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79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318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9年   3篇
  1948年   3篇
  1947年   2篇
  1946年   3篇
  1945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准噶尔盆地南缘霍玛吐背斜带经历了复杂的构造变动和演化,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对油气成藏条件特别是油气成因一直存在争议。通过对目前已发现气藏的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轻烃组成等特征分析,探讨了霍玛吐背斜带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来源。组分分析结果表明,霍玛吐背斜带天然气为有机成因湿气,主要为腐殖型干酪根裂解气;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霍玛吐背斜带天然气主要为煤型气,既有热解气,也有裂解气;轻烃分析结果表明,霍玛吐背斜带天然气为典型煤型气。综合成因类型分析结果认为,该区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侏罗系烃源岩的煤系地层,既有热解气,也有裂解气。  相似文献   
82.
长江三峡坝区断裂构造的形成和演变的最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底岩体内存在4组断裂构造。这些断裂、裂隙并非岩体的原生构造,而属于构造成因。根据断裂内岩脉侵入、岩石蚀变作用、结构面特征和构造岩类型的分析研究,认为断裂具有多期活动性的特点。对比基底岩体和沉积盖层的构造,确认岩体中的断裂构造在晚元古代晋宁期就已基本形成,以后在燕山期黄陵背斜出现时,喜马拉雅期断块构造产生时,断裂多次重新活动,演变为新的断裂系统。  相似文献   
83.
古牧地背斜位于博格达山前阜康断裂带的北缘。为探讨博格达山隆升在沉积盆地内的构造响应特征,作者结合野外地表露头观测、地震反射特征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认为古牧地背斜垂向上可划分为深浅两大构造层:深层侏罗系西山窑组(J_2x)以下地层具有双重构造的特征,活动时间为150~130和100~80 Ma;浅层侏罗系西山窑组及以上地层具有断层突破型断层传播褶皱的特征,活动时间约为30 Ma。以上研究成果一方面反映出博格达山晚侏罗世以来多期构造活动的特点,另一方面反映古牧地背斜深层双重构造具有形成时间早、埋深相对浅的特点,是准噶尔盆地南缘有利的油气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84.
张强凹陷长北背斜侏罗系上统有沙海组和九佛堂组两套生油合系,其有机质丰度属中等,沙海组生油岩多为腐泥腐殖型.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沙海组下段的生油岩处于低熟—成熟阶段,该地区各层原油主要来源于侏罗系上统沙海组下段生油岩.  相似文献   
85.
赵仁夫 《甘肃地质》1997,(Z1):39-46
鲁西台背斜东缘沙沟地区深熔型花岗岩质量平衡分析表明:(1)以体积守恒为限制条件,深熔型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带入1.90%~1.92%的质量,微斜长石花岗岩带入4.46%~4.55%的质量,深熔型花岗岩类有K2O、SiO2、Rb、Ba的获得,TiO2、Al2O3、FeO、Fe2O3、MnO、MgO、CaO、Na2O、P2O5及Cr、Ni、Co、Sr、Zr、Ta、Nd则损失(残留);(2)花岗岩类的质量等比线显示:母岩及深熔型花岗岩没有明显的质量损失;而英云闪长质(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微斜长石花岗岩则有明显的质量带入、带出;微斜长石花岗岩有K2O、SiO2、Rb、Nd、Ta的明显获得,其余氧化物和微量元素则损失;(3)深熔型微斜长石花岗岩是熔体经过一定距离运移、聚集结晶而成,但基本未脱离深熔地体体系的半原地花岗岩,而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则是就地定位、基本没有运移的原地花岗岩。  相似文献   
86.
87.
李春昱 《地质论评》1949,14(Z2):145-150
一、不对称褶皱与逆掩?层所受动力方向的一般解释我们在野外所看见到的岩层,除掉较少区域,没有受到造山运动的影响外,多半是发生了褶皱和断层——深成火成岩,因为没有层理  相似文献   
88.
关于震旦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汲清 《地质论评》1947,12(Z1):95-100
距今八十余年前美国地质学者庞培烈氏调查中国东部地质,发现各处地层摺曲走向以东北西南向者为最普遍,因名此种构造为“震旦上升系统”(Sinian System of elevation)。惜调查未详,庞氏对于所谓震旦系统之生成及其时代并未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89.
四川盆地威远背斜形成于喜马拉雅期。喜马拉雅运动Ⅱ幕(渐新世末),NW-SE向挤压力使中生代乐山一龙女寺下古生界古隆起南东坡上犍为一安岳基底断层反转活动形成断层传播型的老龙坝一威远背斜。喜马拉雅运动Ⅲ-Ⅳ幕(早更新世始与末),SW-NE向挤压力使NW向的沐川一荥经基底断层和雅安一宜宾基底断层反转活动将上述背斜截成老龙坝背斜和威远背斜。从构造观点看,乐山一龙女寺古隆起下古生界油气勘探目标应选择断裂适度发育的背斜构造。  相似文献   
90.
张德仁 《地质论评》1948,13(Z2):255-257
(一)范围:本区西自汉阳琴断口起,东至武昌石灰洞止。在此东西延长约三十公里,南北仅三数公里之狭长地带内,计有美娘山, 黑山,龜山,蛇山,洪山,珞珈山,南王山,宝盖山,丁家山等高地。隐约相连,自成一构造单位。(二)构造:本区大致为一东西(北八十度西)走向之摺皱地带,每一背斜似均向南倒转,纵横方向皆有推移现象。因侵蚀甚深,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