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5篇
  免费   617篇
  国内免费   1198篇
测绘学   637篇
大气科学   198篇
地球物理   368篇
地质学   3165篇
海洋学   845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194篇
自然地理   615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246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11.
新疆苏吉泉石墨矿床成因的碳同位素证据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国新  胡霭琴 《地球化学》1996,25(4):379-386
新疆苏吉泉石墨矿床产在海西期花岗岩体中,矿石具十分独特的球状构造,石墨的δ13C值分布范围为-20.5‰-23.9‰,平均值为-22.0‰,表明该石墨矿床碳质的有机成因。围岩中特别是中石碳统的含碳沉积岩被海西中期花岗岩岩浆同化,使碳质聚集并重结晶成石墨。  相似文献   
112.
李儒峰  刘本培 《地质学报》1996,70(4):342-350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对黔南独山地区晚石炭世麦粒链带地层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层序分析和系统的碳同位素测定,识别出2个三级沉积层序和17个准层序,其可与北美中大陆同期地层中发现的2个三级沉积层序和17个亚层序对比,是晚石炭世Gzhelian期存在全球沉积记录同时性的佐证。同时探讨了碳同位素演化与全球海平面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出沉积层序内碳同位素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3.
114.
^14C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总结了对比了不同因素对^14C计年的影响及误差校正方法,认为含碳样品的^14C/^12C初始比,不 对^14C计年精度影响极大,而且比值本身对环境变化研究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年龄校正需要对样品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进行详细的研究。核实验验形成大量的^14C可以示踪碳在大气,海洋以及陆地生态系统三大碳储库之间的交换通量和滞留时间,“弹-14”在大气,海洋和土壤中的分布可以解决洋流的变化,大气与海  相似文献   
115.
长白山树轮稳定碳同位素序列与环境气候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6.
通过评价和优化有关热力学数据,利用冶金物理化学原理建立了钢铁冶金中最为重的Fe-Si-C三元体系与CO-CO2-SiO混合气体间硅,碳迁移的热力学数学模型,计算了相关热力学数据并计算机绘制了该体系的Pco2-Psio和lgPsio相平衡图。该模型的可靠性1873K高温条件下的一系列的平衡实验中得到了检验。  相似文献   
117.
华南西部晚二叠世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黔桂地区7条晚二叠世碳酸盐岩型煤系剖面进行了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测定,发现晚二叠世吴家坪阶与长兴阶碳酸盐岩的δ13C值有明显差异,前者δ13C多大于3.0‰,后者多小于3.0‰,进一步对晚二叠世δ13C的变化原因的分析表明,δ13C的变化可能与晚古生代末期聚煤作用的减弱密切相关,后者造成自然界碳库中的12C的富集,从而使得海水以及在其中沉淀出的碳酸盐岩中的δ13C值降低。此外,植物光合作用从大气中吸收CO2的量也随陆地植被减少而减少,结果造成大气中的CO2的大量富集,从而进一步产生温室效应,制约生物界的发展。联系到这一阶段生物界的衰亡灭绝,可以认为温室效应是晚二叠世生物逐渐衰亡及晚二叠世末群体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8.
陕西北部三趾马红粘土成土碳酸盐碳,氧稳定同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丹玲  张云翔 《地球科学》1997,22(2):190-194
陕西府谷王大夫梁三趾马红粘土剖面中成土碳酸盐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及其变化曲线表明,三趾马红粘土形成于半干旱到半湿润气候条件下,且已出现类似于黄土中古季风特征的干热-温湿的旋回性变化,并在晚期有周期缩短,幅度加强的趋势。植被以草原疏林为主,气候适宜期曾出现半湿润森林景观。  相似文献   
119.
隐伏断裂上方地气异常特征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地气测量技术是捕集并测定地下上升气流中痕量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来揭示较深部地层的信息。文章论述了不同类型隐伏断裂上方地气异常的特征,主要可概括为:(1)地气异常元素组合具有相似性,主要元素为W、Sb、La、Sm、Co、K和Na等微量元素和造岩元素。对隐伏含矿破碎带,除出现上述元素地气异常外,还叠加有与矿化密度相关的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素的地气异常。(2)在地气异常形态上,主要呈现异常“群”的分布特点,异  相似文献   
120.
杭州地区石笋稳定同位素古气候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4C测年技术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古温度方法,对浙江省临安瑞晶洞穴的石笋进行了14C的测年和碳、氢、氧同位素测试,获得5~1万年间杭州地区古气候演化记录、该记录表明,在5~1万年间有三次较明显的周期性古温度变化,最高温度为14.9℃,最低温度为6.6℃,最大温差为8℃左右,平均温差3~5℃。这段时期正处在大理冰期后期,但大理冰期并不是一个持续的低温阶段,它至少有3次温度波动。与我们获得的石笋同位素古温度相一致。另外,我们将5~1万年间杭州地区古气候变化与同期东南沿海的海平面变化进行了对比,在时间上也较为吻合,也就是温度上升、海平面也上升,温度下降、海平面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