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88篇 |
免费 | 491篇 |
国内免费 | 156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6篇 |
地球物理 | 156篇 |
地质学 | 4414篇 |
海洋学 | 16篇 |
综合类 | 182篇 |
自然地理 | 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104篇 |
2022年 | 150篇 |
2021年 | 133篇 |
2020年 | 137篇 |
2019年 | 156篇 |
2018年 | 159篇 |
2017年 | 148篇 |
2016年 | 183篇 |
2015年 | 173篇 |
2014年 | 232篇 |
2013年 | 184篇 |
2012年 | 220篇 |
2011年 | 263篇 |
2010年 | 174篇 |
2009年 | 178篇 |
2008年 | 163篇 |
2007年 | 161篇 |
2006年 | 156篇 |
2005年 | 114篇 |
2004年 | 128篇 |
2003年 | 114篇 |
2002年 | 109篇 |
2001年 | 114篇 |
2000年 | 85篇 |
1999年 | 106篇 |
1998年 | 105篇 |
1997年 | 118篇 |
1996年 | 95篇 |
1995年 | 105篇 |
1994年 | 88篇 |
1993年 | 85篇 |
1992年 | 69篇 |
1991年 | 79篇 |
1990年 | 72篇 |
1989年 | 54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1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4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3篇 |
1976年 | 4篇 |
1972年 | 2篇 |
1961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北山牛圈子地区的骆驼圈西埃达克岩为过铝质钙碱性岩浆系列,具有高的SiO_2(57.94%)、Al_2O_3(16.66%)和低的MgO(4.32%)含量,较高的Na_2O/K_2O比值(3.13),显示富钠的特征;而在微量元素上,高Sr(589×10~(-6)~1170×10~(-6)),低Y(4.60×10~(-6)~13.90×10~(-6))和Yb(0.43×10~(-6)~1.32×10~(-6));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Dy)N=4.60~13.87、(La/Yb)N=7.17~20.58,Eu异常不明显(Eu/Eu*=0.85~1.32);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重稀土HREE,与世界上典型的俯冲洋壳熔融形成的埃达克岩特征相似。结合区域上埃达克岩的研究成果和岀露的构造位置,以及与牛圈子蛇绿岩的关系,认为骆驼圈西埃达克岩是志留纪(U-Pb年龄为428.9 Ma)时期热的洋壳向公婆泉—东七一山早古生代活动陆缘带俯冲过程中部分熔融的产物。对该岩体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北山造山带早古生代北山洋盆闭合和晚古生代北山洋盆重新裂开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2.
湘南大义山岩体地质特征及其侵位机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单元-超单元填图法,对大义山岩体进行了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并对其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等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岵浆演化从南东向北西、从早期至晚期有由酸性向酸碱性方向演化的规律,并认为花岗岩(尤其燕山期)独特的地球化学背景是大义山岩体内部及接触带盛产锡铅锑钨多金属矿之主因所在。岩体构造研究表明,岩体受北西向邵阳-郴县构造岩浆成矿带严格控制;岩体内部构造及接触带围岩的构造位态显示为“被动” 相似文献
23.
断裂构造研究进展对工程地质学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长期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岩体和岩体结构是工程地质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它们的形成和演化主要受控于构造作用,而系统地解析体所经历的构造作用是认知岩体结构,抽象和概括岩体工程地质模型的突破口,因此,重视和应用现代构造地质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必将会对岩体工程地质学研究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系统总结了与工程地质研究相关的现代构造地质学理论和思维观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些理论方法对工程地质工作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为了研究节理条数和倾角对节理岩体的力学特性的影响,对人工制作的含多组节理裂隙岩体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节理面的倾角β、节理面的条数N对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当节理面条数相同时,随着β由0°增加到90°时,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当节理面的倾角β相同时,随着节理面条数N的增加,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呈逐渐减小的趋势。(2)当节理面条数相同时,数值模拟值随β的变化规律与试验值的变化规律总体相同。 相似文献
25.
26.
