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7篇
  免费   360篇
  国内免费   1054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57篇
地质学   2295篇
海洋学   362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52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2年   1篇
  1934年   1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21.
现代黄河三角洲粉土触变性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现代黄河三角洲砂质粉土和粉质粘土触变性的对比试验研究,阐述了黄河口粉土的触变性。试验结果对解释粉土的失稳机制、解决工程地基的稳定性和防止地质灾害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2.
据"福建主要港湾水产养殖容量研究"项目成果,报道了2000~2001年福建15个港湾水体中几种悬浮物质含量的调查资料,讨论了它们的分布状况.这几种悬浮物质含量与养殖生物的生长状况有着密切相关,也是某些生物的营养源,现场调查的结果为计算贝类养殖容量提供了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23.
化学处理海带粉对La3,Ce3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洪  宁黔冀 《海洋科学》2002,26(5):21-22
海带中含有大量的褐藻胶,褐藻胶是一种多糖,分子中含有 -COOH, -OH有机官能团,此外海带细胞壁上存在 -SO3H, -OH等[1],因此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利用此性质,可以用来吸附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2 ,3] 。理论上海带也能与稀土金属元素形成配位化合物,即可吸附溶液中的稀土金属离子,有关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初步研究海带对稀土La3 +,Ce3 +的吸附作用,旨在为该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海带直接作为吸附剂使用,尚有活性低、粘连、不宜重复使用的缺点,因此,借鉴多糖类方面的处理经验,对人工养…  相似文献   
24.
分别于1986年12月和1985年3月1日—1987年3月1日在海州湾进行了波浪和含沙量观测,运用所获资料以及本区长期水文、地形资料,采用流体力学、沉积学和泥沙运动力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了海州湾淤泥质海滩剖面堆积过程的二维计算模式。结果表明,在堆积型淤泥质海滩,由于浮泥的经常性存在,使波浪急剧衰减,其对岸滩的作用甚为微弱,潮流成为塑造淤泥质海滩的主要动力,岸滩在淤涨过程中,在平均高潮位厂沿和平均低潮位附近出现两个凸点,上一个凸点外推速率大于下一个凸点,潮下带变化缓慢。  相似文献   
25.
太湖悬浮质对湖面反照率及水体光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蔡启铭  杨平 《海洋与湖沼》1991,22(5):458-466
本文根据Mie散射理论,利用太湖水中悬浮质粒径谱分布的实测资料,计算了湖水的光散射相矩阵,消光系数和吸收系数等光学参量,并采用Monte Carlo方法,研究了湖面反照率和水体光吸收以及太阳高度角、入射光波长、底泥反射、悬浮质浓度和粒径分布变化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研究湖泊水体对太阳辐射能量的反射和吸收时,水中悬浮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6.
关于马尾藻代替部分粮食和矿物质饲喂肉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含有5%、10%和15%的马尾藻组成的饲料饲喂肉用仔鸡,发现10%以内对肉用仔鸡的生长速度没有不良影响,但10%与15%的马尾藻饲料对饲料利用效率降低。只有5%的马尾藻组与对照组相近,10%和15%的海藻组均比对照组低。用3%的马尾藻粉代替微量元素添加剂,发现其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生长速率提高4.7—7.7%,饲料利用效率比对照组高3.2%—6.0%。马尾藻饲料组对仔鸡的成活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7.
综合了多个沉积物声学测量的实验方案,提出适合研究柱状海底沉积物声衰减的实验方案。对黏土质粉砂的物理性质和声学性质作了相关处理,得到了在高、低两种测量频率下该类型沉积物的波形特性、频谱特性和与沉积颗粒因素有关的孔隙度对声衰减比的影响。进一步作了相应的回归分析,低频时方差为0.169—0.175,高频时方差为0.029—0.032,尝试总结出黏土质粉砂类型沉积物在两种频率下的声衰减趋势。  相似文献   
28.
不同氮源对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和毒素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尿素、氯化铵、酵母浸出粉和硝酸钠等氮源对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生长及毒素产生的影响研究,分析了微小亚历山大藻对不同氮源利用状况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氮饥饿条件下,加入硝酸钠和酵母浸出粉能显著促进微小亚历山大藻的生长;高浓度的氯化铵在加入后对微小亚历山大藻有一定的毒性效应,表现为生长停滞,但毒性效应在5 d后消失,并得到与添加硝酸钠及酵母浸出粉相似的增长速率0.21 d-1;添加尿素对微小亚历山大藻的生长没有显著促进作用.在四种氮源中,尿素对微小亚历山大藻毒素产生的刺激作用也最弱,在稳定期每个细胞藻细胞毒素含量维持在6.00~8.00 fmol;添加硝酸钠、氯化铵和酵母浸出粉的藻细胞在稳定期毒素含量分别达到11.85,12.86和14.64 fmol.硝酸钠和氯化铵刺激藻毒素产生的效果比酵母浸出粉更为直接.四种含氮营养盐对微小亚历山大藻毒素组成的影响都很小.  相似文献   
29.
利用Lunar-Prospector扩展任务的视线加速度数据,根据点质模型恢复了月球近区的重力场,将其与LP165月球重力场模型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利用恢复的重力场联合月球地形数据对Mas-con进行分析,总结了月球重力场的主要特征及其研究方向发展趋势,将重力场恢复技术与我国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结合起来,为建立高精度的月球重力场和地形模型提供了一种有效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Palygorskite is a typical indicator mineral of the arid and strong evaporation environment. Distribution of palygorskite in loess-red clay sequences may act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reconstruction of the paleoenvironment and paleoclimate. In this paper,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observations on the red clay-loess-paleosol of the Renjiapo profile at Lingtai, Gansu Province indicate that palygorskite occurs widely in red clay sequences formed before 3.6 Ma, but no occurrence has been found in eolian sediments since 3.2 Ma. Micromorphological featur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alygorskite show that it is an autogenic mineral formed during pedogenesis, and transformed from iilite-montmorilionite under the pore water action. In the Lingtai profile, the disappearance horizon of palygorskite is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increasing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dust flux and depositional rate. The distribution of palygorskite in the profile indicates that the interval of around 3.6 Ma was an important transformation period of the East Asian paleomonsoon, when changes took place in the East Asia paleoclimate pattern, i.e. a high-frequency strong fluctuation alternative evo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Therefore, palygorskite is a key indicator mineral of the East Asian paleomonsoon evolution of that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