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54篇 |
免费 | 673篇 |
国内免费 | 135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8篇 |
大气科学 | 83篇 |
地球物理 | 340篇 |
地质学 | 3544篇 |
海洋学 | 1720篇 |
天文学 | 5篇 |
综合类 | 381篇 |
自然地理 | 60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0篇 |
2023年 | 178篇 |
2022年 | 200篇 |
2021年 | 211篇 |
2020年 | 176篇 |
2019年 | 177篇 |
2018年 | 166篇 |
2017年 | 127篇 |
2016年 | 115篇 |
2015年 | 167篇 |
2014年 | 336篇 |
2013年 | 194篇 |
2012年 | 313篇 |
2011年 | 284篇 |
2010年 | 270篇 |
2009年 | 301篇 |
2008年 | 325篇 |
2007年 | 279篇 |
2006年 | 305篇 |
2005年 | 274篇 |
2004年 | 231篇 |
2003年 | 202篇 |
2002年 | 257篇 |
2001年 | 179篇 |
2000年 | 183篇 |
1999年 | 160篇 |
1998年 | 131篇 |
1997年 | 145篇 |
1996年 | 143篇 |
1995年 | 120篇 |
1994年 | 108篇 |
1993年 | 84篇 |
1992年 | 115篇 |
1991年 | 87篇 |
1990年 | 74篇 |
1989年 | 47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47年 | 1篇 |
1946年 | 2篇 |
1944年 | 1篇 |
194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南极半岛东北海域海底表层沉积物的总有机碳、有机质碳同位素(δ13 Corg)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区表层沉积物总有机碳TOC平均值高于现代深海沉积物中的平均含量。δ13 Corg的变化说明该海域有机碳来源呈海洋水生生物来源和陆源混合的特征。正构烷烃的峰型分布、主峰碳、饱和烃轻重比C-21/C+22和(C21+C22)/(C28+C29)、甾烷组合和藿烷组合证实研究区西部表层沉积物有机质来源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其陆源可能来自于附近的南极半岛和南舍得兰群岛;研究区东部表层沉积物有机质来源偏以海源为主,且以低等浮游生物、藻类及细菌生物等海源输入为主。碳优势指数(Carbon preference index,CPI)、奇偶优势指数(Odd-even Predominance,OEP)和甾烷C29ααα20S/(20S+20R)比值显示研究区D1-7站位和D5-9沉积物有机质演化程度较高,D5-2和D2-4站位的有机质演化程度低,其他站位介于中间状态。饱和烃中姥鲛烷、植烷及其比值(Pr/Ph)等组合显示研究区西部以氧化-弱还原的沉积环境为主,其可能是受高温低盐别林斯高晋海水流和附近火山喷发的影响所致;研究区东部以还原—强还原沉积环境为主,可能是受低温高盐的威德尔底层水(WSBW)和威德尔海深层水(WSDW)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02.
以古交镇城底煤矿生活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F/BF净化工艺,进行了污水深度处理的生产性试验。研究表明,该工艺对二级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具有稳定、高效的净化能力,出水水质基本达到地面水Ⅳ类标准,可用于工业冷却水和低压水暖锅炉补充水,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试验还对不同滤料进行了分析,认为作为工业废料的炉渣是一种廉价、高效的新型生物膜过滤材料。 相似文献
103.
系统采集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地区延长组8段沥青砂岩,对砂岩沥青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沥青的母质特征、形成环境和成熟度。研究结果表明:(1)长8段砂岩沥青中高碳数的正构烷烃优势明显,规则甾烷中C_(29)含量相对较高,萜烷系列中四环萜烷含量较高,C_(24)四环萜烷/(C_(24)四环萜烷+C_(26)三环萜烷)的值为0.26~0.52,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的值分布范围为0.06~0.41,这些都指示研究区长8段砂岩沥青母质来源为混合型,并且陆源有机质贡献较大;(2)砂岩沥青中Pr/Ph为0.67~1.07,同时,沥青中检测出低丰度的β胡萝卜烷,说明沥青形成环境为弱氧化—弱还原环境,较低丰度的伽马蜡烷与C_(30)+藿烷指示沥青的母质形成于淡水或微咸水湖泊环境;(3)长8段砂岩沥青的C31藿烷22S/(22S+22R)、C_(29)甾烷20S/(20S+20R)、C_(29)甾烷ββ/(αα+ββ)和C_(29)重排甾烷20S/(20S+20R)均接近或已经达到平衡值,反映沥青为成熟沥青。将研究结果与已报道潜在烃源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进行对比,显示出研究区长8段砂岩沥青主要来源于延长组7段烃源岩,表明长7段烃源岩是研究区最主要的烃源岩之一。 相似文献
104.
