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35篇 |
免费 | 383篇 |
国内免费 | 46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5篇 |
大气科学 | 6篇 |
地球物理 | 457篇 |
地质学 | 1501篇 |
海洋学 | 157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101篇 |
自然地理 | 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88篇 |
2022年 | 83篇 |
2021年 | 52篇 |
2020年 | 71篇 |
2019年 | 77篇 |
2018年 | 56篇 |
2017年 | 55篇 |
2016年 | 38篇 |
2015年 | 63篇 |
2014年 | 70篇 |
2013年 | 74篇 |
2012年 | 86篇 |
2011年 | 75篇 |
2010年 | 91篇 |
2009年 | 96篇 |
2008年 | 90篇 |
2007年 | 63篇 |
2006年 | 76篇 |
2005年 | 67篇 |
2004年 | 67篇 |
2003年 | 82篇 |
2002年 | 76篇 |
2001年 | 80篇 |
2000年 | 81篇 |
1999年 | 58篇 |
1998年 | 52篇 |
1997年 | 59篇 |
1996年 | 53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42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2篇 |
1948年 | 1篇 |
1947年 | 1篇 |
194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桂西北林旺金矿是近年来右江盆地新发现的卡林型金矿,位于乐业碳酸盐台地边缘乐业-浪全同生断裂带上。通过对矿区进行野外调查、岩矿鉴定并结合勘探成果进行综合研究,发现I号矿体群与断裂、褶皱的时空联系具有构造分带的特征,以F1断层为界,上盘褶皱鞍部发育石英杂砂岩夹粉砂质泥岩矿体,矿体近F1断层破碎带部位发育破碎的硅化构造岩带,F1下盘近破碎带部位发育强烈劈理化、炭化粉砂质泥岩带,指示矿区在印支期挤压过程中,石英杂砂岩顺着先存构造薄弱面以泥岩层为滑动系统,往上部逆冲并逐渐发生褶皱,产生许多张裂隙,成为成矿流体富集的场所。林旺金矿床是层滑-褶皱构造体系与成矿流体耦合作用的产物,分析了矿床构造成矿规律,提出了以层滑-褶皱运动机制为基础的成矿模式以及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53.
在简单介绍海原断裂老虎山段松山探槽点古地震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走滑断裂上古地震记录完整性的因素。松山探槽点跨断裂开挖的2个探槽揭示颜色和粒度不同的地层互层的沉积序列呈近水平面状展布。在断裂带内地层发生错断、旋转和拖曳等变形现象。多个层位上的这种变形表明该点揭示了6次古地震事件。炭屑的~(14)C年龄限定了6次事件均发生在距今3500~3900年以来,其中最新的4次事件从老到新分别为0~410aAD、890~1000年之后不久、1440~1640 aAD和1990年景泰-天祝Mw5.8级历史地震。该序列及其他例子表明连续的、高沉积速率的微构造环境是走滑断裂上探槽选取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54.
本文通过对典型环境功能区张士灌区包气带剖面样品和含水层样品的分析检测,比较和总结了菲的垂向分布特征,研究了总有机碳、粘粒含量、土壤含水率对菲垂向分布与迁移的影响规律和机理。对几个具有代表性采样点的研究表明、菲总含量在剖面中的变化趋势总体上是随着剖面的加深含量降低,以犁底层为界,表层土壤(5~20?)菲含量随着剖面深度变化平缓。同时分别对菲含量与总有机碳、土壤粘粒含量、土壤含水率进行二元相关分析,计算出的Pearson系数表明,土壤中总有机碳、土壤粘粒含量是影响菲垂向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土壤含水率对菲垂向分布影响不大,同时利用SPSS的因子分析法进一步确定了总有机碳是制约菲垂向运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5.
56.
谢一矿小型层滑构造特征对煤厚变化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层滑构造的基本形式、分布特征和在煤层中的展现形态,指出层滑构造对煤层厚度变化的影响特征,对煤厚的变化做到定性和定量预测. 相似文献
57.
58.
以方正断陷二维、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为基础,追踪和闭合了盆内重要的新生代构造层序界面。富锦组底界面为区域性裂后不整合界面,将盆地的演化阶段划分为裂陷期和裂后期。在裂陷期的充填序列中,宝泉岭组底界面为盆内易于识别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界面,该界面将盆地的裂陷期进一步划分为裂陷Ⅰ幕和裂陷Ⅱ幕。本文通过对盆地结构构造及不同时期厚度特征的分析,重建了盆地的形成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裂陷Ⅰ幕构造活动受NW-SE向的正向伸展应力控制,发育的E1w-E2d地层充填在简单地堑盆地中;裂陷Ⅱ幕的E3b时期以近SN向斜向伸展作用下形成的断阶式地堑结构为特征,盆地沉积-沉降中心位于盆内伊汉通断裂下降盘,且具有从北向南迁移的趋势。裂后期N1f时期以热沉降为主,并伴随有右旋走滑作用。另外,盆地的形成演化经历了三期反转改造过程,分别对应始新世晚期、渐新世晚期和上新世晚期。结合周缘板块的运动学重组事件,认为太平洋板块西侧俯冲方式的变化和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联合控制了方正断陷新生代的形成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59.
黄土节理控制着黄土区地下水或者地表水的运输通道,黄土节理的发育致使黄土节理扩张为局部大的拉张裂隙,在拉张力作用下使得黄土高原地区塌滑灾害频繁发生。通过野外调查和分析,提出了黄土开挖边坡塌滑破坏可分为4个阶段:坡脚侵蚀剥落阶段、坡顶拉裂阶段、垂直裂隙扩展阶段、边坡整体塌滑破坏阶段。结合工程实例,通过概化的三维数值分析模型,使用岩土工程软件FLAC3D模拟分析了在3种降雨量条件(40 mm/d、80 mm/d、100 mm/d)下,降雨2 d后概化模型的塌滑破坏情况,这可为工程地质条件相同地区的黄土开挖边坡塌滑变形破坏的分析以及防治提供一种有效分析范例。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