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862篇 |
免费 | 1643篇 |
国内免费 | 138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815篇 |
大气科学 | 1126篇 |
地球物理 | 1807篇 |
地质学 | 3164篇 |
海洋学 | 943篇 |
天文学 | 348篇 |
综合类 | 1894篇 |
自然地理 | 57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1篇 |
2023年 | 767篇 |
2022年 | 1002篇 |
2021年 | 1131篇 |
2020年 | 749篇 |
2019年 | 948篇 |
2018年 | 625篇 |
2017年 | 734篇 |
2016年 | 774篇 |
2015年 | 858篇 |
2014年 | 1263篇 |
2013年 | 929篇 |
2012年 | 1023篇 |
2011年 | 1011篇 |
2010年 | 926篇 |
2009年 | 970篇 |
2008年 | 930篇 |
2007年 | 805篇 |
2006年 | 704篇 |
2005年 | 647篇 |
2004年 | 581篇 |
2003年 | 585篇 |
2002年 | 562篇 |
2001年 | 391篇 |
2000年 | 268篇 |
1999年 | 209篇 |
1998年 | 197篇 |
1997年 | 175篇 |
1996年 | 144篇 |
1995年 | 119篇 |
1994年 | 102篇 |
1993年 | 101篇 |
1992年 | 75篇 |
1991年 | 84篇 |
1990年 | 68篇 |
1989年 | 69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9篇 |
1977年 | 4篇 |
1974年 | 4篇 |
1964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195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Yii Siang Hii Siti Aisyah Alias Monica Riofrio Nadia Ordoniez Hernain Moreano 《极地研究(英文版)》2013,(4):273-280
This study aims to report baseline soil nutrients, specifically the organic carb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profile, in soi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Puntta Fort William on Greenwich Island in maritime Antarctic.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long two transect lines during the early summer of 2008. Ward's method of hierarchical agglomerative clustering was employed to group the sampling points based on thei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In this context, the soil samples can be grouped into three major clus- ters: (1) Samples with intensive biological activities, (2) samples from the area recently exposed by glacial retreat and (3) samples from barren and dried areas. Nutrient contents in Punta Fort William are driven by the intensity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 as well as melt water from the Qnito glacier. 相似文献
22.
认识青藏高原东部现代表土的色度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理解其与现代气候因子之间的联系,对于高原地区黄土-古环境重建和揭示第四纪环境变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研究区表层土壤色度的详细分析,对比现代气候资料,探讨了青藏高原东部表层土壤色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意义。结果表明:① 高原东部表土色度参数空间变化特征差异显著,表现为随纬度升高,土壤亮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红度和黄度则逐步减小;随经度的升高,黄度先增大后减小,而红度值逐步减小;红度和黄度整体随着海拔上升而呈先减小后升高的特征。这些变化特征和差异是表土色度对高原东部复杂地理环境和水热条件变化响应的结果。② 在高原的干旱-半湿润区,土壤亮度对降水的响应敏感;红度和黄度对大尺度的温度变化响应较敏感,而较冷的环境下,红度对温度响应复杂,但与降水存在一定的联系。红度/黄度比值主要指示了气候控制下的赤铁矿和针铁矿的变化和竞争,对干旱-半湿润区域的降水变化响应较为敏感。青藏高原东部现代表土色度与气候密切相关,其空间变化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现代气候因子的空间变化;另一方面由于该区地形和气候复杂多变,部分色度指标与气候关系复杂,在重建青藏高原东部黄土古环境变化历史时需要谨慎。 相似文献
23.
24.
在数字化时代,社交媒介促进了实体空间与数字空间的连接和融合,也影响了人与地方环境的互动关系。本文基于网络信息地理学和媒介地理学的理论基础,构建社交媒介与空间重塑的“存在-膨胀-符号化”分析框架,以上海市认定的文创园区为研究对象,选取抖音和小红书两个社交媒介平台中的用户生成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UGC)为研究数据,探究社交媒介对城市文创园区的空间重塑作用,为城市更新进程中文创园区的数字化发展提供政策启示。研究发现:(1)社交媒介的作用在于引导用户行为,将实体文创园区数字化为媒介平台中的地点。(2)基于UGC产生的广泛热度和偏好热度加剧了数字空间的膨胀。(3)打卡者在社交媒介中持续地对数字空间中的文创园区进行意象叠加与更新,形成了符号化的空间形象。(4)社交媒介中不断生成的UGC重塑人们对实体空间与数字空间的认知意象,进一步创造了超越两种空间的数字地方。如此,社交媒介通过“线下→线上→数字地方→数字→实体”的循环路径对文创园区进行空间重塑。 相似文献
25.
农村居民点空间优化重构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中国湖北省鄂州市为研究区,从人的生存生活需求出发,构建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估鄂州市宜居性高低;通过网络分析法构建城乡人口流动网络,发现乡村人口流动规律。在此基础上,综合宜居性和人口流动强度的组合特征进行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结果表明:(1)鄂州市整体宜居性较高,其中,生存保障功能差距较小,而生活服务功能和生活提升功能差距较大;(2)人口按照主城区、所属镇、附近优势城镇的优先顺序流动;城镇辐射范围有限,现有的点轴结构不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亟需发展中心村、一般村、基层村形成完整的乡村结构,带动全域发展;(3)基于乡村宜居性和人口流动强度将居民点划分为搬迁撤并类、城郊融合类和集聚提升类(中心村、一般村和基层村)。该研究可重塑乡村发展核心,完善乡村结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为人口快速流动区乡村聚落重构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6.
整合各类涉农用地为农业空间,科学认知全国农业空间时空格局演变过程及新趋势,是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开展农业空间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以农业可持续发展分区和主体功能区为空间参照,运用空间转移矩阵、Dagum空间基尼系数和空间计量回归模型解析2000—2020年中国农业空间演变特征及区域差异,并识别关键影响因子及作用效应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1)近20年中国农业生产空间持续缩减的同时农业生活空间稳定扩张,农业空间整体沿胡焕庸线“西增东减”的分异格局凸显,第二级地势阶梯是农业空间结构转型的密集热点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寒区和东北寒区剧烈的农业扩张正在逐渐改变全国农业空间格局。(2)农业空间布局的区域不均衡性进一步扩大,演变过程的主体功能区“内/间”差异显著,城市化地区-非城市化地区间的差异是全国差异产生的主要来源,农业空间在非农产品主产区中的演化态势严峻,西北生态保护与农业开发、东南城镇发展与农业保护间的矛盾突出。(3)农业空间结构转型是自然地理、交通区位和社会经济因素协同作用下的复杂结果,各因素作用的空间异质性尺度差异明显,全国农业空间格局由多个不同尺度的空间过程共同形成。未来中国农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7.
山东省基础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为各种信息资源提供了一个统一、准确的空间基准平台.基础测绘设施项目的实施,为基础地理空问框架建设提供了一个物理基础.本文从山东基础测绘设施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开展框架建设的基础和优势。 相似文献
28.
29.
立足于组件式GIS技术,结合哈尔滨市基础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实施,阐述了利用组件式GIS平台进行GIS建设的方式、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的优势、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内容。 相似文献
30.
钟业勋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29(1):29-33
给出了地理空间的数学定义,推导了制图区域、地图投影、制图物体及其在椭球面和地图平面上的定位等概念,揭示了同一平面位置上可以依制图目的的不同而分别表示多种事物的性质或量值的基本原理,阐释了对同一制图区域进行多专题制图的客观条件和物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