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1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456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47篇
地质学   1716篇
海洋学   149篇
综合类   147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2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5万庐山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和专题研究,在星子县黄岭一带发现一套巨厚层状复成分的变质砾岩。根据该变质砾岩的砾石成分、变形组构及区域分布特点,以及上部(双桥山群)与下部(星子岩群)地层在变质与变形方面存在明显差别,认为变质砾岩应属于双桥山群的底部层位,是中元古界双桥山群与下伏下元古界星子岩群不整合关系的佐证。由于受后期构造叠加改造的影响,现今二者呈断层或隐蔽不整合接触关系。  相似文献   
102.
103.
中国海相泥盆纪遗迹组构及其与沉积层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国新疆和华南海相泥盆系中识别出交切、并列、叠覆遗迹组构(相关遗迹组构类)和欧氏、拓扑遗迹组构(本体遗迹组构类).通过对火山碎屑风暴岩中复合交切遗迹组构的研究发现,共生组合在一起的遗迹化石,可划分出6个遗迹阶层,具有不同的先后、世代关系和指相意义.拓扑遗迹组构分析表明,庞大的雕画迹家族可归并为3个拓扑类,它们分别同胚于线、树、网.雕画迹从线至网的拓扑形态谱系结构,分别代表深水或缺氧环境中,造迹生物寻觅式、探索式和诱捕式的觅食行为.研究表明:遗迹组构分析对副层序、凝缩段、不同海平面变化速度形成的海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的识别和高频旋回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4.
杨忠芳  陈岳龙 《地质论评》1997,43(6):593-600
为探讨粒度分选沉积作用对沉积物化学成分配分的影响,对比研究了五台群中石英岩、长石石英岩、粉砂岩和粘土岩等不同粒度沉积岩的化学成分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粒度沉积岩的主元素及微量元素均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SiO_2与Al_2O_3及TFe_2O_3之间呈线性负相关关系,这种负相关关系还表现在SiO_2与REE,Rb,Sr之间,这种特征可以用石英的稀释作用进行解释;铁族元素Cr,Ni,Co和REE,Rb,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与Al_2O_3呈正相关关系,表明这些元素易在富铝的粘土岩中聚积。不同粒度成分沉积岩的稀土  相似文献   
105.
成都粘土裂隙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成都粘土中裂隙特征与地质环境条件的分析,提出成都粘土中途中眩要裂隙类型的成因模式,上升剥蚀引起的垂向卸荷作用产生波状水平裂隙,冲沟切割引起的侧向卸荷作用,产生平行斜列隙裂。  相似文献   
106.
陶粒开发应用现状及在湖南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粒是由非金属矿产烧制成的粒状陶质物,具有质轻,隔热,保温,抗震,抗冻,耐腐蚀等成良性能,应用范围广泛,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产品,该文简述了陶粒的分类,性能,用途和国内外陶粒生产,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湖南陶粒工业高速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7.
秦家屯油田储层的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层的敏感性评价是研究储层损害机理、保护储层或减小储层损害的依据,是搞好油田注水开发的基础。采用岩心流动实验装置,开展了储层敏感性的室内实验。结果表明秦家屯油田储集层对流体速度表现为弱敏感性,对盐敏表现为中等偏弱盐敏性,对酸表现为无敏感性,随着注水速度的增加,岩心的渗透率也随之增大,并未出现“桥堵”和“卡堵”现象,说明储层中不稳定的固相颗粒含量低,不能堵塞地层,油层增产可采用提高注入速度、酸化等措施,油层水敏为中等偏弱到中等偏强,注水前要注入稳定剂。碱敏表现为弱碱敏或中等碱敏,对该区三次采油作业中,尤其是碱水驱油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08.
豫西济源谭庄组河流沉积中的Stipsellus遗迹组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豫西济源盆地上三叠统谭庄组下段为曲流河沉积。本文通过描述和分析谭庄组河流沉积特征,划分了4种不同河流沉积组合类型,识别出Stipsellus遗迹组构,并发现该遗迹组构常与曲流河沉积物伴生,可作为此类沉积的典型生物遗迹标志。其中,Stipsellus sp.A代表发育在河漫滩较浅水体下或潮湿的软底细粒沉积物中的一种遗迹组构类型;Stipsellus sp.B则代表发育在曲流砂坝上部的男一种遗迹组构类型。  相似文献   
109.
疏降地下水引起地面塌陷浅析--以淮南煤矿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淮南西部矿区为例,介绍了该地区自20世纪60年代开采煤矿以来,由于疏降地下水,引起的地面塌陷。为了研究灰岩水动力场规律,先后在该区进行多时段、多水平放水试验。研究表明,覆盖粘土层、岩溶及人工疏降地下水,是该地区岩溶塌陷形成的基本条件。通过对粘土盖层性质、疏降地下水岩溶塌陷演化过程及塌陷机理与对应阶段过程综合分析,结合区域地质条件,掌握了塌陷点的分布规律。对目前西部地区塌陷“复活”、整治及未来城市规划,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0.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粘土固化浆液的配比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配比,并将其应用于洛湛铁路益娄段岩溶路基的注浆加固,收到了很好的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