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19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431篇
海洋学   62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硒在干酪根中的两种不同赋存状态:TEM证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拉尔玛Se—Au矿床和渔塘坝矿床中干酪根的高分辨透射电镜(TEM)研究表明,两个矿床的Se在干酪根中的赋存状态是截然不同的。前者Se在干酪根中的富集可能主要以有机结合态的形式存在,主要是取代干酪根中的硫;而后者Se在干酪根中的富集主要以超微包体Se的形式吸附在干酪根中。两种不同的赋存状态可能主要取决于干酪根中硫含量的多少以及成矿时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研究表明,TEM是研究元素在干酪根中赋存状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地球化学样品中硒的循序提取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忠  周丽沂 《岩矿测试》1997,16(4):255-261
研究开发了一种的循序偏提取步骤,将地球化学样品中的选择性地循序提取到六个“操作上”定义的相态中:水溶性(水提取);吸附在氧化矿物和粘土矿物上配位可交换的亚酸根离子(0.1mol/LKH2PO4提取);与有机质结合的(0.1mol/LNa4P2O7提取);与铁锰铝氧化物和碳酸盐结合的(4.0mol/LHCl提取);硫化物中的(KClO3+浓HCl提取);硅酸盐残渣中以副矿物和被硅质包裹的微粒存在的(HF+HNO3+HClO4强混合酸溶解)。对提取步骤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作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土壤干湿交替促进硒酸盐的还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集不同类型的新鲜土壤,经处理获得其风干、烘干的样品,重新潮湿后,加入一定量的Na2SeO4溶液,进行了培育实验(incubationexperiments)。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干燥程度的增加,酸盐还原作用的速度也随之加快。这进一步证实,作为一种地球化学营力的土壤干湿交替,通过对土壤水势(soilwaterpotential)、微生物群落等的影响,间接地促进了酸盐还原作用,因而成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驱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4.
邛莫金矿床中的灰硒汞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汞矿是一种少见的矿物。该文叙述的灰汞矿产于西秦岭南亚带邛莫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中。与其共生的矿物有自然金、灰铅矿、锑矿、镍矿、-辉锑矿、-块硫锑铜矿、-辉砷镍矿等。  相似文献   
15.
河西走廊地区草原生态环境,棘豆等毒草泛滥成灾,导致大量牲畜中毒死亡。棘豆毒草导致的牲畜中毒症状与历史上马可波罗记载的古代肃州牲畜毒草中毒症状及其相似。为了确定马可波罗所记载的肃州牲畜毒草中毒是否与有关,本项研究对河西走廊地区主要草原畜牧区肃南县草原发育的棘豆属植物及其土壤中的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土壤含量平均值为 0.205± 0.173m g/kg,与世界平均土壤含量相近。棘豆属植物小花棘豆根、茎叶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0.112±0.038m g/kg(0.052~0.174m g/kg),0.102±0.027m g/kg(0.066~0.158 m g/kg);黄花棘豆全株平均含量为 0.066±0.009m g/kg(0.058~0.078m g/kg),种子:0.107m g/kg。可见该区棘豆属毒草含量远低于能导致一般动物中毒的 3 m g/kg植物含量。根据肃南县棘豆毒草发育的地理位置、牲畜中毒症状调查及其含量测定的结果,本文认为马可波罗所记载的中国西部肃州牲畜毒草中毒是棘豆属毒草中毒,其主要毒素成分不是。  相似文献   
16.
福建龙海杨梅产地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福建省是中国杨梅重要产地,其中龙海市浮宫杨梅因其独特品质而名扬海外,是当地的名特优农产品。以龙海杨梅产地为研究区,系统采集了35套岩石-土壤-杨梅果实样品,测定了主量组分、植物营养有益元素、有害元素以及土壤部分营养元素有效态含量。研究表明:受地质背景影响,浮宫镇及其周边杨梅产地土壤中植物营养有益元素的有效度及其有效量普遍高于东泗镇,而有害元素含量较低,为浮宫杨梅的优质高产、富杨梅产出提供了地质地球化学条件;土壤中植物营养元素P、Mn、Cu、Zn、S有效态含量与其全量显著正相关;研究区岩石、土壤Se含量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采集的35件杨梅果实样品富率高达74.3%;植物营养有益元素的富集系数明显高于有害元素,显示出杨梅对营养有益元素的选择性吸收以及对有害元素的阻遏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陕西略阳煎茶岭金矿矿集区中的张家山金矿主要由破碎蚀变岩型、角砾岩型和含金石英黄铁矿脉型矿石组成。含金石英-黄铁矿脉型矿石产于断层下盘的石英菱镁岩中。黄铁矿发育富As黄铁矿边,环边受As含量的变化呈现一定的韵律变化,自然金赋存在富As黄铁矿中。在断裂发育形成断层角砾岩的过程中,流体充填破碎石英菱镁岩的裂隙中形成热液矿物,包括硫化物、化物以及自然金。石英菱镁岩发生破碎形成的网状裂隙被含金石英-方解石-黄铁矿脉充填。破碎蚀变岩型矿石中,自然金主要分布在含金石英-黄铁矿脉的石英之中或靠近热液脉的菱镁矿或石英间隙。随着大量方解石脉沿裂隙贯入,进一步促进石英菱镁岩的破碎及岩石角砾的分离,形成由石英菱镁岩碎屑、石英和褐铁矿组成的复成分角砾岩,自然金和化物呈浸染状分布在角砾岩中。笔者在角砾岩型矿石中发现了灰汞矿、直镍矿、铅矿等化物,这些化物往往与自然金密切共生。结合矿物组合以及相关化学反应关系,通过热力学计算,构建了该矿床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热力学相平衡关系图,限定了化物与其他相关矿物稳定存在的物理化学条件。化物一般与自然金和石英共生,高的f(Se2)值和f(Se2)/f(S2)比值是控制化物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土壤样品中亚酸盐Se(Ⅳ)和酸盐Se(Ⅵ)的形态分析中,提取剂的选择和检测方法是技术的关键。以往的提取剂容易导致形态发生转变或无法同时提取Se(Ⅳ)和Se(Ⅵ),常用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无法直接测定Se(Ⅵ),而是通过差减法得出Se(Ⅵ)含量。本文对比了不同提取剂的提取能力,确定使用0. 1 mol/L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提取剂,在55℃超声萃取土壤样品30 min,提取液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建立了土壤中Se(Ⅳ)和Se(Ⅵ)的形态分析方法。采用Hamilton PRP X-100色谱柱,以6 mmol/L柠檬酸为流动相,pH=5. 5,在8 min内可完全分离Se(Ⅳ)和Se(Ⅵ),两者的检出限分别为0. 15μg/L、0. 16μg/L,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 999。以土壤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Se(Ⅳ)和Se(Ⅵ)的回收率在84. 2%~95. 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 4%~5. 3%(n=6)。该方法简单快速,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适用于土壤中无机的形态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