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1篇
  免费   547篇
  国内免费   987篇
测绘学   145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154篇
地质学   4203篇
海洋学   37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45篇
自然地理   25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本文在总结苗儿山岩体中段铀矿田成矿断裂构造特点的基础上,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该地区37条主要硅化断裂带的成矿条件,并对其找矿的远景进行判别和优选,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2.
本文在讨论了 2 11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床的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基础上 ,提出该区铀成矿热液可能主要来自晚期花岗岩浆 ,部分来自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123.
中国北西部地区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条件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亚地区发现大量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引起了我国的重视 ,目前正在积极开展此类型铀矿的找矿工作。我国北西部是寻找类似中亚地区层间氧化带后生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最理想的地区 ,本文在论述了区域大地构造特征、地壳演化与区域铀成矿带形成的基础上 ,着重阐明了区域中新生代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铀源条件、盆地类型与结构及富铀性对形成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影响 ;并以区内已有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为例 (伊犁盆地、二连盆地与测老庙盆地砂岩型铀矿床 ) ,论述了盆地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水文地质与层间氧化带发育条件及对铀成矿的影响 ;并阐述了本区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24.
西秦岭铀矿床含矿热液物理化学条件改变对铀沉淀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明友 《矿物岩石》1996,16(2):90-95
本文研究了西秦岭铀矿床含矿热液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对铀沉淀富集的影响。研究表明,铀在相对还原条件下迁移,而在相对氧化条件下沉淀富集。铀的沉淀富集主要发生在含矿热液的温度、压力和氧逸度大幅度降低,酸性增强及氧化-还原电位增高的物理化学条件下。  相似文献   
125.
刘林清 《江西地质》1996,10(1):69-74
笔者利用遥感图像,并结合野外调查对武夷山西南段桃溪环形构造进行了解译分析,认为该环形构造是一个呈多层偏心式展布的中型环形构造,是在不同时期地壳局部隆起和旋转上升运动的相继作用下形成的。它对铀矿化的空间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已知铀矿床(点)或矿化异常区,片有97%以上分布在环形构造各层环及其边缘地区,并受其与线性构造带交切复合部位的控制。研究之类环形构造的特征,尤其是环形构造与矿产产出的关系,对指  相似文献   
126.
据产出在闽北中生代陆相长英质火山质中受陷爆碎屑岩控制,以铀、银、钼共生为特征的570矿床流包裹体及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570矿床成矿温度为150-180℃,成矿流体以富含HCO3、F、SO4^2-、K、Na等组分为特征,铀主要以UO2(CO3)2^2-,UO2(UO3)3^4-、UO2F4^2-、UO2F3形式运移,成矿富集作用与两种不同成因水溶液(火山热液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有关。对火山岩、基底  相似文献   
127.
本文通过赣杭火山岩带中的铀矿床和金矿床的REE特征对比,认为产铀矿和金矿的火山岩均属LREE富集型,但前 者明显的铕亏损;铀矿石与金矿石REE特征差别大,前者∑REE和HREE大大增高,铕强烈亏损,后者∑REE降低,铕呈弱异常或无异常。REE贫富程度和分布模式可作为矿床评价因素。  相似文献   
128.
根据近期研究成果,如孢囊个体数量及被囊作用的季节性变化、被囊或生殖作用的受控因素、孢囊成分、结构及空间分布等特点,推测被囊作用的产生机制可能包括:①抵御不利的气候条件;②摄食时;③抗御营养供应不足时;④逃避捕食;⑤生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⑥利于分散。  相似文献   
129.
华南某层控铀矿床中有机质可分为原生沉积型、热液变质型和运移型三种类型,其母质类型为腐泥-腐殖型,主要来源于海相微体生物、藻类及少量源于陆相高等植物。根据镜质体反射率、饱和烃气相色谱和某些地球化学指标,表明矿石中有机质呈现异常热成熟特征,这对揭示该矿床热水叠造成矿机制具有指纹意义。本文还首次合理解释矿石中铀与有机碳含量间复杂关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