于2021年1月,利用环境DNA宏条形码(eDNA)技术,对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海珠湖的水体和沉积物进行无脊椎动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调查,并比较了eDNA和传统形态学鉴定对浮游动物的检出能力。结果表明:eDNA检出海珠湖无脊椎动物9门16纲34目71科93属137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其中,水采样品中共检出9门50属68个OTUs,网采样品中共检出6门27属35个OTUs,沉积物休眠卵样品中共检出9门70属103个OTUs。水采和网采样品中,主要的无脊椎动物均为轮虫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沉积物中主要的无脊椎动物为环节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沉积物休眠卵OTU丰富度最高,水采样品的OTU丰富度高于网采样品。比较浮游动物的形态鉴定和eDNA鉴定,发现后者在属水平上能鉴定出更多的种类;形态学鉴定的桡足类(100%)和多数轮虫(58.82%)可被eDNA注释出,而eDNA注释出的多数桡足类(71.43%)和轮虫(58.82%)在形态学鉴定中未发现;eDNA未注释出枝角类。结果表明,eDNA在无脊椎动物调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与传统形态学鉴定组合应用能更全面地了解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水生生物多样... 相似文献
105.
柴达木盆地东部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侏罗系大煤沟剖面、绿草山剖面进行了露头取样,并利用Rock-Eval生油岩评价仪、色谱—质谱仪、稳定同位素质谱仪等实验分析测试技术对样品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样品有机碳含量变化从0.07%到56.8%,有机质类型以Ш型有机质为主,少数为型有机质,极少数为型有机质,灰黑色油页岩及黑色炭质页岩是侏罗系中的优质烃源岩。检测样品C29甾烷异构化参数C29αββ/(αββ ααα)、C29ααα20S/(20S 20R)分布范围分别为0.25~0.35、0.06~0.34,处于未熟—低熟状态。侏罗系水体环境较浅,多为滨浅湖与沼泽环境,具有煤系烃源岩特点,局部为水体比较咸化的半深湖—深湖环境。 相似文献
106.
刘鹏飞 《资源导刊(河南)》2014,(7):6-41
恐龙,在地球生物史的芸芸众生中,是一个最令人怦然心动的名字。它们生活在距今约2.2亿年前到距今约6500万年前的地球上,曾是统治地球长达1.5亿年的霸主。然而,就在6500万年前,它们突然之间全部灭绝,给后世的人们留下了数不尽的困惑,成了地球生物演化史上的一个不解之谜。 相似文献
107.
华南震旦系陡山沱组磷质震积岩及其与多细胞生物群相关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埃迪卡拉纪(震旦纪)陡山沱期是Rodinia超大陆裂离的重要地质时期,是多细胞生物起源和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和磷质聚集时期,也是化学、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剧烈时期。液化岩脉、液化角砾岩、脉化变形构造、以及阶梯状层内断层等磷质震积岩的发现,表明扬子地区在陡山沱期晚期至少发生过两次以上的地震事件。地震构造运动将地球内部积累能量快速地释放,可能是磷质来源和热水活动一种重要的方式或通道。海水中磷等无机营养盐分的增加,海水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多细胞生物的起源和发展,同时多细胞生物的繁盛又有利于磷的聚集。 相似文献
108.
109.
Andean grasslands ecosystems are fragile environments with rigorous climatologic conditions and low and variable food for the grazing. The Apolobamba area is located in the Bolivian Andean Mountains. Its high grasslands provide a natural habitat for wild and domestic camelids such as vicuna(Vicugna vicugna) and alpaca(Lama pacos). The botanical diversity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maintaining vital ecosystem function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were to determine the seasonal changes in soil properties, to study the vegetation changes during the wet and dry seasons and the influence of soil properties and camelid densities on the vegetation in the Apolobamba grasslands. Four zones with different vicuna populations were selected to be studied. The following soil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total organic carbon, total nitrogen, available phosphorous,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exchangeable cations, pH and texture. The vegetation season changes were studied through botanical identification, above-ground biomass, plant cover and species richness. Results showed that some soil properties such as C/N ratio, CEC, silt and clay percentages kept stable against the seasonal changes. Generally, soil nutrients were relatively higher during the dry season in the surface and subsurface. The results did not point out the predominant vegetation growth during the wet season. The seasonal vegetation growth depended on each species. Thegood soil fertility corresponded to the highest plant cover. Soil fertility presented no influence on the above-ground biomass of the collected species.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camelid grazing on soil properties could not be assessed. However, overgrazing could affect some plant species. Therefore, protection is needed in order to preserve the biodiversity in the Andean mountain grasslands. 相似文献
110.
对于海洋的好奇和探索,人类的脚步从未停歇。而2000年国际海洋生物普查计划的发起依赖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的一个共同的好奇心:海洋中过去曾经有什么生物生存?现在有什么生物正在游弋?未来又会有什么生物出现?与此同时,这个历时10年的全球第一个综合性海洋生物评估行动也包含着一种深刻的反思:人类活动是否对海洋界生物物种多样性造成无法逆转的破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