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40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高家堡子金银矿床赋存于辽东裂谷辽河群大石桥组大理岩与盖县组变粒岩互层过渡带中,容矿岩石主要为变粒岩、大理岩和硅质岩。矿床分布严格受推覆构造及其剪切作用形成的北东向剪切构造与层间剥离构造控制。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以深成火山喷流流体为主,岩浆热液流体叠加混合形成成矿热液。因此,高家堡子金银矿床成矿过程中地层岩性是成矿的基础,韧性剪切构造作用是条件,岩浆热液 (硅化 )是成矿关键。据此可以认为高家堡子矿床具有火山喷流-韧性剪切-岩浆热液叠加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2.
董黎阳  王瑾  郝思宇  吕波 《地质通报》2018,37(10):1820-1824
首次在晋北中新统汉诺坝玄武岩沉积夹层中发现了木化石。通过木化石的沉积环境分析,认为其为洪积扇上发育的辫状河道环境。对树木高度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其为中等高大的乔木。结合前人对中新世中国北方孢粉、古植物、哺乳动物化石等的分析认为,中中新世晋北左云一带处于湿润的森林,且已向较干旱的疏林草原环境过渡,季节性降水导致的洪水携带大量砂砾将平缓地带的乔木迅速埋藏。这一发现,对于研究中新世时中国北方古气候变化及植物地理区系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闽北萤石矿资源丰富,矿(点)床众多,矿床成因为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萤石矿,矿体赋存于沿断裂分布的硅化破碎带中。赋矿硅化带走向主要为北东、北北东向,次为近南北向。通过调查发现:区内赋矿硅化带K_2O/Na_2O为12.31~20.50,远高于围岩花岗岩8~15倍,具有较强钾化现象;F、Mo、Ag、As平均含量明显高于围岩(2~30倍),Au、Sb略高于围岩;Au、Ag、As、Sb、Hg等元素自浅部向深部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4.
据粤赣高速公路设计方案,拟建新丰江大桥将从河源断裂附近通过,桥址选择在断层上盘或上下盘,关系到大桥的安全稳定。经论证,桥位应选择在断层下盘硅化岩上,其理由为:(1)按规范要求,桥址在断裂附近通过时,应在同一盘,最好是下盘。(2)邵武-河源断裂虽然是一条活动性断裂,但断裂面已东移至红层与硅化岩交界处,硅化岩是中生代断裂活动标志,到新生代与砂岩、花岗岩都已成为断裂下盘,已不是断裂活动标志。(3)硅化岩是坚硬而且强度大的岩石。  相似文献   
105.
棉花坑铀矿床是我国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床,其铀成矿与硅化蚀变作用关系密切,但硅化蚀变与铀成矿之间的成因联系研究相对薄弱,尤其对早期红色硅化蚀变流体特征研究较少。文章选取棉花坑铀矿床早期红色硅化蚀变岩、微晶石英进行了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棉花坑铀矿床红色硅化蚀变岩亏损Zr、 Nb、 Ta等高场强元素,富集U等元素;w(∑REE)值较低,为(10.3~109.2)×10-6,且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赋矿围岩基本类似,暗示红色硅化蚀变流体贫稀土元素,矿化物质主要来自赋矿围岩;同时其Sm/Nd、Pb/Ce和La/Ba值分别为0.27~0.39、0.97~8.11、1.76~16.81,指示了红色硅化蚀变流体为浅源和深源的混合。棉花坑铀矿床红色微晶石英中w(Al)值介于(45~157)×10-6之间,含量相对较低且变化范围较小,暗示流体的pH值变化较小;结合红色微晶石英型铀矿化品位相对较低的特征,推测红色微晶石英中w(Al)值变化特征可作为红色微晶石英型铀矿化铀品位相对高低的重要判据。  相似文献   
106.
热液体系中Si的络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温度、PH和硅浓度条件下,实验标定了Au-SiO以及Sn-SiO2之间的络合反应:Au^++H3SiO4^-之间的络合反应:Au^++H4SiO=AuH3SiO4 lgK=-1.65436+9611.21/T;Sn^4++4H3SiO4^-=Sn(H3SiO4)4;lgK200c=42.73。通过与Au-Cl、Au-HS以及Sn-OH络合物迁移能力的比较,表明在具地质意义的P睡EH条件下,A  相似文献   
107.
青城子矿田高家堡子大型金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先利  姜瑛 《辽宁地质》2000,17(2):121-127
高家堡子金银矿床赋存于辽东裂谷辽河群大石桥组大理岩与盖县组变粒岩互层过渡中,容矿岩石主要为变粒岩、大理岩和硅质岩。帮床分布严格受推覆构造及其剪切作用形成的北东向剪切构造与层间肃离构造控制,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以深成火山喷流流体为主,岩浆热流体叠加混合形成成矿热液。因此,高家堡子金银矿床成矿过程中地层岩性是成矿的基础,韧性剪切构造作用是条件,岩浆热液(硅化)是成矿关键。据此可以认为高家堡子矿床且  相似文献   
108.
海洋硅藻硅质细胞壁结构的形成机理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硅藻具有形态各异、结构复杂、精美绝伦的硅质细胞壁,是海洋中进行生物硅化最主要的生物体。硅质细胞壁的形成同样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它涉及硅藻细胞将硅酸从胞外转运到胞内;硅酸在细胞内的转移;在硅沉积囊泡(SDV)中的浓缩沉积;最后合成具种类特异性的细胞壁。重点介绍硅酸转运基因(SITs)的分子特征与作用机制;与生物硅化相关的三种蛋白即硅体蛋白(frus-tulins)、亲硅蛋白(silaffins)和侧壁蛋白(pleuralins)的结构与功能;硅质结构如何在硅沉积囊泡内最终形成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9.
《地图》2011,(2):12-13
近日,一支科学家小组对超过7200个树木化石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气候变化可能是导致古罗马帝国最终走向衰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0.
湖北省咸宁市大幕乡一带分布的震旦系老堡组(Z2)l硅质岩出露地表,样品分析表明除铁局部超标外,基本达到玻璃用原料的要求开采条件。矿床成因类型初步确定为沉积型、沉积改造型,主要找矿方向为中厚层硅质岩和与断层有关的蚀变硅质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