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一字形竖缝耗能预制剪力墙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3个装配式剪力墙试件及1个现浇剪力墙对比试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并对破坏墙体进行CFRP加固,再次进行拟静力试验。试件变化参数包括轴压比、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筋率,对比分析加固前后试件滞回性能、刚度退化、承载力和耗能能力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与现浇剪力墙相比,一字形竖缝耗能预制剪力墙工作性能良好,阻尼器屈服耗能提高了试件整体工作性能;CFRP加固可有效抑制墙体斜裂缝的发展,对墙体承载力及耗能能力均有显著改善作用;各试件均满足剪力墙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要求,延性较好;试件整体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2.
13.
被称为“工业血液”的轻非水相液体(LNAPL)及其衍生物在开采、生产、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已经成为常见的污染物,目前诸多学者对LNAPL污染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对于LNAPL在土壤中的迁移及毛细作用研究尚不充分。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分析不同竖管直径条件下LNAPL在不同介质中的毛细上升规律,为研究LNAPL对地下水污染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影响毛细上升高度的因素大小依次为:溶液>介质>竖管直径;竖管直径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并不是完全成比例关系,并且对毛细上升高度的影响相对较小;水与柴油在不同介质中毛细上升高度、毛细上升速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具体数值上存在差异,柴油的最大毛细上升高度与水相比降低了40%~50%,柴油的最大毛细上升速率与水相比降低30%~50%。这些特征都能够较好地体现LNAPL在不同介质中的毛细上升规律,在认识LNAPL对地下水的污染以及污染土地修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带X形暗支撑设暗竖缝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作者提出的带暗支撑剪力墙,通过1个普通剪力墙3个带X形境支撑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试验,分析了他们的了承载力、风度、延性、滞回特性、耗能能力和破坏特征等,提出了供抗震设计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设计的纵断面抛物线竖曲线,列出一个二元二次方程y=f(x),其中,自变量x为抛物线路面上任一点至抛物线路面始点的水平距离,因变量y为该点上的高程,该方程为实地施工、验收提供了方便。本法标定点位精确,适应当今车辆对高速公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17.
用双觇标建立竖直角折光模型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ild.  AP  张剑平 《测绘技术》1989,(1):33-39
  相似文献   
18.
就影响全站仪水平方向测角精度的有关因素作了分析,并提出内业检测和外业测量尤其是高精度的仪器或高精度的测量都应重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向构造带的竖移运动提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经向构造带以往大多强调其挤压性与张性特征,近年发现其扭性出具普遍性。在中国西部,作者选取川滇经向构造带中的西昌一元谋断裂、南澜沧江断裂为例,综合该区广泛发育的旋扭构造、反多字型等派生构造,提出了该区经向构造带总体上呈右型扭动;在中国东部作者以山西陆台东西侧的SN向构造为例,依据其派生的多字型、旋扭构造,结合出现在东部平原区的实际现象,拽出其主要为左型扭动。作者将中国经向构造的东左西右扭动,名为  相似文献   
20.
沈阳"06.2"暴雪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爽  李丹 《气象科学》2007,27(Z1):89-94
本文针对2006年2月24日到25日沈阳地区出现的暴雪天气进行了天气诊断分析,发现本次暴雪是在高空横槽转竖、低空锋区扰动、地面倒槽发展东移北上这样几个高低空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水汽条件、垂直速度场和K指数等多个物理量场的条件分析,发现本次暴雪出现在强烈上升的饱和湿区和 K 指数大值区之中.通过卫星云图图像分析,再现本次暴雪过程的表象特征.同时通过实况天气图与日本气象厅的预报传真图之间的对比,肯定了数值预报产品在实际预报工作中的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