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8篇
  免费   378篇
  国内免费   511篇
测绘学   13篇
地球物理   135篇
地质学   2249篇
海洋学   111篇
综合类   96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81.
冷水坑Ag-Pb-Zn矿田发育2类矿体,即花岗斑岩体内大脉状、细脉浸染状矿体和火山旋回内层状矿体,引起众多学者重视。但与大脉状、细脉浸染状矿体有关的花岗斑岩与层状矿体的关系、层状矿体赋矿层铁锰碳酸岩层成因背景、2类矿体间金属硫化物的成分差异等问题尚未引起足够关注。本文选取冷水坑矿田内金属储量最大的下鲍矿床,对一条横穿花岗斑岩及层状矿体的剖面进行了重点考察研究,对其元素含量及比值的变化特征进行深入讨论,进而对2类矿体内闪锌矿矿物化学进行了对比研究。花岗斑岩及层状矿体野外接触关系清晰,未出现渐变特征。二者元素含量及比值差异明显,花岗斑岩具有更高的Al、Ba、Sr、K、Na含量,铁锰碳酸盐岩层则具更高Ag、Fe、Mn、Zn、Pb、Mg含量。铁锰碳酸盐岩层元素化学特征表明其沉积成因,并未经历规模较大的热液交代作用,形成背景为火山-沉积有关的陆相深湖盆。对大脉矿体及层状矿体内发育的闪锌矿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闪锌矿总体w(S)32.05%~33.81%,平均33.02%;w(Zn)53.51%~63.79%,平均59.38%;w(Fe)变化范围较大(2.02%~12.42%),2种矿体间差异显著,层状矿体中闪锌矿w(Fe)含量2.02%~7.69%,平均4.17%,大脉状矿体闪锌矿w(Fe)8.02%~12.42%,平均9.49%。层状矿体赋存于铁锰碳酸岩层内,但矿体内闪锌矿Fe、Mn含量却低于大脉状矿体中的闪锌矿。综合分析认为,2种矿体的Fe、Mn、Pb、Zn元素在成矿相关岩浆体系内,可能经历了不同物理化学条件(流体成分、温度、压力、p H值等)的影响,造成成矿相关岩浆体系的差异。  相似文献   
882.
我国碳酸盐岩出露面积广泛,并发育沉积、热水沉积和热液交代型等矿床,这些矿床的地下水赋存在碳酸盐岩的溶隙、溶管、溶管系和溶管网中,使得地下水运动复杂化。研究区矿床赋存在碳酸盐岩中,地下水为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碳酸盐岩溶水;不同类型水渗透系数不一,矿坑涌水量实测值为743.00m^3/h,采用数值化模拟矿坑地下水变化,获得深部开采时的地下水变化趋势,并提出突水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883.
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干酪根成熟度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干酪根成熟度研究是目前在油气勘探过程中讨论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 ,如何认识下古生界烃源岩中有机质热演化始终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通过对以往常规成熟度指标的探讨 ,以及深入研究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干酪根的特殊性 ,笔者提出了 3种最新方法 :(1)利用干酪根固体13 CNMR所测算的干酪根结构参数芳核平均结构尺寸Xb 较准确地反映碳酸盐岩的热成熟度 ;(2 )双金刚烷指标XMD作为高—过成熟碳酸盐烃源岩成熟度衡量标尺 ;(3)海相镜质组反射率能很好地反映缺乏陆源镜质体的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成熟度。利用这些成果对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成熟度进行了测定 ,与地质背景甚为吻合 ,效果很好。证明它们确是评价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干酪根成熟度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84.
冀北坳陷位于燕山褶皱带中段,面积约7000km~2,沉积了巨厚的中一上元古界海相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地层,总厚度愈8000m。生油岩层系多,厚度大,有下马岭组、铁岭组和洪水庄组三套好烃源层,高于庄组和雾迷山组两套较好烃源层。有机质类型好,有机质主要为Ⅰ~Ⅱ_1型。有机质丰度高,下马岭组和洪水庄组页岩 TOC 高达2.39%~2.84%,铁岭组和高于庄组碳酸盐岩 TOC 可达0.31%和0.23%。古地温低,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相对较低,雾迷山组及上覆地层多处于生油阶段。区内已发现油苗点76处,油苗以液态原油为主,均具有原生特点,蓟县系油苗中微量元素同位素年龄测定为1253±220Ma。冀北坳陷内党坝凹陷面积3100km~2,原始有机质丰度高,生烃强度大,已发现三个遭到破坏的古油藏。党坝凹陷有中生界和古生界作盖层,对油气保存十分有利,是寻找中—上元古界原生油气藏的最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885.
