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74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715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本文自和田玉的内涵论述起,阐述了以主要组分为透闪石、有玉性的玉石为和田玉。当今我国和田玉名词的确立是对世界宝石学的发展和贡献。提出透闪石亚族的建议,并突出其中的金属离子,较清楚论述了各金属离子-透闪石的品种(如镁-透闪石)及其玉石。探讨了人们对和田玉的认识性问题。对养玉,按照不同的人群分出了不同的养护方式供爱好者参考、应用。论说了籽料和田玉更受人们喜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2.
广东新丰稀土花岗岩中褐帘石LA-ICP-MS的U-Th-Pb定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海浩  肖益林  谷湘平  黄建  侯振辉  刘海洋 《地质学报》2014,(6):1025-1029,1031,1037
褐帘石是一种常见的副矿物,是岩石中LREE、Th、U和Sr等微量元素的重要载体。由于Th、U可以在褐帘石中以类质同象形式进入并富集于其晶格,因而褐帘石是一种良好的年代学研究对象。但是,由于褐帘石中含有不同含量的普通铅,分析结果中的普通铅扣除成为难题,这就使得近年来褐帘石U-Th-Pb定年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本文通过激光熔样-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ICP-MS)原位分析技术,对广东新丰稀土花岗岩中褐帘石单颗粒矿物进行了原位分析,运用232 Th/206Pb066 c-208Pb/2Pbc等时线(206 Pbc为普通20Pb的含量)方法,再根据等时线年龄利用铅同位素演化两阶段模型扣除普通铅的方式,对建立单颗粒褐帘石的U-Th-Pb激光定年方法进行了探讨。运用该方法对广东新丰稀土花岗岩中单颗粒褐帘石进行分析得出的年龄约为160Ma,与早期通过岩浆锆石U-Pb定年法得出的年龄(159~165Ma)十分相似。褐帘石的微量元素、δEu、Th/U比值和普通铅含量均显示其为特征的岩浆成因褐帘石。褐帘石定年这一定年方法具有简单、方便、准确的特点,对于确定含此矿物的岩体年龄,尤其是对成矿花岗岩的岩体形成时代将发挥重大作用,具有非常良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3.
中国稀土对外贸易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美贸易摩擦到“科技冷战”以来,被誉为“高科技命脉”的稀土,日益成为国际博弈的前沿领域。在此背景下,厘清中国稀土进出口贸易流动态势、把握中国在国际稀土市场中的地位变动,对中国资源安全格局的整体优化和科技自立自强的长久维持具有一定意义。本文基于2008—2018年中国稀土进出口贸易数据、相关国家社会经济政治指标及联合国投票数据,借助相互依存指数、地缘亲和度模型、GIS空间技术以及负二项面板回归等手段,探讨了中国稀土产品对外贸易格局的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 中国稀土贸易存在较大波动,出口额远大于进口额,整体呈现“升—降—升”发展态势。② 中国稀土进口市场高度集中且路径依赖增强,出口市场逐步多元且路径依赖减弱。中国主要出口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中、下游产品,进口具有较低附加值的上游矿物类产品。③ 中国在全球稀土贸易相互依存格局中的优势地位整体强化。中国与多数友好型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呈现优化态势,但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分歧型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呈现恶化态势。④ 国家主体属性、国家间邻近性以及中国的贸易政策、贸易环境等对中国稀土对外贸易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4.
相关人士分析,此次南方五省启动稀土业联合监管,更多的意义在于整合资源、强化市场定价权。这最终也强化我国在国际上的稀土定价权。  相似文献   
105.
阐述了我国对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导向,并根据政策导向分析了稀土企业应注意的几个主要经营发展方向。从发展方向中道出技术进步的重要性。提出了稀土企业应有的技术进步模式。  相似文献   
106.
角闪石族和辉石族矿物的系统矿物学分类命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闪石族和辉石族矿物是链状硅酸盐矿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中的许多矿物种属于造岩矿物和/或工业矿物,具有重要的成因矿物研究意义和工业应用开发价值。国内学者对它们的分类命名和基本系统认识主要源自于王璞等(1984)编著的《系统矿物学》。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矿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原有的矿物基础资料和分类命名都在不断更新与完善,迄今已有专业学术机构和学者在不同年代陆续发表了不同版本对该两类矿物的修订或修改意见,但一直没有统一整合,导致在涉及该两类矿物的应用研究中,在分类命名上与国际标准不统一。根据本课题组在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新编《系统矿物学》)所承担的研究任务和当前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文系统归纳、梳理并综述了角闪石族和辉石族矿物的分类方案和命名原则,使分类命名统一标准、原则和认识并与国际接轨,这有利于该两类矿物的理论研究与开发应用,更好地支撑地质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7.
贵州铁(稀土)多金属矿资源储量丰厚,但是因其赋存条件的特殊性,勘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此开展铁(稀土)多金属矿的物探方法试验研究,对今后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里简要介绍了AMT(音频大地电磁法)工作方法以及贵州威宁秋木构工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重点讨论了AMT在秋木构工区铁(稀土)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电阻率断面图的综合推断解释,划分出了二叠系宣威组与峨嵋山玄武岩组地层界面,圈出了含矿有利部位。经钻孔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08.
外生稀土矿床的分布、类型和成因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是当今危机资源,勘探和研究稀土矿床是世界热点。外生矿床是重要的稀土来源之一。本文综述了残-坡积、(河流)冲积和海滨砂矿,碳酸盐岩风化壳型,花岗岩风化壳型等稀土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认识。风化壳型稀土矿床是由富稀土的原岩经过地表机械和化学风化作用形成,母岩稀土的最初富集是形成风化壳型稀土矿床的前提,风化壳继承了母岩的稀土特征。目前世界对重稀土的需求最为突出,中国南岭花岗岩风化壳型重稀土矿床为世界之最。风化是后期稀土提炼富集过程,成矿关键在于花岗岩岩浆阶段重稀土矿物的形成。然而,何种因素形成南岭地区具有稀土成矿潜力的花岗岩,富稀土花岗岩表现出的轻重稀土分异是由于源区性质的差异还是源于岩浆演化过程中的分异作用,以及重稀土矿物的形成机制仍有待于研究。  相似文献   
109.
《西部资源》2015,(2):65
<正>近日,马来西亚科技与创新部表示,马来西亚科学院经过初步地质勘探,在西马半岛多个州属发现无放射性元素的稀土矿藏。据称,离子型稀土矿中重稀土(Heavy Rare Earths)含量高,无辐射危害,冶炼方便,经济价值高,具有很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马来西亚科学院主席表示,西马半岛以往在开采锡矿时曾发现稀土矿物质,美国地质勘探局在2012年~2013年也预测马来西亚稀土矿藏量分别有3~4.3万吨。如证实马来西亚确有稀土矿藏,马来西亚将不会重演矽沙矿大量出口的历史,而应用于生产混合  相似文献   
110.
以正确提取城区Li DAR点云中建筑物为目标,综合利用不同类别目标点云的回波特征以及地形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多次回波密度分析的Li DAR点云建筑物提取方法。首先,将点云构建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TIN),获取封闭的等高线;然后,利用等高线间的拓扑关系得到等高线族区域;最后,统计每一区域的多次回波点云密度信息,通过建筑物和树木区域多次回波点云在区域密度上的巨大差异来识别建筑物点云和树木点云。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既充分利用了建筑物表面与植被间多次回波特性的差异,又不否定建筑物边缘同样存在多次回波的现象;通过封闭的等高线自适应地检测出地物目标的轮廓,弥补了传统Li DAR建筑物提取方法的不足;该方法能够较其他方法更准确地提取建筑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