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7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324篇
测绘学   146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116篇
地质学   821篇
海洋学   191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1篇
  1943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秦彩霞  陈奉周 《矿物学报》2002,22(3):285-288
酒泉钢铁厂1号高炉于停炉大修期间,对炉内物质进行了系统的取样和分析,研究了其中的矿物组成、显微结构特点及有害元素赋存状态,认为主要有害元素为钾和锌,钾形成碳酸钾、硅酸钾、钾霞石等,锌形成红锌矿、锌尖晶石和金属锌等,碱金属侵蚀导致炉衬强度降低甚至破损,锌蒸气渗入炉体可加速炉体的破损。建议优化冶炼工艺制度,提高炉渣排碱能力,控制含锌原料入炉。  相似文献   
992.
安徽淮南煤田南北缘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为民  黄文辉 《现代地质》2002,16(3):251-256
对安徽淮南煤田南北缘 3条主要断裂 (舜耕山断裂、阜凤断裂、尚塘集断裂 )分带性的野外观察和室内化学成分测定结果表明 :由断裂带外围原岩至断裂带中心的化学组分如SiO2 、Al2 O3 、CaO、MgO、TiO2 的含量、灼失量等表现为渐次递增或递减的趋势 ;而Na2 O、K2 O、Fe2 O3 的含量等则呈现单峰或双峰、多峰的变化。这些特点不仅与构造岩本身的组分有关 ,而且也与断裂的力学性质、风化程度等因素有关 ,反映了 3条断裂均是在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压性断裂 ,且 3条断裂都处于晚期的演化阶段。淮南煤田南缘断裂带中应力矿物的形成以及南北缘断裂带中Fe2 O3 含量的变化特点 ,说明淮南煤田南缘的断裂较之北缘断裂的生成深度大 ,且滑脱距离远  相似文献   
993.
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天然气的特殊来源及非烃组分的成因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赵孟军 《地质论评》2002,48(5):480-486
本文主要讨论和田河气田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来源以及非烃气体的可能成因,和田河气田天然气以烃类气体为主,但含有较高的非烃气体,含量一般为10%-25%,乙烷碳同位素值为-37.8‰-34.9‰,说明形成该天然气的母质属于腐泥型,烃类组分,非烃组分分布以及天然气δ13C1值在和田河气田的东、西部存在明显的差异,和田河气田天然气源自寒武系烃源岩,但表现为具有原油二次裂解气的特殊来源特征,东部的玛4井区天然气以原油裂解气为主,西部的玛3、玛8井区则为干酪根裂解气与原油裂解气的混合气,初步分析N2,CO2和H2S的成因,,认为和田河气田天然气的特殊来源是天然气中非烃气体高含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4.
刘训  王军 《地质通报》2002,21(11):759-763
青藏高原北缘的第四纪磨拉石沉积反映了高原所经历的隆升和剥蚀过程。本次工作对新疆西昆仑山前柯克亚剖面第四系磨拉石进行了砾石测量和统计。其结果为:砾石成分主要是沉积岩类,尤其在下部,以砂岩等碎屑岩为主;向上有较多的碳酸盐岩砾石,其中变质岩砾石较少,基本未见片麻岩砾石。这一结果表明当时的物源区主要是由中、新元古界、古生界和中生界的沉积岩系组成的,与现代地表在铁克里克及西昆仑出露的大套变质岩系明显不一致。由此可见,该地区在第四纪早期尚未具有现代地表的地质构造面貌特征,或者说尚未达到现今的隆起高度。现在铁克里克和西昆仑地区出露的大面积古老变质岩系是2.4Ma以后的构造隆升造成的。  相似文献   
995.
莫北油田油藏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油气组分并结合原油的地化参数研究了莫北油田气藏的成藏时间,期次,油气源,油气运移和注入方向。  相似文献   
996.
用遗传算法反演连续植被的组分温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热红外多波段数据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和混合像元的大量存在,使得多波段陆面温度反演精度难以提高,并且难以得到组分温度信息。在连续植被热辐射方向性规律上的基础上,以喜直型连续植被为例,进行了大量的Monte-Carlo模拟,建立了组分有效比辐射率与土壤表面比辐射率和植被叶面积指数之间的经验函数关系,并以此构造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从热红外多角度数据中,同时反演混合像元组分温度和土壤比辐射率以及叶面积指数。通过对模拟的观测数据进行遗传算法反演的大量试验,结果表明,遗传算法反演组分温度非常稳健,在宽松的先验知识条件下,遗传算法可以解决不确定性反演问题。遗传算法反演结果和野外实测数据作了比较,证实了反演原理的正确性,为基于热红外方向性辐射模型反演组分温度,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7.
赣中变质岩带在空间上具有递增变质分布特征,由低到高依次为绢云母-绿泥石带,黑云母带,铁铝榴石带,十字石带,矽线石带,部分地段还出现混合岩化带,本文对各变质带的黑云母进行了系统的成分研究,研究表明:从黑云母带→石榴石带→十字石带→矽线石带→混合岩带。黑云母中的Na2O,K2O含量的增高的趋势,La,Yb,Y,Th等微量元素含量降低,黑云母中某些微量元素与其主岩中该微量元素的含量有一定的关系,Ba,Ce,Pb,Cr,Ti的含量随着它们的岩石中总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98.
分析了影响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的多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提出了几种提高桩端阻力的方法:预加载法,扩大端承面积法,滞后压浆法。  相似文献   
999.
大气颗粒物中含碳组分的分析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内对自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大气颗粒物中含碳物质组分的多种分析技术进行了评述,介绍了国内外发展现状,阐述了当今主要分析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00.
孙醅  谢鸿森等 《岩石学报》2001,17(2):332-336
近年来研究表明岩浆的物理及化学性质与其熔体结构密切相关,因此熔体结构的研究对于理解岩浆的性质及岩动力学等与岩浆作用相关的地质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概括介绍了熔体结构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熔体中熔体组分、温度及压力对熔体结构的影响。此外,并对硅酸盐熔体结构的研究意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