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99篇 |
免费 | 1227篇 |
国内免费 | 118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08篇 |
大气科学 | 764篇 |
地球物理 | 858篇 |
地质学 | 3825篇 |
海洋学 | 962篇 |
天文学 | 276篇 |
综合类 | 706篇 |
自然地理 | 120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7篇 |
2023年 | 247篇 |
2022年 | 297篇 |
2021年 | 352篇 |
2020年 | 234篇 |
2019年 | 294篇 |
2018年 | 149篇 |
2017年 | 150篇 |
2016年 | 157篇 |
2015年 | 235篇 |
2014年 | 517篇 |
2013年 | 378篇 |
2012年 | 539篇 |
2011年 | 546篇 |
2010年 | 429篇 |
2009年 | 505篇 |
2008年 | 527篇 |
2007年 | 480篇 |
2006年 | 452篇 |
2005年 | 478篇 |
2004年 | 301篇 |
2003年 | 280篇 |
2002年 | 185篇 |
2001年 | 205篇 |
2000年 | 175篇 |
1999年 | 173篇 |
1998年 | 162篇 |
1997年 | 144篇 |
1996年 | 108篇 |
1995年 | 119篇 |
1994年 | 105篇 |
1993年 | 62篇 |
1992年 | 91篇 |
1991年 | 88篇 |
1990年 | 76篇 |
1989年 | 67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8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72年 | 5篇 |
1946年 | 3篇 |
1945年 | 5篇 |
1935年 | 2篇 |
1930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9,(5):284-284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倍受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话题。应对气候变化必须通过切实有效的全体大众的共同参与。为此,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将于2009年11月底在北京联合举办主题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公众参与”大型研讨会。 相似文献
32.
长期以来,困扰美国和加拿大两国北极关系的核心问题是西北航道是否属于国际海峡。什么样的海峡是国际海峡?根据国际法庭判决,国际海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地理标准和使用功能标准。地理标准在国际上没有多少争执的声音,北极群岛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通道也成为世界共识,存在重大分歧均是功能标准。 相似文献
33.
地球轨道旋回沉积节律研究进展——兼论轨道旋回的沉积学特征、年代学意义和研究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地球轨道旋回是古代沉积记录中常见的由地球轨道参数变动控制的沉积节律,它不仅自身表现显著的节律性,而且通过反馈体系强烈影响着沉积作用。同时,轨道旋回节律在不同的沉积背景下以不同的沉积特征显现和规则性叠加。地球轨道旋回赋有的规则频率变化特征又使其具有年代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它是天文地质学、地层学及沉积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根据国内外资料综述了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地球轨道旋回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4.
巴西地处南大西洋沿岸特殊的地理位置,深水海洋油气技术先进,产业区域性聚集明显,受极地气候变化影响明显,在此大背景下,巴西政府高度重视海洋与极地发展对其国际地位、政府治理、产业经济和社会稳定的联动影响。近年来,巴西借助部际海洋资源委员会、南极事务委员会等专业管理和决策机构,颁布了一系列海洋与极地战略的政策规划和法律法规,旨在全面推动巴西在全球海洋与极地科技事务中的顶层部署和研究领域,尤其是费拉兹司令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成,为巴西参与南极事务奠定了基础设施和支撑。中国可在借鉴巴西海洋与极地事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特别是深水油气开发技术的成功经验上,持续加强与巴西的深层合作,积极寻求两国在海洋与极地科技开发中的相互战略支持,建立和谐稳定的中巴双边科技创新长效合作机制,更加有利于中国海洋与极地科技创新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5.
从建造和改造两个方面,系统研究了晚石炭世珍子山组的发育特征,分析了与赋煤有关的地质因素。结果表明:珍子山组含煤段沉积厚度比较稳定,含煤性较好,受后期构造破坏较轻,是较好的赋煤区。该研究为密山地区进一步找煤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36.
37.
新形势下,国际国内面临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实现,可持续能源利用和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挑战,这也给了环境岩土工程领域新的机遇。对于环境岩土工程领域学者和从业者,如何通过创新和学科交叉的合作和努力,从理论、技术、管理、实践等方面应对这些新的挑战,并化挑战为机遇,是亟需厘清的重点。由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学会(ISEG)主办,南京大学承办的“新形势下环境岩土工程的机遇和挑战”研讨会于2021年7月13日至14日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显示近年来国内外环境岩土工程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新进展:(1)“双碳”目标引领环境岩土工程发展;(2)生态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日趋重要;(3)新兴技术助力环境岩土工程上新台阶。未来的研究趋势包括:(1)环境岩土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2)绿色生态修复及高效灾害预防;(3)基于新兴技术的深度学科交叉。 相似文献
38.
本文利用盆地分析的方法来认识本区第三世含煤岩段的沉积环境及煤的形成和聚煤规律,研究富煤带的展布特征及与沉积环境的相互的相互关系,探讨成煤模式,指导找煤与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39.
国际南极大地参考框架的构建与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回顾了南极大地参考框架发展的历史,总结了由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组织的历次南极地区大地测量观测活动的成果,并结合2007~2008第四次国际极地年(IPY)对南极大地参考框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其中重点介绍了我国对构建南极大地参考框架的贡献。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