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1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293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1256篇
海洋学   129篇
综合类   128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2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铁层离-柱撑蒙脱石的结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低角度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研究铁柱撑蒙脱石的结构特性,结果显示:经柱撑处理后的蒙脱石以层离结构为主,同时含有部分柱撑蒙脱石结构。前者为粘土片层与铁离子水解产生的聚合羟基铁的簇状物堆垛而成的卡房状孔结构。与XRD图上低角度衍射峰对应;后者则与(001)衍射峰对应。与枉撑结构不同,层离结构中,大量阴离子(NO3^-)能够作为平衡铁水解聚合物正电荷的反离子而较稳定地存在,研究还发现铁层离一柱撑蒙脱石具有作为新型催化剂、吸附剂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992.
本文以硬壳蛤(Mercenariamercenaria)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两种类型改性粘土(聚合氯化铝改性粘土MCⅠ,硫酸铝改性粘土MCⅡ)对其急性、亚急性毒性实验。96h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MCⅠ和MCⅡ对小规格硬壳蛤[壳长(1.98±0.05)mm,壳高(1.75±0.04)mm]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4.91和1.85g/L,对大规格硬壳蛤[壳长(5.70±0.15)mm,壳高(5.09±0.13)mm]的LC_(50)分别为5.77和3.40g/L。亚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低于1.0g/L的MCⅠ和MCⅡ未对两种规格硬壳蛤的存活产生影响;硬壳蛤滤水率随改性粘土用量增加而降低,其中0.1g/L的MCⅠ和MCⅡ对两种规格硬壳蛤滤水率无影响, 0.5g/L的MCⅡ对两种规格硬壳蛤滤水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MCⅠ仅对小规格硬壳蛤滤水率有影响;当改性粘土浓度升高至1.0g/L,两种规格硬壳蛤的滤水率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生长率的结果显示,仅1.0g/L的MCⅠ和MCⅡ显著影响小规格硬壳蛤生长。多年的应用结果表明,现场能有效消除有害赤潮藻华的改性粘土用量为4—10t/km~2,低于本实验中对硬壳蛤产生影响的改性粘土浓度。另外,我国近海实际养殖过程中投放的硬壳蛤通常为1cm左右,大于本研究中的硬壳蛤规格。据此可以推断,改性粘土在现场治理藻华的同时不会对其存活和生长产生不良影响。本研究结果将为改性粘土在近海养殖水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3.
Kongsfjorden is a typical fjord on the edge of the ice cap of the Arctic Svalbard-Barents Sea. Its inner bay is connected with a modern glacier front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e fjord axis with a significant gradient change in the parameters of hydrology, sedimentation, and biology. In summer, ice and snow melt-water and floating ice collapse continuously and thus transport the weathering products on the surrounding land into the sea. Thus Kongsfjorden is regards as a natural laboratory for the study of unique sedimentation in polar fjords under modern glacial-sea water conditions. In this study, fifty-two surface sediments were collected in Kongsfjorden for clay mineral analysis to study the sediment source and sediment-transport proces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clay minerals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from Kongsfjorden are mainly composed of illite, chlorite, and kaolinite, and no smectite is found. Rocks from different periods exposed extensively in the surrounding areas of Kongsfjorden provide an important material basis for clay minerals in the Kongsfjorden. Kaolinite may be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fluvial deposits, weathered from reddish sandstones and conglomerates during the Carboniferous Period.Illite is mainly derived from Proterozoic low-grade and medium-grade metamorphic phyllite, mica schist, and gneiss. While chlorite is mainly from Proterozoic low-grade metamorphic phyllite and mica schist. In the direction from the fluvio-glacial estuary to the sea of the glacier front of Kongsfjorden, illite increase gradually,and the content of kaolinite declines gradually. However, the change pattern of chlorite is insignificant,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the provenance. Kongsfjorden detritus is mainly transported by the fluvio-glacial streams and icebergs into the sea and deposited in the inner bay. Coarse sediments are rapidly deposited in the glacier front,estuary, and near-shore areas. Clay fraction begins to deposit significantly by 200–400 m after flowing into the sea,which due to the crystal behavior of clay minerals, hydrodynamic condition and flocculation. Kaolinite and chlorite on the south of the bay near the Blomstrandhalv?ya Island is mainly affected by ice-rafted detritus and thus can reveal the trajectory of transportation by the floating ice while entering the sea.  相似文献   
994.
