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3篇 |
免费 | 337篇 |
国内免费 | 17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31篇 |
大气科学 | 429篇 |
地球物理 | 134篇 |
地质学 | 495篇 |
海洋学 | 152篇 |
天文学 | 21篇 |
综合类 | 173篇 |
自然地理 | 1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70篇 |
2022年 | 88篇 |
2021年 | 95篇 |
2020年 | 72篇 |
2019年 | 65篇 |
2018年 | 54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40篇 |
2015年 | 68篇 |
2014年 | 95篇 |
2013年 | 50篇 |
2012年 | 72篇 |
2011年 | 61篇 |
2010年 | 60篇 |
2009年 | 84篇 |
2008年 | 83篇 |
2007年 | 94篇 |
2006年 | 132篇 |
2005年 | 171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6篇 |
1989年 | 8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47年 | 1篇 |
1946年 | 1篇 |
1945年 | 1篇 |
1944年 | 1篇 |
1943年 | 1篇 |
1941年 | 1篇 |
1940年 | 2篇 |
1938年 | 1篇 |
1937年 | 1篇 |
193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次大会作为十七大的延伸,对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和加强党的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近55年来中国10大水文区域干旱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根据1951—2005年我国629个气象观测站逐月降水资料,采用Z指数方法,对我国10大水文区的干旱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近55年来,海河流域、辽河流域、松花江流域、淮河流域和黄河流域干旱范围趋于扩大,其中松花江流域、淮河流域、海河流域扩大的趋势更明显,西北诸河流域的干旱范围明显缩小,而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西南诸河区以及东南诸河干旱范围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各流域都有明显的阶段变化特征。淮河流域、海河流域和辽河流域干旱范围变化的年际间振幅较大,西南诸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年际间振幅较小。松花江流域、辽河流域、海河流域和淮河流域20世纪90年代开始干旱范围扩大迅速,进入21世纪后又都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从线性变化趋势、阶段变化特征分析,预计到21世纪初期海河流域、辽河流域、松花江流域、淮河流域、西北诸河流域和黄河流域干旱范围趋于缩小,降水可能增多,东南诸河和珠江流域干旱范围趋于扩大,降水可能减少,长江流域和西南诸河流域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2006,(3):4-5
1会议概况
2005年11月16~17日,受中国气象局国际司和国家气候中心委派,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李维京研究员、科技业务处陶树旺处长和气候系统诊断预测室高辉、柳艳香、李威共5人参加了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的“第6届东亚冬季风季节预测联合会商会”。这一会议最初由中日韩3国于2000年发起,并对提高东亚地区冬季的季节预测水平,加强地区间的科研和业务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肾络宁对膜性肾病(MN)模型小鼠TNF-α和IL-10的影响。方法:实验Balb/c小鼠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诱导MN模型,分为模型组、肾络宁组,另设正常组,以肾络宁为治疗药物,于实验第0周、第3周、第6周末检测各组小鼠尿蛋白及血清TNF-α、IL-10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模型组和肾络宁组小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尿蛋白排泄量增加,其中肾络宁组较模型组小鼠尿蛋白排泄量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肾络宁组TNF-α表达均不同程度升高,IL-10表达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肾络宁组改善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肾络宁具有减少MN模型小鼠尿蛋白排泄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NF-α及IL-10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7.
18.
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世界第三极地区,是全球最独特的地质—地理—资源—生态耦合系统之一,对中国、北半球乃至全球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第三极地区对全球环境变化及周边人类活动的影响亦有敏感响应,同南极和北极一样受到科技界的高度重视。2009年,"第三极环境(Third Pole Environment,TPE)"国际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以"水—冰—气—生—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主题,旨在解决第三极地区过去环境变化的时空特征、冰圈与水圈相互作用及其灾害过程、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响应、人类活动对该地区环境变化的影响及该地区环境变化的适应对策等科学问题,以揭示第三极地区环境变化过程与机制及其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响应规律,从而为提高这一地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服务。该计划自启动以来,以TPE科学委员会及TPE项目办公室为依托,,有效执行各种实施方案,已经在第三极冰川变化、季风与西风相互作用、台站建设、数据共享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今后,将进一步扩展研究领域和研究地区,与未来地球计划(Future Earth)相对接,为第三极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时空变异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厦门市为例,首先对PM10平均浓度数据进行趋势性、周期性和空间变异性进行分析,然后分析了气温、降水强度、降水日数、风向等气候因子对PM10浓度变化在时间上的影响,同时使用了交叉相关分析的方法对月平均降水日数和PM10大气污染指数(API)为优(PM10浓度<0.05mg/m3)的月内天数百分比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最后利用从遥感影像获取的地表覆盖数据,分析了土地利用类型与局部PM10年平均浓度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厦门市PM10浓度年内变化无明显的上升和下降的趋势,但有显著的周期性,分别为3、7和29天,气候因素对PM10浓度的变化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月平均降水日数对API为优的月内天数百分比的影响有明显的滞后性,滞后周期大约为3个月,局部PM10年均浓度与该地区的土地覆盖类型有明显的相关性,并且植被覆盖的比例越大,该地区的PM10年平均浓度就越小。 相似文献
20.
烟台海域海岛自动站大风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台北部面临黄、渤海,海岛自动站分布众多.我们发现,在同一大风过程中,各海岛自动站的风速、风向因为海拔高度、周围地形影响、下垫面摩擦的不同造成明显差异.本文主要以长岛作为渤海海峡大风的代表站,以崆峒岛和芝罘岛作为烟台北部沿海海域大风的代表站,利用便携自动站的观测数据近似代表海面大风的实况,与代表站进行大风的对比试验,对比试验的数据均采用指数廓线公式订正到海面10m高度.分析了三个海岛自动站的不同风向下的海面大风的实际代表性,并给出不同风向下的大风订正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