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328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847篇
海洋学   64篇
综合类   73篇
自然地理   8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1945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白云鄂博矿区发育的脉状稀土碳酸岩,由于其结晶迅速,矿物颗粒细微,其中的微小矿物的鉴定一直是一个难题。应用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表明,白云鄂博地区存在富稀土白云质岩浆碳酸岩脉,早期阶段形成碱性长石和铁白云石,无稀土矿化;铁白云石常常出溶铁质而自身则形成方解石。霓石和方解石形成略晚,常常与氟碳铈矿等稀土矿物共生,出现强烈的稀土矿化;而无解理的方解石则形成于更晚的岩浆期后热液阶段,发育大量的流体包裹体,并出现强烈的铌、稀土矿化。铌铁矿分布在氟碳铈矿中和赤铁矿边缘,为热液交代作用的产物。早期结晶的矿物如碱性长石、铁白云石稀土矿化弱,岩浆晚期分异出大量的流体相,稀土元素和Sr等进入岩浆热液中,并在热液结晶矿物中富集,甚至在非平衡结晶的石英中产生强烈的稀土矿化。结合岩相学显微观察,显微拉曼探针很好的揭示了这一地质过程。同时为白云鄂博矿床铌、稀土矿化的热液交代成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2.
根据矿物组成白云鄂博矿区的碳酸岩岩可墙可分为白云石型、白云石-方解石共存型和方解石型三种类型。REE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表明,这三类碳酸岩岩墙为碳酸岩浆演化不同阶段的产物,白云石型和白云石-方解石共存型对应于早期岩浆阶段,其(La/Nd)n、(La/Yb)n比值随稀土总量的增加而增大,方解石型则对应于碳酸岩浆演化的晚期热液阶段,其稀土总量明显富集,但其(La/Nd)n、(La/Y)n和(La/Yb)n比值随稀土总量的增加却有减小的趋势,热液阶段也是白云鄂博稀土矿化的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73.
74.
稀土有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 ,能有效地提高硬质合金的综合性能。将稀土在硬质合金中的应用成果借鉴到金刚石工具研制中 ,并对其关键的掺杂工艺进行改进 ,取得了成功。对于以 Fe代 Co和提高金刚石工具的性能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萤石REE配分模式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萤石REE配分模式表现出明显变化的特征,本文从稀土离子半径和温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矿区萤石配分模式的原因。结果表明:矿区萤石中LREE的配分模式主要受温度影响,而MREE、HREE主要受离子半径控制。  相似文献   
76.
对鲁西地区早白垩纪的碳酸岩岩体的稀土、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表明 ,鲁西碳酸岩不同于任何沉积成因的灰岩和变质成因的大理岩 ,而与世界典型的幔源碳酸岩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组成 ,说明其为幔源成因 ,碳酸岩极度富集轻稀土元素。鲁西碳酸岩的锶、钕同位素组成表明其地幔源区为具有EMI和EMII端元混合特征的富集地幔。  相似文献   
77.
富钴结壳生长过程中铁锰氧化物矿物组合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富钴结壳的矿物学研究是一个难点,本文运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结合X射线衍射和矿相显微镜观察的综合方法对富钴结壳中的铁锰氧化物矿物组合及其组分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富钴结壳是从与胶状粘土类混合共沉积开始生长的,结壳内部的韵律层和柱状构造也是始于粘土层终于粘土层的;铁锰团粒的核心一般是较纯的水羟凶国矿小核心,可能是在生物媒介作用下在水体中形成后沉降叠积的,FM、FPE海山结壳的中层存在一较纯水羟锰矿层,但该层中Co含量FM15比FPE06低得多,可能反映了FM15在该层形成时Co通量较低,而该层在FN12中不存在,反映了区域环境的较大差异,在FN12火焰状构造亚带存在Mn氧化物和Fe氧化物的极度分异现象,可能反映了结壳形成环境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78.
陈学明 《现代地质》1996,10(3):382-389
粤北地区辉绿岩脉发育于下石炭统顶界以下的地层中,与程控硫化物矿体伴生。辉绿岩化学成分、稀土元素组成和稳定同位素组成均具深源岩浆岩特点,侵位于早石炭世末期或中石炭世早期。辉绿岩的位是本区地壳运动性质发生变化、断裂系统的由较浅层次向较深层次转化的结果,同时也是同沉积断裂作用及海底喷溢沉积成矿活动结束的信号。  相似文献   
79.
韩征 《现代地质》1996,10(1):29-35
根据野外与室内观察及测试分析,研究了陕甘宁地区奥陶系3种主要白云岩,即准同生白云岩、混合水白云岩和回流渗白云岩的岩石学特征和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这3种不同成因的白云岩的稀土分布型式、δCe和δEu的富集特征。  相似文献   
80.
宋林康  陈春 《矿物学报》1992,12(1):87-90,T001
本文论述一种据X射线粉晶分析属钍石类矿物结构,但成分上富含高量重稀土(HRE_2O_3达11.51%),且以钇(Y_2O_3达8.69%)为主的钍石矿物。文中在阐述其产状、共生组合及物性的基础上,对其生成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该矿物的生成是两次替代作用的结果。铀在其中起了媒介作用;重稀土(特别是钇)在姑婆山主体花岗岩边部相岩石中的明显富集是其生成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