随着南黄海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地震调查的展开,提高海相碳酸盐岩目标层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成像品质,已成为地震处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在充分分析了地震地质条件和原始资料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成像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了针对性处理技术流程并进行了攻关试验工作,建立了以叠前综合多域噪声压制、多次波联合衰减、大偏移距各向异性动校正、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等关键技术方法组成的处理流程。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地震剖面的成像精度显著提高,各种地质现象反射特征突出,有效地提高资料解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86.
塔河碳酸盐岩洞缝型油藏堵水效果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洞缝型油藏的堵水工作.对堵水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堵水井储集体剖面类型、水淹特征及其类型、完井方式、投产方式对堵水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①大型洞穴型储集体堵水效果较其余储集体类型差.单一储集体剖面类型堵水效果较多重储集体剖面类型差:②底部出水型堵水效果明显好于其它出水类型.全井出水型堵水效果最差:⑨裸眼(直接)投产井堵水效果好于酸压(完井)投产井.最后就塔河油田超深碳酸盐岩洞缝型油藏的特点对行标SY/T5874—93的某些内容在操作上进行了讨论:建议统一机械堵水、化学堵水和复合堵水的有效期级别评价指标.并考虑降水幅度;措施有效率评价时应包含经济效益评价指标.针对油藏特点适当上提降水指标下限值;堵水增油量或有效期的计算应考虑堵前指标的动态变化趋势来综合确定。  相似文献   
887.
黔东麻江地区位于上扬子台地东南缘,下寒武统(相当于2008年国际地层年表中的寒武纪第二统)清虚洞组发育浅海碳酸盐岩沉积。露头观察、微相分析和地球化学数据综合得出,麻江地区清虚洞组可划分为浅海陆棚、潮下带、浅滩、潮间带4种沉积环境。由下向上,构成了5个向上变浅的旋回(C1-C5)。C1-C3旋回为浅海陆棚-潮下带-潮间带序列,以细晶白云岩为主,局部见鲕粒或灰泥的交代残余;C4-C5旋回为台缘浅滩-潮间带序列,浅滩特征明显。麻江地区沉积环境的纵向演化和邻区沉积环境的对比表明,湘西黔东地区清虚洞组经历了碳酸盐岩缓坡向镶边台地的过渡转化。  相似文献   
888.
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了解大陆/大洋边缘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与分解及其在海底沉积物、水体及海底化学自氧生物群落中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有助于我们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探讨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天然气水合物在碳循环中的作用和大陆边缘流体活动与物质交换机制等问题。从水合物分解与全球变暖、贫/缺氧甲烷氧化作用、自生矿物沉淀、化学自养生物群落等方面综述了水合物的环境生态效应研究进展。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分解及 其对海洋乃至全球环境生态变化的影响,深刻地反映了地球上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对全球CH 4的平衡和自生矿物沉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89.
通过对新疆阿克苏地区中、上奥陶统185块碳酸盐岩样品的磁化率测量和统计,结合碳酸盐岩微相分析和层序地层研究,探讨了碳酸盐岩磁化率变化与沉积环境、层序界面、准层序(组)等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深水低能环境下沉积的钙质泥岩、瘤状灰岩、泥灰岩等通常对应于磁化率低值,且磁化率曲线较为平直;浅水高能环境下形成的含鲕粒砂屑灰岩、鲕粒灰岩等通常对应于磁化率高值;碳酸盐岩地层中淹没型层序界面对应于磁化率测量值的明显减小;准层序(组)的上部单元碳酸盐岩磁化率值比下部单元明显增大,并且其曲线常呈高频振荡状。  相似文献   
890.
靖边气田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海相碳酸盐岩气藏之一,目前勘探范围仍在不断扩大。在回顾历年勘探和研究的基础上,以靖边气田陕200井区为例,总结和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富气的主控因素,以期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合理建议。研究表明:构造演变是靖边气田成藏的前提,决定了气田的分布范围和产气层位;沟槽的分布位置和切割深度对马五气藏的富集程度有着重要影响,鼻状构造不是主控因素。沉积环境是形成有利储层岩石类型的先决条件,潮间带云坪、潮上带膏云坪和含膏云坪微相是有利沉积微相。建设性的成岩作用是形成有利储集空间的重要保证,研究区多期溶蚀、白云化等建设性成岩作用对储层质量的改进较大,其中多期溶蚀作用是形成优质储集空间的主要成因。裂缝是天然气富集的重要因素,但裂缝发育程度因层位而不同。孔、洞、缝及沟槽的有效配置受构造、沉积、成岩作用的控制,每个层段的储集性能和天然气的富气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