新型表面活性剂改性粘土去除赤潮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赤潮异弯藻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在有机高岭土和有机膨润土作用下的去除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新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烷基聚氧乙烯基三季铵盐改性后的粘土用量为0.03g/L时,在24h内对赤潮异弯藻的去除率可以达到100%,而未经改性的同样用量的粘土并没有对赤潮异弯藻表现出去除作用,这表明改性后的粘土对赤潮异弯藻的去除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同时还对改性粘土去除赤潮异弯藻的絮凝动力学及其对养殖生物日本对虾仔虾的生态毒性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粘土的种类、用量,改性剂的用量及溶液的pH值等因素都能够影响体系的絮凝沉降速率,通过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发现在粘土体系中引入有机改性剂是提高其除藻能力的主要因素。另外,毒性实验发现所用改性剂对养殖生物的毒性较小,半致死浓度约为61.9mg/L,比传统的季铵盐的毒性降低了50倍左右,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粘土有机改性剂。  相似文献   
995.
岩石分类命名通常采用偏光显微镜鉴定确定。沉积岩中因某些粘土矿物的种类及含量不影响岩石定名而时常被忽视,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法加以辅助,可将显微镜下不易区分的长石种类、长英质矿物、碳酸盐矿物准确区分、还可检测出显微镜下难以鉴定出的蒙脱石、高岭石等隐晶质粘土矿物。结果表明偏光显微镜与X-射线粉晶衍射(XRD)法有效结合,综合鉴定,能提高对岩石定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6.
泥浆是泥石流动力学的重要研究对象.细小的黏性颗粒是黏性泥石流泥浆的基本组成部分,传统流变模型可以描述粘性泥石流中颗粒物质相互作用,然而各灾害点物质组成的差异性使得泥浆流变模型的应用各有不同,且当前研究缺少对不同模型应用的详细讨论.本研究利用MCR301流变仪,开展不同含水量成都粘土泥浆流变实验,分析成都粘土泥浆剪切应力...  相似文献   
997.
前人对中国黄土高原晚更新世黄土沉积物的磁化率各向异性的研究表明,磁化率椭球体最大轴(Kmax)偏角的方向能够指示黄土沉积时期的搬运动力方向,即古风向,并可以通过这种途径进行古季风的重建.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中国黄土高原晚上新世-早更新世转折时期的风成沉积磁化率各向异性研究进一步检验其在古风向重建方面的应用潜力.选择分别地处黄土高原中部、南部和东部地区的灵台、渭南和保德3个剖面,对红粘土向黄土过渡时期4个不同地层单元古土壤层(S32)、黄土层(L33)、过渡层(TU)以及红粘土沉积(RC)的样品进行了磁化率各向异性测量,结果表明磁线理L值很小,而磁面理F较为发育,这与前人对晚更新世黄土沉积磁化率各向异性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4个不同地层单元的磁面理F、各向异性度P和形状因子T在3个剖面上均表现出随土壤发育程度增强而减小的变化趋势,说明后期的成壤作用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磁面理、磁化率各向异性度以及形状因子的大小.与前人对于晚更新世黄土沉积磁化率各向异性的研究结果不同的是3个剖面的S32,L33,TU以及RC的Kmax的偏角似乎并不能反映出当时的搬运动力方向,即古风向,而长期的压实作用以及不同程度的后期土壤化作用是造成这一时期黄土和红粘土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最大轴偏角方向未能反映出当时搬运动力方向(古风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8.
999.
陈忠  孙利德 《矿物岩石》1999,19(2):41-46
全面获取储层中地层微粒和粘土矿物的分布信息是进行沉积学研究、有效油层开发和储层保护的必要条件。S7^2-4储层为将进行化学驱强化采油的松散砂砾岩储层,地层微粒和粘土矿物含量多。利用Stokes原理对获得的储层岩样进行了四级粒度分离,并对各粒级范围提取物进行了粘土矿物相对含量分析,确定了各粒级范围地层微粒的含量、粘土矿物的相对含量、以及二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小于16μm的地层微粒中〈2μm的地层微  相似文献   
1000.
对马钢凹山铁矿区断层带中规模较大的粘土矿,采用化学分析、岩矿鉴定、X衍射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差热分析、透射电镜及物理工艺性能等综合分析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查明其岩石、矿石类型及6种类型矿石的物质组分和矿物特征、2组矿石样品的物理工艺性能,在此基础上,从选矿和提高矿石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