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4篇
  免费   426篇
  国内免费   1079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277篇
地质学   2670篇
海洋学   481篇
综合类   146篇
自然地理   23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3年   2篇
  1952年   3篇
  1946年   2篇
  1944年   3篇
  1941年   2篇
  1926年   3篇
  192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渤海湾水环境氮、磷营养盐分布特点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渤海是一个半封闭的陆架边缘海,主要由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及中央海区组成,面积为7.7×104 km2,平均水深18 m[1].近些年富含氮、磷营养盐的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使得渤海湾营养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导致渤海湾局部海域“赤潮”频繁发生.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后,将会在水与沉积物之间发生迁移,其中一部分可以与钙、铁或铝络合形成沉淀,或吸附到矿物颗粒的表面而转移到沉积物中.近海沉积物可以看作营养物质的“蓄积库”.沉积物中营养物质的再生,对水体中营养盐的收支和营养盐循环动力学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2].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磷浓度和种群密度为变量 ,以亚心形扁藻为浮游微藻代表 ,采用实验生态学手段研究了大型海藻孔石莼与浮游微藻 (亚心形扁藻 )间的竞争。结果显示 ,不论营养盐浓度如何 ,高密度的孔石莼皆能显著抑制浮游微藻的生长。分析显示 ,高密度的孔石莼压制浮游微藻生长的原因 ,不是由于对氮、磷等营养盐的竞争所致 ,而可能是其他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13.
当前,离子选择性电极已广泛用于海洋化学领域,对于海水中微量硫化物的测定,与碘量法和比色法相比较,电极法不仅灵敏、简便,而且能够实现对环境或体系中硫化物的连续自动监测。特别对于海洋底质间隙水中硫化物的现场测定,电极法更有独到之处。已往报导使用硫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天然水中硫化物的方法中,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顶空GC/FPD测定海水中二甲基硫(DMS)和浮游植物细胞中二甲基硫丙酸(DMSP)的方法,并研究盐度、温度、气液相比DMS诸因素对DMS顶空灵敏度的影响。该法对DMS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6%,平均回收率为106%,最低检出限为20ng/L。细胞DMSP先经碱作用转化为DMS,在50℃下作用时间不少于6h,峰高与浓度的双对数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对1994年冬、1995年夏采自胶州湾  相似文献   
15.
污水-海水混合过程中磷转移的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模拟研究厦门市污水排海时污水-海水混合过程中磷含量和形态的变化,及其在海水-颗粒物界面交换的动力学过程;提供转移模式,确定转移速率,进行磷的容量校正,为厦门西海域环境容量估算和水质控制提供定量参数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台湾海峡中北部上升流区各种形态磷的化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水土 《海洋与湖沼》1993,24(6):664-670
根据1988年7月调查资料讨论了台湾海峡中北部海域夏季上升流区各种形态磷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上升流中心区(即海坛岛东侧一带水域)具有低温、高盐、低溶解氧;DIp,TDP,PP,TP较高;DOP较低(0.27);及DIP/DOP比值(约为1)较高的特性。DOP是该海域磷的主要形态(占TP的49.2%),其含量分布及其形态转化与生物活动直接相关,是该海域生物生产力高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红色无硫细菌处理高浓度鱼品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城市生活污水的沉降污泥中分离出三株红色无硫细菌,经鉴定R1为胶质红假单胞菌(Rhodopscudomonas gelatinosa),R2为沼泽红假单胞菌(R palustris)、RS-1为红螺属(Rhodosprillum)的一种。R1与R2均为兼性需氧和兼性光能利用菌,RS-1为专性厌氧光合菌。作者提出了它们的主要生理、生化特性和最适生长条件,最后确定R1、R2是较有利用前途的优势种类。作者利用上述分离的菌株对高浓度的鱼品废水进行了净化处理试验,得出R1对CODcr的去除率约为65%,R2的去除率为74%以上。二者混合使用可提高至87%。作者还发现废水中的非光合性杂生菌有助于提高光合细菌的净化力。  相似文献   
18.
长江生源要素的输出通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长江是太平洋西岸最大的河流,它源源不断地向东海输送大量物质,是舟山渔场的重要化学物质基础,不仅对长江口海区以至整个东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对太平洋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本文报道颗粒有机碳(POC)、溶  相似文献   
19.
根据1997年10月和1998年5月2次围隔生态系实验中获得的叶绿素a资料,分析了在富磷围隔实验中不同粒径叶绿素a的变化及各自所占的百分比以及油污染对叶绿素a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meso中,10月份Chl-a的含量每天以10-16μg/L的速度呈指数生长,最高达到74.89μg/L,大于20μm的大型浮游植物是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主要贡献者。5月份Chl-a含量在加磷后增长的速度每天为3-8μg/L,较10月份慢,2-20μm和GF/F-2μm的小型和微型浮游植物是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20.
根据1992年12月(冬季)和1993年7月(夏季)对大鹏澳海域24h定点连续观测和夏季大面调查,统计了该海域各种形态磷的变化范围和平均含量;计算了各种形态磷分别占总磷(TP)和总溶解磷(TDP)的百分比;讨论了各种形态磷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影响TP和TDP分布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