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86篇
测绘学   15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586篇
海洋学   45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21.
本文简要总结了近十年来中国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工作进展,这些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提出天然气多种来源、多元生烃机理,建立了腐泥型烃源岩生气模式,明确了腐泥型烃源岩中不同类型生气母质的生气潜力;重新认识了煤系烃源岩的生气潜力并厘定了其生气下限;②稀有气体同位素及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技术不断进步,促进了我国油气成藏年代学的发...  相似文献   
722.
基于千余口钻井资料剖析,结合野外剖面观测、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物理模拟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安气田石炭系—二叠系的沉积体系及不同时期的沉积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障壁海岸沉积、陆表海碳酸盐台地沉积、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曲流河三角洲沉积和湖泊沉积,不同沉积体系的时空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受区域构...  相似文献   
723.
《普光气田大湾区块开发(优化)方案》日前通过中石化专家组审查。方案用大井眼、水平井替代原方案的直井、小斜度定向井,充分利用已部署的探井、评价井和井场,大大削减了开发投资。新方案部署开发井由25口减少到15口,钻井平台由13座减少到8座,减少钻采投资16.8亿元,  相似文献   
724.
柯克亚气田的油气成因复杂,对原油和可能烃源岩的分子标志物特征进行了剖析,在凝析油中检测到3-甲基甾烷,不含4-甲基甾烷,富含重排藿烷和C30-未知萜烷,表明油源主要来自于二叠系源岩。柯克亚的天然气重烃含量高,属湿气,乙烷碳同位素偏重;天然气氩同位素和成熟度特征均指示混源气特征,通过气源判识天然气主要来源于石炭系—二叠系源岩,部分来源于侏罗系源岩。天然气的乙烷δ13C值明显重于凝析油全油δ13C值,揭示柯克亚地区凝析油和天然气分属不同来源。  相似文献   
725.
为优选靖边气田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储层有利区域,以靖边南部马家沟组五段4亚段为例,基于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物性资料统计及压汞测试等方法,分析研究区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从古构造、岩相古地理环境、成岩作用及岩溶古地貌等方面研究主控因素与储层分布的关系.结果 表明: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储集层岩石类型包括膏盐溶蚀泥粉晶白云岩、岩溶角...  相似文献   
726.
李锦锋  马永钊  王津 《江苏地质》2017,41(2):336-341
通过资料调研和岩芯观察,结合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线衍射和压汞曲线等分析测试,对苏里格气田苏120区盒8段储层特征进行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盒8段储集层岩石类型以岩屑石英砂岩为主,结构和成分成熟度均中等偏好,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和晶间孔为主,孔喉大小分布不均,分选性较差,主要的孔喉组合以细—微孔、细—中喉型为主,属特低孔-低渗储层。基于储层微观和宏观参数特征,将研究区盒8段储层划分为3类,以Ⅰ类和Ⅱ类储层为主,其中盒8下亚段储层较为发育,可作为该区进一步勘探开发的主要层位。  相似文献   
727.
四川盆地中部高陡断裂发育,作为沟通多层系源、储、盖层的核心断层网络,对其构造变形特征的准确理解是认识其油气地质意义的关键,也是准确厘定其断裂性质的基础。本研究利用高精度三维连片资料,通过精细的层面、剖面综合构造解析,对川中地区高陡断裂的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准确厘定,对其断裂性质展开了深入探讨,得出如下结论:1)川中地区的高陡断裂,不论NWW-SEE向(或近E-W向)还是NE-SW向,不论Ⅰ级、Ⅱ级还是Ⅲ级,均具有显著的伸展变形分量。在剖面上,这些断裂产状陡直,呈板状斜列分布,具有正断层的一系列变形特征。2)证实川中地区的FI5、FI6、FI7、FI8、FI9及FNE01等主要断裂带存在走滑变形,且剪切变形机制均为右旋剪切。3)明确川中地区的大部分高陡断裂是加里东—海西早期发育并定型,部分在海西晚期—印支期复活的“右行张扭走滑断裂”。  相似文献   
728.
威远气田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受乐山-龙女寺背斜轴部构造控制.储集层为元古界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夹薄层泥岩和陡山沱组泥岩,直接盖层为寒武系九老洞组泥岩,两者均为烃源岩,构成寒武系-震旦系含油气系统,基底为新元古代澄江期花岗岩.区内所有地层和花岗岩的裂隙中皆见有天然气.该气田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储集层最古老的大型气田,具有如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