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98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245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9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柴达木盆地大柴旦盐湖区作为试验区,分别筛选出5种优势盐生植物,即海韭菜(Triglochin maritimum Linn.)、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Trin.)、赖草(Leymus secalinus Tzvel.)、毛穗赖草(Leymus paboanus Claus.)和无脉苔草(Carex enervis C.A.Mey.)作为试验供试种,分别对5种盐生植物根-土复合体试样和不含根系素土试样进行了室内直接剪切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对比了不含根系素土试样与根-土复合体试样的抗剪强度指标;在此基础上,评价了5种盐生植物根系增强土体抗剪强度作用。试验结果表明:(1)当含水量和密度值分别为29.01%和1.65 g/cm3时,5种盐生植物根-土复合体试样的抗剪强度指标粘聚力c值为10.38~19.19 k Pa,且显著大于素土试样的粘聚力c值5.95 k Pa,内摩擦角φ值未表现出变化规律;(2)相对于不含根系的素土试样,由直剪试验和三轴试验得到的5种盐生植物根-土复合体试样的粘聚力增长幅度分别为16.8%~108.7%、19.2%~113.6%;(3)由直剪试验与三轴试验结果表明,区内5种盐生植物根-土复合体试样抗剪强度大小变化顺序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性,即由大至小依次为,芦苇、海韭菜、赖草、毛穗赖草、无脉苔草和素土。该项研究结果为区内进一步开展盐生植物增强土体抗剪强度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2.
毛乌素沙地臭柏根系分布及根量   总被引:41,自引:5,他引:36  
毛乌素沙地臭柏(Sabina vulgaris)灌丛根量、根系直径和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臭柏根系分布深度可达2.0 m,水平延伸幅度达灌丛边缘以外1.0 m左右处;其根量主要集中在0~60 cm的土层内,占根系总量的60%~70%,呈倒金字塔型分布。根系直径以< 3 mm的细根居多,占剖面总根量的72%左右,集中分布在0~30cm的土层中。> 7 mm的粗根数量很少,占总根数的0%~5%。臭柏根量和直径分布特征依立地条件及土层深度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83.
Yush.  NP 《地学前缘》1999,6(1):71-78
生物和矿物体系的结构、功能和演化的比较分析与生物有机体中生命矿物的功能令人对生物世界矿物根的存在产生了怀疑。文章提出,应在非生物成因有序碳氢分子体系(硬沥青)中寻找前生物信息结构、基因之祖和原生有机体。前生物有机体的理想模型是纤维状黄绿蛭石,它是按照VLS机制在伟晶岩的孔洞中结晶出来的,其形态、结构和成分与生物有机体十分相似。生命世界不是矿物世界转化的产物。生命世界和矿物世界都有共同的来源———非紧密离子分子体系,在该体系中,它们相互和谐作用,以不同的结晶机理发生和发展。生命作为统一的整体,作为复杂碳氢体系结晶作用的完整结果产生和演化,而不是偶然事件巧合或不同成因组分结合的结果。矿物和生物有机体的演化受控于共同的个体发生律。根据纤维状黄绿蛭石晶体的研究而提出的晶质原生有机体模型,消除了在创立统一的自然发生论概念(结构组织、大分子集合、继承机理、手性选择等等)方面的主要分歧和障碍。这就使把解决生命起源问题带入实验模拟层次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84.
华北地台前寒武花岗岩类、陆壳演化与克拉通形成   总被引:30,自引:12,他引:18  
《岩石学报》1999,15(2):1
通过华北前寒武纪花岗岩类的研究,提出英云闪长岩和奥长花岗岩(T1T2)代表不成熟陆壳组成,T1T2G1G2代表半成熟陆壳组成,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G1G2)代表成熟陆壳组成。讨论了大陆根的形成与性质。识别出华北地台内10个太古陆核。讨论了中太古代初始陆核、新太古代陆核;新太古代末两个微大陆尺度的陆核的形成;早元古代两个成熟陆核的构造拼合并形成华北克拉通  相似文献   
85.
