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492篇
海洋学   7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MALDI-TOF质谱技术研究胰岛素海藻酸钠纳米粒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洋生物中提取海藻酸纳和壳聚糖作为纳米粒的包被材料,并分别包装成人胰岛素纳米粒。选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Matrix-assist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timeofflight,MALDI-TOF)质谱技术研究胰岛素海藻酸钠纳米粒包装、释放过程及在不同酸碱介质条件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32.
银和金的选择吸附实验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吸附作用被认为是低温表生矿床的一种重要的成矿机制。文章内多种矿物对银和金的吸附实验表明,呈纳米粒级的银和金的单质对自然界矿物的吸附有明显的选择性,尤其是银对方铅矿和金对黄铁矿的强选择吸附,与自然界的实际情况符合得很好。这一实验结果为解释许多矿床中方铅矿常作为银的载体矿物及黄铁矿常作为金的载体矿物提供了科学依据。实验还证明了粘土、有机质和黑色页岩对银和金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633.
聚苯胺/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实验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聚苯胺 /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制备产物进行了研究。将新疆某地蒙脱石在钠化改型后进行了季铵盐改性处理。以苯胺作为客体物质 ,利用季铵盐 /蒙脱石插层复合物与有机物良好的相容性 ,将季铵盐 /蒙脱石插层复合物分散在苯胺单体中后 ,苯胺单体进入了蒙脱石层间域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 /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XRD、SEM、TG_DTA分析结果表明 ,苯胺单体的进入使蒙脱石的层间距大大增加 ,经聚合后聚苯胺 /蒙脱石复合物中蒙脱石及其插层复合物的X射线衍射特征、形态特征和热学性质特征完全消失 ,表明蒙脱石晶层已被剥离分散在聚苯胺中形成聚苯胺 /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634.
纳米镍-铁去除四氯乙烯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代烃是地下水中最常检出的有机污染物之一,传统的处理方法需要很长时间与大量经费。本文利用批实验的研究方法以四氯乙烯(PCE)为目标污染物,研究纳米镍铁在去除PCE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暴露后的纳米镍铁脱氯速率比不暴露时速率降低约4倍;反应温度是影响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每升高10℃,反应速率常数kSA提高2~3倍;在一定范围内,镍/铁质量比越高,越利于脱氯反应的快速进行,镍/铁的质量比为8%左右时,对氯代烃脱氯速率最快;反应液中的溶解氧不利于纳米颗粒对氯代烃的降解。  相似文献   
635.
湖南含砷金矿资源储量大,分布广,类型多.矿床中的砷矿物主要为毒砂,几乎所有金矿床中的毒砂都含Au(一般120×10-6~250×10-6),且比共生的黄铁矿含Au量高2~5倍,甚至1个数量级以上.毒砂中金的分布率高达64.3%~94.05%.毒砂的生成期有早、晚2期.化学成分为富S亏As型,并以富含微量元素Sb(Se)、Ni、Co而贫Mn及晶胞参数a0值增大等为标型特征.大多数含Au毒砂均含有相当数量的“不可见金”,即使利用电子探针也难以发现.初步认为毒砂中的“不可见金”多呈纳米级微细粒状存在.  相似文献   
636.
极性矿物对纳米金的吸附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纳米金通常带有负电荷,遇带正电荷的矿物,它将被吸附而沉淀。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α-石英是金矿中常见矿物,是载金矿物,也是极性矿物(半导体矿物,热电矿物)。实验结果表明,在动态温度条件下矿物表面有正负电荷,因此同种矿物能够相互吸附,纳米金被带正电荷的矿物吸附。  相似文献   
637.
纳米矿物学在某些低级变质地体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0年第一届国际纳米科学与技术会议在美国召开,标志着一个全新的科技领域正式诞生。纳米科学为许多传统学科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如纳米生物学、纳米催化学等的兴起。自80年代多种微束分析技术(如EPMA,SEM,AEM,TEM,STM,PIXE,SXRF...  相似文献   
638.
纤蛇纹石石棉的纳米效应与生物活性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本文首次从纳米材料与纳米效应角度出发讨论了纤蛇纹石石棉的形态、表面结构、表面性质与生物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纤蛇纹石石棉属自然界产出的一种特殊的一维纳米丝状矿物,在形态、结构和表现性质等方面表现出纳米材料所具有一般特性,其中,形态上一寸及高表面化学活性构成了它的生物活性特征。纤蛇纹石石棉纤维对动物的危害,既具有一般纤维的危害性,又具有非晶质SiO2的危害性。由于纤维的小尺寸效应和高表面活性而使生物  相似文献   
639.
在中国南部第三纪聚煤带煤盆地中,新近发现一种煤核。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光薄片鉴定、矿物X射线粉晶衍射、光谱与岩石化学分析以及古植物解剖证实,其矿物成分以石英或方解石或菱铁矿为主,少量或微量蒙脱石、白云石、黄铁矿。煤核全部为矿化了的成煤植物。植物种属以松属为主,枫杨、槭和山毛榉等属次之。系成岩过程中,成煤植物枝干先压缩变形.后由含有顶板物质成分的硅质、钙质或铁质地下溶液渗入煤层,对它进行充填交代而成。  相似文献   
640.
中国油气储层中纳米孔首次发现及其科学价值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6  
油气储层孔隙可分为毫米级孔、微米级孔、纳米级孔3种类型,常规储层孔隙直径一般大于1μm。北美地区页岩气储层纳米级孔径范围为5~160nm,主体为80~100nm。在对中国非常规油气储层研究中,应用场发射扫锚电子显微镜与纳米CT重构技术,首次发现了小于1μm的油气纳米孔。其中,致密砂岩油气储层中纳米级孔隙以颗粒内孔、自生矿物晶间孔及微裂缝为主,喉道呈席状、弯曲片状,孔隙直径范围10~1000nm,主体为300~900nm;页岩气储层纳米级孔隙以有机质内孔、颗粒内孔及自生矿物晶间孔为主,孔隙直径范围5~300nm,主体为80~200nm。纳米级孔是致密储层连通性储集空间的主体。纳米级孔隙系统的发现,改变了微米级孔隙是油气储层唯一微观孔隙的传统认识,为认识常规油气局部富集,非常规油气连续聚集的地质特征、研究连续型油气聚集机理、增加资源潜力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