中川岩体位于中秦岭华力西褶皱系礼县—柞水冒地槽褶皱带西段中部,为同心环状产出的复式岩体。围绕岩体产有中川铀矿田和李坝、马泉、崖湾等金矿床。其中铀矿化类型有钠交代型、硅质脉型、粘土型、硅质脉—粘土叠加型,不同类型的铀矿化其富集条件也各异。矿化成因有两种,岩浆期后热液成因和下降水淋积成因。 相似文献
27.
小河岩体位于小秦岭成矿带南部,其形成年龄一直存在争议。利用LA-ICP-MS法对侵入小河岩体中岩脉样品进行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样品测点大多位于或接近207Pb/235U-206Pb/238U一线,变辉绿岩脉年龄为(1 853±53) Ma,闪长岩脉年龄为(1 833±100) Ma和(2 418±70) Ma(后者为俘获的太华群继承锆石年龄),花岗伟晶岩脉年龄为(1 219±53)~(1 373±30) Ma。说明小河岩体形成之后的岩脉至少为古元古代造山纪末和中元古代延展纪两期。据侵入岩脉与被侵入岩体的穿切制约关系,确定小河岩体侵位年龄不晚于(1 853±53) Ma,相当于中条运动末期。该年龄与区内主要金银矿床的形成时间差异巨大,认为小河岩体对区内金银成矿贡献有限。董家埝大型银矿床的形成需巨量成矿物质堆积,矿床深部可能存在更年轻的隐伏岩体。 相似文献
28.
张广才岭燕山早期白石山岩体成因与壳幔相互作用 总被引:34,自引:19,他引:34
出露于东北地区张广才岭的白石山岩体,其全岩-矿物Rb-Sr等时线年龄为196士4
Ma,表明形成于中生代的燕山早期,而非传统认识上的印支期.岩体主岩和闪长质包体均具有低ISr(≈0.705)和正εNd(t)(+1.7~+2.2)值的特点,反映岩体成因与地幔具有密切的联系.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详细研究表明该岩体具有壳幔混合成因,闪长质包体是较基性的地幔岩浆进入主岩浆中淬火结晶而成,花岗质岩浆的源区主要为新生的地壳物质.动力学分析表明,本区在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碰撞拼合后,由于东侧大洋板块的俯冲及后续的岩石圈拆沉效应,导致软流圈地幔上隆及幔源岩浆的板底垫托,并进而造成先存和新生地壳的部分熔融和不同源区岩浆的混合作用.底垫的新生地壳是兴蒙造山带造山后晚期形成的.因此,古生代-中生代是本区地壳生长的重要时期,且这种地壳生长是在垂向构造机制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29.
冀西北金矿集中区是我国华北地台北缘金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金矿主要产于水泉沟碱性杂岩体及邻近的太古宙变质岩内。Ar-Ar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显示,金矿床成矿年龄(172~188Ma)与水泉沟碱性杂岩体的形成年龄(304~306Ma)相差达120Ma。综合研究推断金矿床不是碱性岩浆直接演化产物,而是在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影响下,地下循环热流体对矿源岩--碱性杂岩体淋滤、萃取,形成富含金的成矿热 相似文献
30.
分布于中国东北完达山地区的饶河花岗岩岩体中暗色矿物和斑晶钾长石定向排列,呈北北东走向,其中透镜状闪长质捕掳体近水平排列,局部具有左行剪切的特点。岩体中发育石香肠状石英脉,表明岩体在侵位过程中受到左行剪切作用的影响或制约。对出露的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年龄121±1Ma和119±1Ma,表明该岩浆流动形成于早白垩世。同时对围岩辉长岩、侵入岩体中的正长岩脉和辉绿岩脉进行锆石U-Pb年龄分析,分别获得160±1Ma、109±2Ma、124±1Ma的年龄结果。根据各样品中继承锆石的特征,围岩辉长岩的年龄数据很集中,不存在古老锆石的年龄信息。岩浆流动岩体及岩脉中都有太古宙、元古宙等各时代的锆石年龄数据,可能表明完达山地区在约120Ma之前已完成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拼贴,饶河岩体形成于走滑环境下的陆内变形,为同构造侵入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