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测绘学   8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468篇
海洋学   92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地球化学》1972,(2):188-201
稀土16锰钢非金属夹杂物的研究工作皆取自鞍钢二炼厂熔炼号为第18224号八吨铸钢剖锭样品。炼钢中稀土填料为包头冶金研究所生产的Ⅰ^#号混合稀土合金,其成分据不完全检项分析:Re(稀土总最,主要元素依次为Ce、Nd、La、Pr)2g.74%,Si37.5T%,  相似文献   
102.
在Clark-Lubs缓冲溶液(pH9.8)中,锰(Ⅱ)能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酸性铬蓝K的反应。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锰的分光光度新方法。方法灵敏度为1.49×10~(-6)μg/m~2。测定范围0~50ng/25ml。据Arrhenius方程式测得催化反应表观活化能为86.41KJ/mol。方法已用于硅酸盐单矿物中锰的测定,变异系数5.90%。  相似文献   
103.
周磊  秦红群 《西部资源》2012,(2):132-134
湖北嘉鱼左山锰矿床属风化残积型锰矿床,矿体完全受层位控制,产出状态与风化程度和氧化深度有关,一般深3-30米左右。呈似层状,倾向总体和地层一致,但比地层稍缓。含矿岩系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中段下部(P1m2-1),含锰燧石结核灰岩,和含锰碎屑灰岩。矿石氧化程度较高,锰矿体系含锰灰岩强风化后残留在原地的次生氧化锰矿(俗称锰帽),呈褐色,松散状。与原岩界线分明,半风化的过渡状态少见。  相似文献   
104.
罗定白垩系断陷盆地南缘,新榕、分界、深垌、罗镜一带是广东省粤西主要的银铁锰成矿区。其中泥盆系榴江组是区内重要含矿层位。工业规模较大的是1号银锰矿带,该矿带产于新榕背斜北翼泥盆系榴江组与棋梓桥组接触界面附近的F1断裂带中,其产状、形态、规模与断裂带一致,因此,在含铁锰层位中,伴随断裂构造和次火山岩侵入地段,是寻找具有工业意义银锰矿体最为重要的部位。  相似文献   
105.
广西宜州市龙头锰矿是我国石炭系锰矿的典型代表。2014~2016年,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广西地质勘查院在南丹-宜州地区开展矿产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圈定了弄竹、塘岭找矿靶区。两个靶区经后续广西地勘资金勘查,在里苗-塘岭一带估算锰矿资源量达8000多万吨,成为我国石炭系最大的锰矿。为了揭示该矿床的成矿机制,本文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构造环境、岩相古地理、锰质来源、矿化富集规律等方面分析了其控矿因素,圈定了成锰盆地边界线,建立了成矿模式。认为里苗-塘岭锰矿床是受NE向同沉积断裂控制的海底热水沉积矿床,是走滑拉张断陷-含锰热水-台沟相沉积环境耦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6.
介绍了在蒸馏水0~10℃条件下,如在含Ni,Co,Cu和有机质的溶液以及不同底质的合成海水中常温常压条件下合成黑锰矿,钠水锰矿,钡镁锰矿,羟锰矿,菱锰矿以及黑锰矿微结核(直径5.8~43.5μm)结壳(厚度20~33μm)的合成实验方法和结果,并得出,控制锰矿物形成的条件是,除必要的物质来源外,起决定作用的是形成环境的酸碱度和氧化还原电位。  相似文献   
107.
1989年3-5月在海南岛三亚浅钻取心,用岩石地层学和地质年代学方法研究了海南岛周缘珊瑚礁的基本特征和成礁时代,在此岩心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珊瑚礁的ESR谱学特征。结果表明,珊胡礁Mn^2+的ESR信号和古气候变化直接相关,在100%文石基础上归一的Mn^2+ESR信号是一种新的灵敏的古气候指示物,其指示的古气候变化和前人发表的研究成果相一致,海南岛三亚珊瑚礁的Mn^2+ESR信号表明,中国全新世大  相似文献   
108.
东太平洋铁锰结核区微生物的丰度及其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于1994年4-11月东太平洋铁锰结核期探区,随向阳红09号船,采集了39个表层沉积物,12个上覆水和7个结核样,在现场用平板法测定了异养细菌和铁,锰细菌丰度,用稀释法(MPN法)测定硫酸盐还原菌丰度,在实验室对船上带回的异养细菌和锰细菌进一步纯分分离,进行了12项生化试验,对照伯杰氏手册第八版鉴定至属。为了探讨微生物在大洋成矿过程的作用,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锰细菌对锰,铁离子的转化作用和不同培养  相似文献   
109.
1994 年 4~11 月在东太平洋铁锰结核区, 使用 “向阳红 09”船, 采集 39 个表层沉积物、12 个上覆水和 7 个结核样。在现场用平板法测定了异养细菌和铁、锰细菌丰度, 用稀释法( M P N 法) 测定硫酸还原菌丰度。为了探讨微生物在大洋成矿过程的作用, 在实验室对异养细菌和锰细菌作纯化分离, 并进行了多项生理生化实验, 参照伯杰氏手册第八版鉴定至属。使用分光光度法, 测定锰细菌对锰、铁离子的转化作用, 使用 p H 计测定了p H 值的变化, 同时测定了不同培养温度对转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沉积物中异养细菌的数量在 3×100~95×103个/g; 锰、铁细菌的数量在1×100 ~1×103 个/g; 硫酸盐还原细菌的数量分布范围在 0~4×103个/g;在上覆水和结核样中各类细菌的数量均较低,比沉积物样中各类细菌数低 1 个数量级。在细菌的种群组成方面与近海区相比存在差异, 特别是在革兰氏阳性菌的组成上微球菌占了绝对优势。在成矿作用方面, 锰细菌对锰、铁氧化还原的实验结果表明, 在好氧的条件下, 锰细菌使可溶性的 M n2+ 氧化为 M n4+ , 其氧化速度与环境温度存在密切关系, 锰细菌对铁的氧化速度比对锰的氧化速度来得快。在  相似文献   
110.
对鄱阳湖地区蚌湖水下沉积物、滩地草甸土柱状样品不同深度土壤的酸度、氧化还原电位进行了现场测定;对剖面各层次的Fe、Mn总量,还原性Fe、Mn含量,以及有机质等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鄱阳湖湿地土壤中Fe、Mn有其独特的分布规律和迁移特征。元素Fe仅在水土界面轻微富集,Mn则向界面和深层双向富集;还原性Fe、Mn受氧化还原边界层的控制呈垂向分布。另外,元素Fe、Mn的水平迁移与水位变动相关,退水时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