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4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63篇
测绘学   100篇
大气科学   93篇
地球物理   90篇
地质学   583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94篇
自然地理   1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呼吸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粉尘对机体的毒性强度,而粉尘毒性的检测分析则是确定其毒性强度的重要依据之一。现代基础科学的飞速发展,不但为研究粉尘的危险提供了许多新的技术手段,而且也为认识和评价粉尘的毒性开阔了视野并展现了良好的前景,近些年来药理,毒性,生物环境及劳动卫生等领域内的学者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人们正从粉尘一纤维化(尘肺)这样的模式中走出来,向粉尘-毒性(对机体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影响)迈进,许多年来劳动卫生工作者一直为这样一个问题所困扰--对成千上万种生产性粉尘如何评价其毒性并对危害程度做出分级,而这一点对于控制粉尘的职业危害是非常重要的,国内外的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942.
卫星遥感数据评估黄土高原陆面干湿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康悦  文军  张堂堂  田辉  陈昊 《地球物理学报》2014,57(8):2473-2483
卫星遥感数据具有估算时空尺度上地表参量的优势,在陆地环境状况评估和监测等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利用美国地球观测系统卫星搭载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EOS/MODIS)在黄土高原2002-2010年期间获取的每16天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每日地表温度(LST)数据,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LST-NDVI空间的基本特征.结果发现:当研究区域足够大且遥感数据时间序列足够长时,LST-NDVI空间中(NDVI,LST)散点并非呈三角形或梯形分布.为了能够利用EOS/MODIS的NDVI和LST数据正确地评估陆面的干湿状况,本文给出了利用数据集合法确定LST-NDVI空间中干边和湿边的数值,即在LST-NDVI空间中,利用NDVI等值区间内LST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集合代表干边和湿边的数值,并进一步证明了在LST-NDVI空间中干边和湿边数值并非呈线性关系.在分析LST-NDVI空间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地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探讨其在评估黄土高原地区陆面的干湿状况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由TVDI距平表征的陆面的干湿程度与局地降水距平有很好的关联性,二者在时空分布上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我国陇东黄土高原塬区,TDVI数值与地面观测的表层土壤湿度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67以上,并通过显著性为1%的检验.由此说明:如果合理选取干边和湿边的数值,TDVI可应用于区域陆面干湿程度的客观评估.  相似文献   
943.
桩承式加筋路堤三维土拱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卫平  胡伟伟 《岩土力学》2014,299(2):351-358
桩承式加筋路堤受力性状比较复杂,土拱效应对路堤的承载变形性状具有重要影响。通过三维土拱效应模型试验,研究桩-土相对位移、路堤高度、桩帽净间距和水平加筋体拉伸强度等因素对桩土应力比及路堤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土拱效应发挥程度与桩-土相对位移密切相关,存在一个临界桩-土相对位移使得桩土应力比达到最大值,该临界桩-土相对位移约为6~8 mm。路堤高度与桩帽净间距之比越大,桩土应力比越大,路堤顶面差异沉降越小;桩帽宽度与桩帽净间距之比越大,桩土应力比越大,路堤顶面差异沉降越小。设置水平加筋体能有效提高桩土应力比并减小路堤顶面沉降;路堤越低,水平加筋体对桩土应力比的提高作用及对路面沉降的减小作用越明显;水平加筋体拉伸强度越高,这种作用越明显。桩承式加筋路堤三维土拱效应等沉面高度与桩帽净间距之比约为3.5。  相似文献   
944.
针对一些地方存在的由于对土地违法破坏程度缺乏权威鉴定,影响公安司法机关立案、处罚的问题,郑州市国土资源局从2009年开始,大胆探索,实施耕地破坏鉴定制度,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了给公安司法机关依法行政提供权威依据,郑州市国土资源局在全国没有借鉴先例的情况下,于2009年3月出台了《关于农用地破坏鉴定有关问题的意见》,并在  相似文献   
945.
《河南国土资源》2013,(10):60-60
朱某,男,汉族,1963年6月出生,河北省徐水县人,被捕前系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程度。2001年10月起任山西省阳泉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科科长。  相似文献   
946.
时政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得擅自调整;煤电新一轮年度谈判开启  相似文献   
947.
调查、搜集和研究了汶川地震中被评定为高危以上险情的147座小型水库土坝的地震破坏情况,给出了高危以上险情土坝的地震破坏程度划分为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极严重破坏三个等级的原则和标准,以及土坝的地震破坏程度与地震烈度、土坝的宽高比、上游坡比、坝高的经验关系表,可发现:土坝的几何形状对其破坏程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6~8度地震烈度区,土坝的宽高比越小,或上游坡比越小,或坝体越高,则土坝的破坏程度越严重;对于9度以上地震烈度区,土坝通常发生极严重破坏。依据高危以上险情土坝的地震反应分析结果,给出了土坝地震破坏程度与土坝宽高比、坝高、土坝上游坡比及坝顶加速度放大系数、坝体最大动剪应力的经验关系曲线,发现在相同的地震烈度水平下,土坝的宽高比越小,或上游坡比越小,或坝高越大,且坝顶加速度放大系数越大或坝体最大动剪应力越大,则其地震破坏程度越严重;坝体最大动剪应力超过30kPa的土坝,通常发生严重或极严重破坏,坝体最大动剪应力大于100kPa的土坝,通常发生极严重破坏;土坝离发震断层越远,则其坝顶加速度放大系数越大。本文给出的高危以上险情土坝的地震破坏程度与坝体几何形状的经验关系,可为今后土坝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48.
内蒙古陶海营子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泥岩热演化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松辽盆地外围油气勘探-基础地质调查表明,大兴安岭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发育有厚层的暗色泥岩,为重要的潜在生烃层系之一.林西组在陶海营子地区出露广泛.本次研究采集了该区露头和钻井中的暗色泥岩样品.通过镜质体反射率(Ro)、伊利石结晶度(KI指数法),对本区林西组暗色泥岩的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本地区林西组烃源岩演化处于高-过成熟演化阶段,未进入变质阶段,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949.
周其仁 《地球》2015,(3):84-86
<正>过去十几年中国的城市发展很快,无论是人口的战略、城市化的比例,还是城市的建设扩大,都是令人瞩目的,对这个变化要点赞,但也有很多吐槽。我的看法是:点赞有点赞的道理,批评也各有根据。无论是点赞还是批评,都是今后城市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好是坏已经做成这样。未来五年之内,应与过去十年的城市化有一些不同。转型是很大的一个词,要改变城市发展过去十几年的节奏,从高歌猛进转为节奏慢、集聚程度高,也就是说,要加强城市化的质量。  相似文献   
950.
韩松 《地球》2015,(4):61-63
西藏的水能资源蕴藏量丰富,是我国"西电东送"的能源接续基地。但由于开发程度低,甚至连自治区内电力供应都很难保证,所以"藏电外送"并未成型。2014年11月23日,历时近8年、总投资96亿元的藏木水电站投产发电,设计年发电量25亿千瓦时。预计2015年6月份全部机组投产。届时,在丰水期期间,西藏电力供应会出现大规模富余。未来,每年将有数千亿度西藏水电惠及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