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1篇
  免费   1692篇
  国内免费   4808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611篇
地质学   11623篇
海洋学   814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311篇
自然地理   422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53篇
  2022年   411篇
  2021年   432篇
  2020年   374篇
  2019年   431篇
  2018年   335篇
  2017年   343篇
  2016年   375篇
  2015年   428篇
  2014年   578篇
  2013年   453篇
  2012年   536篇
  2011年   520篇
  2010年   446篇
  2009年   434篇
  2008年   446篇
  2007年   456篇
  2006年   493篇
  2005年   436篇
  2004年   417篇
  2003年   395篇
  2002年   408篇
  2001年   504篇
  2000年   367篇
  1999年   301篇
  1998年   341篇
  1997年   405篇
  1996年   354篇
  1995年   348篇
  1994年   312篇
  1993年   285篇
  1992年   291篇
  1991年   220篇
  1990年   215篇
  1989年   162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6篇
  197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91.
以大气降水为主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研究,为研究古气候提供了唯一的机会,因为这种流体能直提供古代水样品。由于气候因素,诸如降水的年平均温度,相对湿度,气团的成因和历史,以及海水的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大气降水中的氧和氢同位素组成也会有所不同。萤石(CaF2)中的包裹体流体都非常有用,因为它们的主矿物缺乏氧或氢,因而排除了捕获包裹体后有同位素交换发生。爱达荷州东北部贝霍斯矿区的始新世951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995.
996.
水口山Pb-Zn-Au矿田含矿流体的性质、来源及其环流历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矿床地质研究的基础上,从矿物包裹体的显微岩相学、均一化温度、成分、含盐度和H、0、C稳定同位素组成方面,探讨了水口山Pb─Zn─Au矿田含矿流体的性质、来源及其环流历程。含矿流体系由岩浆期后热液和地下水混合而成。对于水口山矿区而言,岩浆热液起着主导作用;对于康家湾矿区而言,岩浆期后热液和地下水热液均起着重要作用。热液成矿期从早到晚,随着温度和含盐度的逐渐降低,地下水中雨水/地层卤水的比值逐渐增大。含矿流体的环流历程经历了5个阶段。  相似文献   
997.
998.
对穆棱县的磨刀石、椅子圈地区的蓝片岩研究,确定其经受过三期叠加变质作用:第一期为蓝片岩相变质作用:第二期为蓝闪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第三期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动力变质作用,形成脉状青铝闪石、钠长石等变质矿物。通过对脉状产出的青铝闪石^40Ar-^39Ar年龄测定,获得较好的年龄谱,坪年龄为154.7±0.7Ma。此年龄表明了该期变质作用与敦-密断裂发生大规模左行走滑有关,由于大型走滑断裂造成局部构造超高  相似文献   
999.
对中国东部11个铅同位素省45个中生代富碱侵入岩体,进行了65个长石和全岩的铅同位素测定,并结合前人资料分析后认为,各铅同位索省富碱侵入岩铅同位索组成特征模式与所在铅同位素省中生代中酸性花岗岩类岩石的长石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完全相同,呈等值变化。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东部富碱侵入岩铅同位素组成特征模式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理刚 《地球科学》1994,19(2):227-234
对中国东部11个铅同位素省内45个中生代富碱侵入岩体测定了65个长石和全岩的铅同位素组成,并结合前人资料分析认为。各铅同位素省富碱侵入岩铅同位素组成特征模式与所在铅同位素省中生代中酸性花岗岩类岩石的长石铅同位组成特征模式完全相同,呈等值变化,这就充分暗示富碱侵入岩不太可能属于来自地幔岩浆直接分异产物,而与地壳基底岩石分层深熔或部分熔融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