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313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自西麻山煤矿附近的麻山群黑云斜长片麻岩中,分离出了较多的锆石。采用单颗粒锆石逐级蒸发沉积法对其进行了定年研究,获得的10粒锆石的207Pb/206Pb年龄相当一致,平均值为527.5±4.4Ma。所测岩样经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均未发现有显著的后期叠加变质作用,因此,可以认为所测样品的主变质作用发生在寒武纪早-中期,而不是早前寒武纪。麻山群的原岩时代可能也不全是早前寒武纪,而更可能是一个较复杂的岩石构造地层单位,需要将其解体、重新认识和命名。  相似文献   
82.
北山地区是研究古亚洲洋最终闭合过程的热点地区之一.前人对红石山-百合山-蓬勃山蛇绿混杂岩带的研究多集中在其俯冲作用的时限、极性及相关的石炭纪火山岩的源区及构造属性上,而对该蛇绿混杂岩带北侧出露的泥盆纪火山岩的构造背景和岩浆演化过程研究较为薄弱.对哈珠东山地区泥盆系雀儿山群哈珠组火山岩开展了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哈珠东山地区雀儿山群哈珠组火山岩形成于中泥盆世晚期(386.9±1.7 Ma),属低钾拉斑-钙碱性系列,具富钠、低钾特征,微量元素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推测其形成于洋壳俯冲的岛弧环境,可能为古亚洲洋向南持续俯冲的产物.流纹岩锆石Hf同位素组成较为均一,εHf(t)值为+4.4~+15.0,二阶段Hf模式年龄为424~1 109 Ma,表明流纹岩源于早古生代-中新元古代新生年轻地壳的重熔.而安山岩岩浆源区为俯冲消减板片流体交代的地幔楔,岩浆上升中经历了一定的分离结晶作用和上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综合前人区域研究成果,红石山-百合山-蓬勃山洋的发育应形成于晚泥盆世之后雀儿山弧后盆地的扩张环境.   相似文献   
83.
笔者以近 30年来的地质成果资料 ,从鄂北地层层序与成因 ,古生物类型与生态 ,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重矿物特征 ,岩浆岩分布 ,地球物理异常及类蛇绿岩、蓝片岩和榴辉岩带的存在等 ,将鄂北地区划分出三个古生物地层构造单元。以枣阳市鹿头镇—广水市郝店镇剪切带、连接新城—广济断裂为界 ,之北是桐柏古生物地层构造区 ,之南是扬子北部边缘古生物地层构造区。以襄樊—广济断裂为界 ,之北是扬子北部边缘古生物地层构造区 ,之南是扬子地台古生物地层构造区  相似文献   
84.
以闽东永泰地区为实例,具体阐述东南沿海陆相多旋回双模式火山岩及其区域性分布特点。早白垩世为主要形成期,与世界其它地区以太古代为主体有所不同。区内双模式火山岩为主元结构,Ⅰ旋回(下组合)为沉积岩——玄武岩——流纹质凝灰岩;Ⅱ旋回(上组合)为沉积岩——碱性玄武岩——流纹质凝灰岩;Ⅲ旋回为沉积岩——玄武岩——火山集块岩及钾长流纹岩,其形成的构造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板内拉张环境,岩浆结晶温度大约在970—1156℃,估算过渡岩浆房形成深度约3.5—5km。  相似文献   
85.
内蒙古大青山太古宙麻粒岩带的板块构造演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盛飞  钱祥麟 《地质学报》1996,70(4):298-308
太古宙末期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的麻粒岩带是地壳早期地质演化历史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可能意味着地壳构造演化机制的重大转变。越来越多的地质事实表明,太古宙晚期大陆地壳已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太古宙时期地幔存在强烈的热对流,具备发生板块运动的条件。太古宙麻粒岩带就是太古宙地壳发生刚性板块运动的直接产物。内蒙古大青山太古宙麻粒岩带呈东西向连续出露于大青山地区达230余公里,由中晚太古代乌拉山群麻粒岩相组成,其  相似文献   
86.
豫皖交界的白大山地区,沉积一套浅变质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组合,以往被划归青白口系刘老碑组。笔者首次于该套地层灰岩段中发现牙形刺化石,岩石虽受区域性变质作用,但牙形刺Belodina compressa,Panderodus gracilis,Pseudobelodina dispansa?保存完好,时代为晚奥陶世,本区牙形刺的发现为白大山群的地质时代归属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87.
针对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的三叠系巴彦喀拉山群低级-极低级变质岩,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确定了其矿物的共生组合、伊利石的结晶度Kubler指数(K)和b0值,并根据伊利石结晶度K和b0值对其区域变质作用的温压条件、分带、变质相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出了工作区5个不同岩性组合带的变质作用特征:昆仑山脉带属中压浅变质-近变质带,具葡萄石-绿纤石相和绿片岩相;不冻泉-库赛湖带属中压浅变质带,具绿片岩相;楚玛尔河带属中压近变质带,具葡萄石-绿纤石相;直达日旧带属中压浅变质带,具绿片岩相;五道梁带属中压近变质带,具葡萄石-绿纤石相.  相似文献   
88.
江西修水—武宁地区双桥山群上部分为安乐林组和修水组(共包括9个岩性段)。通过对各段岩性特征,横向变化的系统研究,确定其为浊积扇→斜坡→陆架沉积序列。此外,通过对两组岩性及沉积相比较,以及接触关系的研究,认为“修水运动”不存在。  相似文献   
89.
柴达木盆地北缘滩间山群新厘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滩间山群是柴达木盆地北缘早古生代重要的火山-沉积建造,总体为一套绿片岩相和强烈变形岩石。基于野外地质特征、古生物组合、同位素年龄、构造-热事件和火山-沉积演化等的综合分析,笔者认为滩间山群形成于早—晚奥陶世,同位素年龄在496~440Ma。重新厘定的滩间山群从老到新岩石地层单位有:早—中奥陶世火山-碎屑岩组;晚奥陶世沉积岩组;晚奥陶世熔岩-次火山岩组。原滩间山群c岩组(紫色砂砾岩组)变质微弱,仅达千枚岩相,与晚奥陶世熔岩-次火山岩组间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其中的泥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313±1.0Ma(代表其千枚岩相的变质年龄),将其从滩间山群中剥离,归属早志留世。新的层序总体反映柴北缘早古生代经历了大陆裂谷开合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0.
《地学前缘》2016,(5):146-157
柴达木盆地滩涧山群碳沥青广泛分布,资源量大,钒、镍等金属元素含量高,已发现的金属矿床与滩涧山群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研究滩涧山群碳沥青的形成机制,探讨其与金属矿形成相互作用,有助于对油气与金属矿产共生/共存的研究,对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和金属矿床的勘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实测剖面明确碳沥青分布特征,测定碳沥青金属元素含量并进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对碳沥青形成机制及其与金属矿伴生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碳沥青主要分布在赛什腾山、滩涧山、茫崖石棉矿和开木齐地区。以柴北缘滩涧山地区为例,碳沥青主要赋存在滩涧山群a段灰岩和砂岩储层或与泥岩同层储存。油源对比表明碳沥青来源于滩间山群a段泥岩,母质类型为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形成于浅海-半深水、缺氧还原的海相咸水环境中,并遭受过较强生物作用。滩涧山群碳沥青形成时的活动构造与岩浆作用有利于金属元素富集,促进烃类流体与金属元素相互作用,有机质对金属元素的初始富集或流体从外界条件萃取富集造成滩涧山地区碳沥青中部分金属元素含量高,具有很大的金属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