大别造山带北部的中生代火山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杜建国  张鹏 《现代地质》1999,13(1):57-65
大别造山带北部的北淮阳中生代火山喷发岩带形成于后造山阶段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岩可以划分为2个独立的火山旋回,分别对应于高钾钙碱性系列(HKCA)和钾玄岩系列(SHO),从岩石构造组合和岩石地球化学数据提供的约束条件分析,前者形成于晚侏罗世的陆内挤压环境,造山带是有“山根”的增厚陆壳,而早白垩世钾玄岩系列岩石的出现表征着造山带已发生“去根”作用,北淮阳处于陆壳减薄的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86.
迟杰  杨瑞  王爱丽 《湖泊科学》2012,24(3):416-421
选取天津大学校内两个相邻的小型湖泊(青年湖和爱晚湖)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湿地植物种类(芦苇和香蒲)和生长方式(单生和混生)对根际酞酸酯(PAEs)及其单酯代谢物(PAMs)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样品中都能检测到酞酸丁二酯(DBP)和酞酸二异辛酯(DEHP)及其单酯代谢物(MBP和MEHP),并且DBP和DEHP的浓度比相应的单酯代谢物高1~2个数量级;沉积物和根样品中DEHP的浓度高于DBP;芦苇和香蒲根对DEHP的富集系数(RCF)大于DBP.当芦苇和香蒲单生时(即青年湖),芦苇根际沉积物中DBP和DEHP浓度≤香蒲根际沉积物的浓度,并且芦苇根的RCF值也小于香蒲.当芦苇和香蒲混生时(即爱晚湖),芦苇根际沉积物中DBP和DEHP浓度<香蒲根际沉积物的浓度,而芦苇根的RCF值≥香蒲根的RCF值,与青年湖中不同.青年湖香蒲根际沉积物中DBP和DEHP的浓度小于爱晚湖,而香蒲根的RCF值与此刚好相反.芦苇根对这两种PAEs的富集没有这种关系,可能是由于这两个湖中芦苇的生长状况不同,与香蒲混生时,芦苇的生长受到抑制.对PAEs的单酯代谢产物分析发现,沉积物中MBP/DBP>MEHP/DEHP.MEHP在根中的浓度多数情况高于MBP,表明MEHP比MBP具有较强的根富集能力.同种植物单生时,根中PAM浓度均≥混生.  相似文献   
87.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探讨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选取在我所就诊的根管治疗失败病例122例,通过X线根尖片检查和CBCT检查,分析失败原因。结果:122例根管治疗失败病例中,根管欠充32例(26.23%),根充不严密28例(22.95%),遗漏根管23例(18.85%),牙周牙髓联合病变16例(13.11%),根管超充9例(7.38%),冠渗漏7例(5.74%),根折6例(4.92%),根管侧穿1例(0.82%)。结论:技术操作原因造成的根管清理不彻底和根充封闭不严密是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牙周病损是影响根管治疗预后的重要伴发疾病。CBCT可以为根管治疗失败病因的判定提供有力依据,并对后续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8.
随着RTK技术发展,其精度不仅可以满足大比例尺测图的需求,而且在理论上还能满足丘陵地区大比例尺图根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RTK使用标准,特别是在丘陵地区的应用一直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本文通过对重庆市潼南县丘陵地区数字测图图根控制的RTK测量数据和传统方法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证明了RTK测量完全可以满足丘陵地区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图根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9.
叙述了RTK技术在沛县新城区图根控制测量中的应用,通过比较分析说明:RTK的测量精度完全能够满足1:500地形测图图根控制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0.
植物化石角质层的微细构造特征是植物化石重要的鉴定和分类依据之一,同时也是获取地质历史时期气候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保存有角质层的植物化石,如何更好的获取角质层特征,选择合适的实验技术尤为重要。本文采用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即王水+次氯酸钠浸解法,次氯酸钠浸解法以及硝酸浸解法,对地质时期植物化石角质层的获取方法进行了探索性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砂质泥岩中的植物化石适合用王水+次氯酸钠浸解法进行处理;含煤层或者聚煤期泥岩中的植物化石适合用次氯酸钠浸解法进行处理;灰白色泥岩或者含有硅藻土泥岩中的植物化石适合用硝酸浸解法进行处理。本文采用的三种角质层浸解法在角质层研究方面可根据化石材料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也可同时进行三种方法的尝试进而获得最佳实验效果。该研究总结了不同地质时期植物化石角质层对三种实验方法的反应,为研究植物化石的角质层特征提供更加有效的实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