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4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230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840篇
海洋学   486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4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甘肃临夏盆地新近纪红粘土粒度组成的古环境意义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弓虎军  张云翔  黄雷 《沉积学报》2005,23(2):260-267
临夏盆地十里墩剖面新近纪红粘土粒度组成特征、磁化率值分析表明:8.2Ma以来,临夏盆地经历了干旱化的逐级发展和东亚冬季风的逐渐加强过程。8.2~7.4Ma,东亚冬季风形成,干旱化已经发生,风成红粘土开始在盆地沉积;7.4~6.8Ma,亚洲冬季风逐渐加强,开始影响黄土高原地区,形成大面积的红粘土堆积,盆地为半干旱~半湿润的气候环境;6.8~6.0Ma气候与构造稳定,基本维持了前期的气候特点;5.9~5.3Ma,盆地冬季风强度略有增加,为干湿与干凉交替的气候环境;5.3~4.8Ma盆地冬季风盛行、干旱化程度强烈,气候特征为干凉;4.8~4.0Ma,夏季风开始盛行,气候变的湿润。4.0Ma后,青藏高原开始发生又一次强烈隆升。  相似文献   
992.
根据福州盆地2个钻孔地层放射性元素(铀、钍、钾)含量的变化特点,结合孢粉分析等结果,探讨了地层放射性元素含量变化与岩性、沉积环境的关系。沉积地层中的放射性元素含量与沉积物粒度、岩性等密切相关,在泥质沉积(如淤泥、黏土)中含量较高,在砂质沉积中较低,在砾石层中介于前两者之间。同时,放射性元素含量的高低还与古气候环境有关,温暖潮湿的环境放射性元素含量较高,凉爽干燥的环境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993.
通过运用粒度统计方法对昌马洪积扇沉积物进行研究,结果显现自早更新世晚期以来存在7次沉积物粒度变粗事件,说明青藏高原东北缘自早更新世晚期以来发生了7次隆升,其间为稳定期.该结论与通过青藏高原东北缘盆地沉积分析、活动断裂及河流阶地活动时代对比而厘定的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活动时段基本一致,同时与整个青藏高原自早更新世晚期以来的隆升具有很好的耦合.由此为山前洪积扇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线索。  相似文献   
994.
新疆哈密地区红山金矿区的样品中,有品位的样品大多含有明金.但含明金的样品又多为难加工的金矿样品,由此带来的测试结果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分析测试质量.笔认为中碎缩分粒度和细碎时间,是影响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而中碎缩分粒度的确定又成为制定合理的样品加工流程的关键.笔采用重砂鉴定和样品加工流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后,确定了红山金矿区样品中碎缩分粒度,从而制定了合理的加工流程,保证了加工完毕的样品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均匀性,进一步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该流程在2003年度红山矿区金矿样品加工中使用,样品双份分析的一次性合格率为98.0%,内检合格率达88.7%,外检合格率达96.8%。达到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95.
陕西老高川红粘土剖面粒度表现出明显的三峰分布特征,说明它是由多种成因组分所构成,而且每种成因组分对整体的贡献率也不同。其粒度组成主要是以粉土粒级(5-50μm)为主,且10-50μm粒级含量高于5-10μm,〉250μm颗粒少见。除〈2μm粒级含量变化相对稳定外,其余粒级均表现出旋回起伏的特征。〉63μm、〉30μm及中值曲线变幅较大,说明当时冬季风比较盛行,而且变化强度比较大,而〈2μm粒级曲线变化相对稳定,说明当时夏季风很弱,而且没有太大变化。粒度曲线与野外岩性所得结论一致,说明当时气候总体上是以干冷为背景,但也有干冷与暖湿的交替。野外岩性上表现为粘土层与钙结核层相互交替,粒度曲线上表现为峰谷旋回起伏的变化,同时也有古生物与岩石学证据相佐证。磁化率曲线变化说明榆社期较保德期气候暖湿。帕拉提‘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对沙溪矿区含矿与不含矿斑岩中斜长石斑晶的粒度统计,计算出平均矿物粒度(S)、矿物分布密度(D)及矿物分布均匀度(H);再根据晶体大小分布理论(CSD),计算出斜长石的晶体生长速率、成核密度及成核速率等岩浆结晶动力学参数;发现含矿斑岩较无矿斑岩有高的成核密度和成核速率,而晶体生长速率则较低;指出成分相近的斑岩在岩浆结晶动力学特征上的极细差别可能造成岩体含矿性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997.
1991/1992年夏季,在南极普里兹湾邻近海域现场观测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优势种类组成、颗粒有机碳浓度、粒度分级叶绿素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调查海域现存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以及颗粒有机碳浓度分布均具有较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区域性特征。在普里兹湾邻近北部陆架和测区东部海区现存生物量、初级生产力和颗粒有机碳浓度均较高,西部海区上述生物参数均较低。测区微型和微微型浮游生物代谢生理活性高,能量转换速率快,在现存生物量和生产力中均占较高比重。其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要高于对生物量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8.
雅鲁藏布江江当宽谷地区沙源物质与现代沙漠化过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刘连友  刘志民 《中国沙漠》1997,17(4):377-382,T001
对雅鲁藏布江江当宽谷附近地表堆积物的粒度和矿物分析结果表明,沙丘沙的平均粒径,分选性,主粒组构成以及矿物成分与附近原物质具有一性和继承性。河流冲积物是最主要的沙源,其次是积物和基岩风化物。  相似文献   
999.
洛川黄土微米级至纳米级物质颗粒度分布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易惟熙  刘东生 《地球化学》1995,24(4):327-333
以洛川黄土剖面为对象,应用碎形模式和分形理论进行颗粒分布特征研究,获得了S1层位古土壤微米级至纳米级粒子数、单位表面积、质量、表面积、粒子数积分量等与粒径关系的一组关系曲线。S0、L1LL1、L1LL2、S1、L2等层位全岩样品比表面积研究结果表明:各层位全岩样品颗粒比表面积由小到大的递变次序与样品层位所反映的气候由冷至暖的递变次序恰好一致。呈现了一种新的可能的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的替代性指标。S1  相似文献   
1000.
198 9/1 990年夏季作者在中国第六次南极考察环极航行中 ,对南大洋不同海区的浮游植物细胞大小分级叶绿素 a和初级生产力、颗粒有机碳及有关环境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在南极水域中以南大西洋最为肥沃 ,叶绿素 a浓度平均超过 2 μg/dm3 ,POC的平均浓度也最高 (>1 0 0 μg/dm3 ) ,而德雷克海峡和南印度洋较低。叶绿素 a和 POC的空间变异具有同步的波动。分级叶绿素 a结果表明 ,在肥沃的南大西洋以细胞 >2 0 μm的绢滤浮游生物 (主要是小型浮游生物 )所占比重最高 (6 5 %) ,而在较贫瘠的南印度洋则以微微型浮游生物 (<2 μm)最高 (47%)。分级初级生产力的结果表明 ,在南大西洋和德雷克海峡对总初级生产力的贡献以微微型浮游生物为最大 ,微型浮游生物和小型浮游生物的贡献大致相当。微微型浮游生物相对高的光合作用生理活性显示了它们在南大洋海洋生态系中的重要性。与南极水域相比 ,亚南极和亚热带水域较为贫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