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219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643篇
海洋学   111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全差示光度法测定岩石中高含量硅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2.
利用中国南极科学考察期间获得的颗粒物样品,对南大洋普里兹湾海域水体中生物的含量分布及年际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2013年夏季普里兹湾表层水体中生物含量在0.38—8.62μmol/dm3之间变化,平均为1.55±1.86μmol/dm3。生物在67°S以南湾内区域表层水体中的含量明显高于67°S以北的湾外区域,最大值出现在普里兹湾陆架区,生物因子是表层水体生物含量分布的主控因子。根据不同年份即25、26、27、28、29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获取的数据研究显示,普里兹湾表层水体中生物含量存在明显的年际差异。历史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气候事件对普里兹湾海冰变化有明显的影响,因而对相应年份该海域浮游植物数量和种群结构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表层水体中生物含量的年际差异。  相似文献   
83.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砂岩型铀矿中铀矿物的电子显微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铀矿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大型砂岩型铀矿床。通过电子显微技术,对该铀矿床中铀矿物的种类、产出特征进行详细的研究。研究确定东胜砂岩型铀矿床中铀矿物主要为铀石和水铀矿,两者紧密共生,它们均为表生铀矿物。铀矿物的颗粒十分细小,一般粒度均为微米级。铀石和水铀矿往往呈板状、不规则微粒状产出,铀矿物的表面溶蚀现象明显,有的还具纳米级的溶蚀孔。铀矿物的产出与蚀变黑云母、蚀变黄铁矿密切相关,也见到微脉状铀矿物集合体穿切碎屑石英等现象。研究表明在表生作用下,该铀矿床中的铀元素存在溶解(迁移)-沉淀(富集)的反复过程。  相似文献   
84.
青海湖沉积物生物硅的环境意义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泊沉积物中生物含量的变化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评价湖泊生产力和古气候变化研究,但大型湖泊不同位置生物含量的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仍缺乏详细的现代过程研究.通过对青海湖不同位置表层沉积样品的生物含量测定,建立其空间分布模式及最近数百年生物含量的时间序列.结果表明,青海湖表层沉积物生物含量变化范围是1.75%~2.98%,平均值为2.25%.与世界其他湖泊相比,青海湖生物含量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可能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关.青海湖生物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与沉积物质量堆积速率以及陆源组分含量(如SiO2)相反,而与化学/生物沉积组分(如CaCO3)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大体一致,说明生物的空间分布受到陆源碎屑物质的"稀释效应"影响.时间序列上,生物含量与SiO2含量呈相反变化趋势,与指示降雨量变化的C/N比值也是反相变化,说明生物含量在时间序列上也受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陆源输入的影响.青海湖湖心低沉积速率区域的生物指标具有指示古气候变化的潜力.  相似文献   
85.
架状酸盐矿物晶体结构为氧离子作开层堆积,阳离子充填空隙而形成.矿物晶胞参数与氧四面体的排列方式有关,和氧四面体的棱长l、对棱间距T_(?)、四面体的高T_h等几何要素有确定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86.
河南铝土矿的品级与表生氧化淋滤作用关系明显,表现在矿石的结构构造、物理性质、埋深等方面。活动的贫地下水是表生富集的主要营力。表生富集作用对中高品级矿石的影响较大,对低品级矿石的影响较小,其影响深度可达50~200m。  相似文献   
87.
古环境研究中深海沉积物粒度测试的预处理方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谢昕  郑洪波  陈国成  梅西 《沉积学报》2007,25(5):684-692
对深海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测试前,应根据研究目的,在预处理过程中有效去除碳酸盐和生物,同时完好保留陆源碎屑组分,才能使测试结果准确反映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对采于南海的样品分别加入不同剂量浓度为10%的盐酸或浓度为25%的醋酸,以及不同剂量的NaOH或Na2CO3,同时利用有机元素分析仪、钼蓝比色法、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观察不同方法的预处理效果,并结合粒度测试的结果认为,对于碳酸盐,盐酸和醋酸均可将其有效去除,但由于少量盐酸仍会对陆源矿物组分造成破坏,因此应使用酸性较弱的醋酸;对于生物,大剂量的Na2CO3仍难将其有效去除,而使用小剂量的NaOH即可去除干净,但需控制剂量以避免破坏矿物组分。针对南海沉积物中的各种生物组分含量,确定了醋酸和NaOH的使用剂量并建立了预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88.
岩是由自生石英形成的化学沉积岩,通常以层状或非层状(结核状、条带状)独自出现、与其他岩性互层出现及赋存于其他岩性地层中。岩不仅记录了大量盆地古地理、古海洋、古气候的地质信息,而且对于岩石大地构造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前人对岩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近年来关于岩的新观点为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途径和研究线索。通过调研近年来关于岩的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的研究,分析总结了不同地质历史时期、不同沉积环境、不同产状岩的形成模式、成因类型以及判别方式,认为岩的沉积不是单一因素控制的结果,而是地质构造活动强度、生物类型及活动性、沉积古环境的综合结果。常规地球化学元素结合岩石组构与微区分析、包裹体分析、新同位素(Rb-Sr和Sm-Nd)分析,以及新的地球化学判定标准(Ge/Si)是岩研究的必备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89.
相对氮亏损(N:P约为7,小于16)的太平洋入流水携带的营养盐是支撑北冰洋上层生态系统的重要物质基础。海冰消退,光限制消失,楚科奇海陆架存在强烈的营养盐消耗与利用,广泛认为其表现为氮限制,因此该区域重点关注氮元素循环,对于元素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和中国-俄罗斯首次联合北极科学考察两个同步进行的航次调查结果,全面展示了融冰期整个楚科奇海陆架区的营养盐分布格局。结果显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表层基本耗尽;酸盐表现为中心低,周围高,陆架中心区是强烈的限制区域,受到和氮的共同限制。沿着太平洋入流方向,S01、R01、LV77-01站位30 m以深酸盐浓度高于太平洋入流水端员,说明沉积物孔隙水向底层水释放酸盐,因此在浅水陆架区孔隙水可作为上层海洋酸盐的潜在来源。本研究结合文献数据计算得到楚科奇海陆架沉积物-水界面酸盐年通量为630.78 mmol·m-2·a-1,总量为3.75×1011 mol·a-1,是太平洋入流水所携带酸盐年通量的一半(6.59×1011 mol·a-1),表明沉积物孔隙水也是楚科奇海陆架酸盐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90.
庐山出露的变质核杂岩的构造层次具有典型的三层结构,即最上面的未变质沉积盖层、中间韧性流变层、核部的变质基底,其间分别以上剥离断层和拆离断层为分界线。上部沉积盖层以脆性变形为主,中间韧性流变层变形程度不一,但远离拆离带变质变形逐渐减弱,而核部的变质基底以强塑性变形为特征。对变质核杂岩南北两条地质剖面的分析,得到三个构造层次的岩石变质变形及岩性变化特征。区域动力学分析反映变质核杂岩东部原拆离带在五里正断层附近。拆离带中多白云母压力计得出的变质压力为0.6~1.1 GPa;锆石U-Pb年龄测试得到变质核杂岩的隆升时代为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