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368篇 |
免费 | 1913篇 |
国内免费 | 57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321篇 |
大气科学 | 598篇 |
地球物理 | 1076篇 |
地质学 | 2130篇 |
海洋学 | 558篇 |
天文学 | 277篇 |
综合类 | 1398篇 |
自然地理 | 449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334篇 |
2023年 | 564篇 |
2022年 | 716篇 |
2021年 | 803篇 |
2020年 | 629篇 |
2019年 | 659篇 |
2018年 | 429篇 |
2017年 | 510篇 |
2016年 | 555篇 |
2015年 | 614篇 |
2014年 | 888篇 |
2013年 | 664篇 |
2012年 | 704篇 |
2011年 | 693篇 |
2010年 | 645篇 |
2009年 | 692篇 |
2008年 | 642篇 |
2007年 | 558篇 |
2006年 | 497篇 |
2005年 | 482篇 |
2004年 | 417篇 |
2003年 | 390篇 |
2002年 | 360篇 |
2001年 | 247篇 |
2000年 | 193篇 |
1999年 | 139篇 |
1998年 | 141篇 |
1997年 | 116篇 |
1996年 | 83篇 |
1995年 | 78篇 |
1994年 | 75篇 |
1993年 | 66篇 |
1992年 | 49篇 |
1991年 | 51篇 |
1990年 | 38篇 |
1989年 | 47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9篇 |
1977年 | 3篇 |
1974年 | 4篇 |
1964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多值图像的自适应空间索引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一种适于多值图像层次表示的自适应空间索引结构,讨论了该索引结构的构造及检索算法,中所列试验及分析表明,新提出的数据结构提高了多值图像的空间存贮与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102.
城乡一体化空间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各个系统平台之间、各个部门之间、各种业务之间的协调和规划。参照国家的有关标准和规范建立一套地籍地形一体化编码体系、构造城乡一体化现代地籍系统平台的数据字典。只有符合标准编码规范和数据组织才能进入系统,才能被系统接纳。 相似文献
103.
针对海洋地质调查数据集成管理与三维可视化表达不足等影响“数字海底”建设问题,以多波束、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数据为例,采用GIS技术,设计海洋地质空间数据库;结合传统陆地“钻孔-层面模型”三维空间建模方法,基于海底浅地层剖面数据实现了测区地层的快速建模;最后,为了对海底三维地质信息进行综合的分析,实现海底多维地质信息在真三维环境下地形、地貌、地层空间分布特征全面、直观的表达,基于ArcGISEngine10.0进行了客户端/服务端架构的三维海底虚拟仿真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4.
李琴;任福;朱一姝;张海静 《测绘地理信息》2017,42(3):83-87
高铁的发展与城市密切相关,为了解中国高铁城市的体系特征,以高铁班次为基础,利用热点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空间统计等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高铁城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高铁城市空间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人口较为密集的城市群内,城市等级呈明显的金字塔特征。全国性高铁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联系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联系密度和联系强度差异较大,集聚特征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5.
海洋产业的发展对海洋资源具有高度依赖性,在建设“海洋强国”背景之下,研究海洋产业集聚、海洋资源禀赋与海洋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06—2019年我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海洋产业集聚与海洋经济增长的关系基础上,分析海洋资源禀赋的调节效应,最后进一步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海洋产业集聚对海洋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得出如下结论:海洋产业集聚与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通过调节效应检验可知,海洋资源禀赋在海洋产业集聚影响海洋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调节效应,海洋资源禀赋既能够通过促进实物资本投资、降低交易成本等产生“资源福音”,也能挤出海洋产业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本投资从而产生“资源诅咒”;通过空间计量分析可知,海洋产业集聚对海洋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特征。 相似文献
106.
地震数据是一个空间变化关系的数据载体,反映了地质体空间中的变化特征.在已知地震数据的前提下,如何刻画储层空间变化规律是精细储层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通过对地层空间转换函数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震道匹配求取地层空间转换函数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地震道多道匹配求取加权系数,使用多点的褶积加权的地层空间转换函数取代点对点的地层空间转换函数,从而准确反映储层物性变化,减小误差.基于Q油田的实际资料,通过模型测试及实际应用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方法,本方法建立的模型分辨率较高,包含信息较丰富,在有砂体分布的地方孔隙度值高,而且高值分布广,与测井孔隙度的分布基本一致.本方法作为一种地震信息驱动的确定性建模方法,可以更精确地进行储层表征,对地质建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作者将奇异谱分析(SSA)引入第四纪古气候变化研究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奇异谱分析是一种新的时间序列分析工具,它可形成一个单边(向前)滤波器,将原时间序列有效地分解成各个主成分,其滤波系数完全由数据本身决定。由奇异谱分析确定的统计维,给出动力维上界的估计,为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打下基础。分析表明,在整个第四纪,宝鸡黄土粒度曲线的统计维为19,与深海钻孔V28-239氧同位素分析结果(=18)十分接近;各主成分在地球轨道几何参数各成分中大都能找到对应关系,但均不是线性响应关系;与偏心率、地轴倾斜度和岁差有关的成分分别占46、43和6%左右;其中第一主成分还揭示出与偏心率约0.4Ma周期对应的振荡仅在2.5—1.7和0.7—0.3Ma B.P.出现。 相似文献
108.
分析三维道路景观系统应具有的关键技术,为以道路为载体的技术项目提供指导,将基于云GIS的三维道路景观系统分为道路景观数据云特征、三维构建与云模型和应用场景三部分。三维数据的云特征是采用云GIS平台的必要条件,在三维构建与云模型部分中,指出三维构建算法与云模型结合的关键技术,应用场景部分阐述三维道路景观的实际应用。三者共同为三维道路景观系统的合理组建提供必要指导。 相似文献
109.
110.
【意义】碳酸盐生产工厂概念体系研究被誉为“近三十年来碳酸盐沉积学领域最重要的进展之一”。该研究在恢复深时碳酸盐生产过程及其调控因素以及预测未来气候和环境变化对沉积体系的影响方面具有独特价值。【进展】碳酸盐生产工厂研究强调生产者、生产过程及影响因素,以及生态可容空间等主要因素对沉积体系的影响。研究者以这些因素的差异进行分类和动态演化过程研究,有别于传统“沉积相模式”以岩相和沉积环境差异为依据的“定格”研究方法。随着相关概念体系的基本成熟,如何进一步挖掘碳酸盐生产工厂新的研究方向和价值,并指导理论和应用沉积学创新,值得深入探索。本文回顾了碳酸盐生产工厂概念体系的形成背景,介绍了其构成和主要影响因素,并推介了本专栏的综述和研究论文。【展望】希望通过这些论文的介绍,能够吸引同行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和兴趣,共同促进碳酸盐生产工厂的深入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