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7篇 |
免费 | 99篇 |
国内免费 | 22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篇 |
大气科学 | 4篇 |
地球物理 | 26篇 |
地质学 | 665篇 |
海洋学 | 115篇 |
综合类 | 41篇 |
自然地理 | 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37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35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881.
末次冰消期带湖光岩玛珥湖古季风变化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末次冰消期热带湖光岩玛珥湖沉积物高分辨率的生物硅、总有机碳、总氮和决氢等有机地化指标记录显示了一系列百年至升年尺度的快速变化,表明季风环流系统运行的强烈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变化与格陵兰冰芯记录的气候事件相比较,表现出一定的遥相关,但也表现出了末交肖期初始转暖低纬度区超前高纬度区的显著不同,这种变化可能与低纬度区热带水文循环的驱动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882.
硅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生源元素之一,在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福建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的18处滨海感潮沼泽中,采集主要的草本植物样品,测定其生物硅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种植物的生物硅含量在不同纬度的河口或海湾差异显著,呈线性变化规律;在区域尺度,不同草本植物的生物硅含量差异明显,禾本科(Poaceae)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和莎草科(Cyperaceae)植物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藨草(Scirpus triqueter)的生物硅含量显著高于藜科(Chenopodiaceae)植物南方碱蓬(Suaeda australis),其中芦苇的生物硅含量[(43.3±3.5) mg/g]最高,南方碱蓬的生物硅含量[(5.1±0.6) mg/g]最低;同种植物不同器官的生物硅含量也具有显著差异,互花米草叶片和叶鞘的生物硅含量显著高于茎和穗,芦苇叶鞘的生物硅含量显著高于叶片、茎和穗;互花米草、芦苇、短叶茳芏和南方碱... 相似文献
883.
黍、粟是我国北方两种重要的旱作农作物,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考古样品保存及研究方法的限制,早期考古发掘报道的我国关中盆地新石器遗存的农作物多是以粟为主或粟、黍不分,统称粟类作物,缺少对该区新石器时期粟、黍农业状况的深入研究。本文利用植硅体方法,分别对现代黍、粟和水稻种子的植硅体产量以及关中盆地新石器考古样品中的植硅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等重量的黍、粟种子稃片的植硅体产量基本相等,其植硅体含量所反映的是黍、粟的相对产量(重量);水稻双峰型植硅体的百分含量比水稻实际含量相对偏低。关中盆地泉护、杨官寨、浒西庄、案板、王家嘴,水沟等6个考古遗址17个14C年龄和47个植硅体样品分析结果显示,约6000~2100cal.aB.P.期间,关中盆地黍子的植硅体含量一直占优势(3.4%~34.5%),粟次之(0~6.2%),即使在气候相对暖湿的阶段,黍的产量仍超过粟。泉护、杨官寨、浒西庄,案板等遗址的个别样品中保存水稻植硅体。这些结果为重新认识关中地区新石器时期农业生产与社会经济形态以及与气候环境条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84.
南海南部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的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海南部25个表层沉积样进行了生物硅的测定分析,试图揭示南海南部表层沉积生物硅的分布及其对现代海洋环境的指示意义,以便为古海洋学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科学依据。研究发现,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与其所处水深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782。陆架浅水区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非常低,不能反映表层水体中硅质生物生产力情况,这可能与沉积类型和陆源物质输入影响有关。深水区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的含量分布表明,其不仅能反映表层水体中硅质生物的古生产力水平,而且还能指示上升流的强弱,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利用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来追踪上升流发育和变化的有效性与可信度。研究结果还显示,在研究区域中北部表层沉积生物硅中放射虫和海绵骨针较硅藻占有更大的比重,这可能是由于硅藻易被溶解并易被其他生物体摄食的缘故。在有上升流发育的海域,放射虫、硅藻和海绵骨针基本上表现出较高的丰度,这与高的生物硅含量相一致。 相似文献
885.
886.
黄、东海柱状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东、黄海2 0 0 0年10月和2 0 0 1年5月2个航次所获得的表层及柱状沉积物样品进行分析,在单点提取测定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连续提取方法,利用斜率校正法扣除非生物硅的干扰,测定了东、黄海柱状沉积物中生物硅的含量。从整个东、黄海海域来看,沉积物中生物硅的含量<1% ,属于低含量海域;讨论了沉积物样品处理方法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海区柱状沉积物中生物硅的分布特征以及沉积物中叶绿素、水体中硅酸盐、叶绿素、N/P比值等生态要素与沉积物中生物硅分布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87.
低硅埃达克岩(low-SiO2adakites,LSA,SiO2<60%)和高硅埃达克岩(high-SiO2adakites,HSA,SiO2>60%)的术语是Martin等(2005)提出来的。本文不赞同上述分类,因为,他们的低硅埃达克岩是赞岐岩而不是埃达克岩。赞岐岩是幔源的,埃达克岩是壳源的,虽然埃达克岩可以与地幔混合形成高镁的埃达克岩,但仍然是壳源的。不应当把壳源的岩浆和幔源的岩浆混淆起来。 相似文献
888.
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元素硅在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全球碳循环和全球气候交化密切相关。因此,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进展,包括陆地和海洋中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人类活动对硅循环的影响等方面,指出日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89.
Aleksra ?AJNOVI? Vladimir SIMI? Branimir JOVAN?I?EVI? Olga CVETKOVI? Radovan DIMITRIJEVI? Nenad GRUBIN 《《地质学报》英文版》2008,82(6):1201-1212
Sediments of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Valjevo-Mionica basin (Serbia) were examined both geochemically and mineralogically to explain, on the basis of their sedimentologicai characteristics, the causes of changes in their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composition. A total of 62 samples obtained from the drillhole at depths up to 400 m was investigated. Using correlation of the obtained data, six geochemical zones were defined, two of which being specially distinguished by their mineralogical, geochemical and sedimen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first one, upper zone A, consists of banded marlstones interbedded with clay and oil shales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presence of analcite and searlesite. These minerals and very high contents of Na20 indicate sedimentation in alkaline conditions with increased salinity in arid climate. That provided pronounced water stratification, as well as higher bioproductivity in the basin and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preservation. Therefore, the zone A sediment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organic matter contents of the type which provides good potential for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s. Another specific zone, zone F, contains sediments with very high MgO, K2O and Li concentrations. Their geochemical correlation, as well as almost complete absence of illite in this zone, indicates the presence of interstratified clay mineral type illite-saponite (lithium-bearing Mg-smectite). 相似文献
890.
在晋南褐土区土壤有效SiO2357~602mg.kg^-1,Ca^+20.25~0.6cmol.kg^-1含量的情况下,冬小麦施用硅钙肥后,有促进生长发育作用和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