两类矿体,即层状含锡硫化物矿体和脉状锡石—硫化物矿体。层状矿体具同生—成岩成矿的属性,矿物组合比较简单,其成因可能与晚泥盆世榴江期海底含矿热水活动有关;脉状矿体则具后生成矿的属性,矿物组合较复杂,其成因与燕山晚期花岗岩浆活动有关。这两类不同成因的矿体密切伴生的现象表明,该矿床是一个早期热水沉积成矿和后期岩浆热液叠加再富集成矿的复合成因超大型矿床,具有多期多阶段及成矿物质多来源的成矿特点。还对该矿床的成矿期和成矿阶段提出了新的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70.
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哈图沟–清水泉–沟里韧性剪切带记录了多个旋回的造山作用,本文通过对韧性剪切带中石英c轴组构和显微构造特征测试分析,探讨东昆仑造山带东段陆块间俯冲拼合及地壳伸展减薄的形成机制。结果显示,韧性剪切带变形温度介于380~650℃之间,形成环境为中–高绿片岩相到低角闪岩相,剪切带内差异应力值介于173~509 MPa之间,应变速率介于6.93×10–14~1.43×10–8 s–1之间,主体为10–11~10–10 s–1,显示韧性剪切带变形是快速俯冲作用下的产物,越靠近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东昆中断裂带其变形温度、差异应力值及相应的应变速率值越大,表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韧性剪切变形中心为东昆中断裂带。利用不同方法所计算出的韧性剪切带运动学涡度值,显示韧性剪切带早期瞬时运动学涡度(0.56~1)对应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东昆南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东昆北陆块间俯冲的初始阶段,中后期运动学涡度(0.25~0.91)应当对应于东昆南与东昆北陆块间的俯冲碰撞阶段,最晚期的C′瞬时运动学涡度(0.19~0.51)则对应于后造山的伸展阶段。通过石英c轴组构结合其宏微观构造特征,认为东昆中构造带至少经历了3个期次的构造运动,分别为加里东晚期的逆冲兼左行走滑剪切作用、晚海西–印支期的逆冲兼右行走滑剪切作用和燕山早期及之后的脆韧性–脆性的左行走滑剪切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