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603篇
海洋学   49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云南岩溶区As、Cd元素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宇  彭淑惠  杨双兰 《中国岩溶》2012,31(4):377-381
云南岩溶区水系沉积物中As、Cd元素含量分别为6.7~14.9ppm和0.14~0.21ppm,普遍高于省内其它地区。云南不同岩溶区As、Cd元素含量高异常还有较大的差异。As、Cd元素的高异常以滇东南岩溶区最为明显,异常幅度最大;其次为滇东岩溶区、滇西北以及滇西保山—沧源岩溶区;滇东北地区Cd异常较为突出,而As异常较弱。一般从岩石到土壤As、Cd元素呈富集态势,富集约4~5倍。通过对小江流域泸西As、Cd元素高异常区的地球化学和地质环境分析,发现农作物对As吸收量不大,超标率为14.8%;但对Cd元素吸收远高于As元素,超标率高达74.1%。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岩溶区碳酸盐岩As、Cd元素的高背景含量(As含量12.89~28.86ppm、Cd含量0.031~0.314ppm)是其风化形成的土壤中As、Cd元素含量高异常的根本来源,As、Cd元素主要通过粘土矿物和有机质的吸附累积而富集。   相似文献   
232.
为了认识高地下水中活化迁移的生物地球化学机制,对江汉平原地下水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水化学特征及溶解性有机物(DOM)三维荧光信息进行了研究.水化学研究显示,地下水中的与铁的还原和有机质的氧化分解过程有密切关系.水样DOM的三维荧光分析表明,地下水中存在微生物介导下氧化还原过程的反应性有机物组分,其中醌类腐殖质与铁、硫酸盐等的还原反应过程联系紧密.还原、氧化醌类及易降解DOM组分与还原产物、的关系进一步显示,的活化与微生物介导下的铁氧化物的还原过程联系在一起.在这一过程中,易降解有机物充当电子供体的角色并被消耗,而还原醌与氧化醌则很可能扮演了电子飞行过程中的电子飞行物,"催化"了活化的氧化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233.
从安徽铜陵杨山冲尾矿库采集表层尾矿样品,通过富集培养,从3份样品中筛选得到3株具有较强As(Ⅲ) 抗性的细菌 WK-21、WK-31 和 WK-32,用不同 NaAsO2 浓度的 LB 培养基对菌株进行抗性检测,结果这3株菌分别能耐受32、56和50 mmol/L的As(Ⅲ),具有较高的耐性.对这3株菌进行不同梯度浓度 As(Ⅲ) 环境中的生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浓度时对细菌生长有轻微促进作用或者几乎没影响,但随着浓度增大,抑制作用明显增强.根据对这3株菌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以及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鉴定出这3株菌分别属于Arthrobacter sp.、Rhodococcus equi和Paenibacillus sp.菌属.由于这些菌株分离于尾矿库的尾矿堆中,因此,本文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尾矿库金属污染的微生物修复及微生物抗金属机制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234.
砷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研究方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伯英  罗立强 《岩矿测试》2009,28(6):569-575
的毒性在古代就因砒霜而广为人知,国际癌症研究会将列为第一类致癌物。目前,世界上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受到中毒的威胁,污染事件在世界范围都有报道。环境中的的来源很复杂,有自然因素引起的污染(主要是地质成因污染),也有人为活动带来的污染,还有二者共同作用形成的污染。此外,还可以通过各种自然的地球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进行迁移转化,直接或间接对人和动物等产生危害。文章从的来源与分布、的毒性和危害、的迁移转化、生物在循环中作用的新认识等方面进行论述,并针对目前国内外污染研究现状,提出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建议在河套地区进一步开展元素地球化学及人体健康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235.
内蒙古土默川平原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文地质调查、水样采集,结合地下水流动系统、统计分析、吉布斯图、Piper三线图和相关性分析,对土默川平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地下水呈弱碱性,水化学类型以HCO3-Ca型和Cl-Na型为主。潜水水化学成分主要受水-岩相互作用和蒸发浓缩作用影响,承压水水化学成分主要受水-岩相互作用过程控制。79个潜水样品中方解石和白云石饱和指数小于0的分别为1个和5个,56个承压水样品中饱和指数小于0的均为20个。区域地下水的弱碱性环境、高Na+、低Ca2+为高氟水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受蒸发浓缩作用影响潜水高氟区主要分布于托克托县城以东地下水的滞留排泄区;受含水层介质的影响承压水高氟区主要分布于湖积台地区域。局部区域地下水的强还原环境,铁、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还原性溶解以及HCO–3的竞争吸附是形成高水的重要原因,受哈素海湖相沉积物的影响潜水高区主要分布在哈素海—高泉营一带;受铁氧化物、氢氧化物还原性溶解及地下水径流条件的控制,承压水高区主要分布在平原中部大黑河沿岸。  相似文献   
236.
237.
燃煤引起人中毒在我国云贵川地区比较常见,因此有必要研究煤中的赋存状态。研究了重庆东林矿4号和6号主采煤层中的含量、分布规律及其赋存特征。研究表明:东林矿4号层煤中、总硫和灰分的平均含量均大于6号层。东林矿原煤中的含量范围为0.20~7.87 μg/g,平均值1.68 μg/g,明显低于重庆及重庆其他矿煤中的平均水平,没有明显富集。赋存特征分析表明,东林矿煤中具有明显的亲硫性,可能主要赋存于同生黄铁矿中,在硅酸盐矿物相中分布较少。   相似文献   
238.
<正>地方性生物地球化学中毒是一种较常见的地方病,在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新西兰、巴西、智利等许多国家均有发生。在中国,5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在台湾、内蒙古赤峰和新疆奎屯发现了中毒,在90年代于内蒙古河套和山西大同等地区又发现了中毒。  相似文献   
239.
我国的海藻资源异常丰富,种类多,分布广。海藻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包括海藻多糖、多酚、活性碘、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等;同时也含有一定数量的重金属元素,其中元素与人类健康和生命活动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是毒性金属研究的代表性物质。海藻中的含量、分布和形态直接关系到各种海藻的利用价值和方法。 我国国内对海藻中的研究较少,而国际上自本世纪初就开始了此项研究。1919年,Cornec 首次对海藻灰分进行定性的光谱分析,发现其中含有(Cornec,1919)。以后的大量文献对海藻中的及其测定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报道,目前研究人员普遍认为,海藻中的以有机态和无机态并存,其中有机化合物占绝大多数,毒性较小(Whyte et al.,1983; Edmonds et al.,1993; Phillips et al.,1985)。目前国际上测定海藻中的方法主要有中子活化法(Lunde,197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Maher,1982,1983;Yasui et al.,1978)、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分光光度法联用(ICP-AES)(Shinagawa et al.,1983)等,这些方法不仅需要大型仪器,而且样品的前处理过程比较复杂,操作亦难以掌握。 作者应用比较简便、灵敏的银盐分光光度法,使用国产仪器,以海带、鼠尾藻等样品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法非常适合于海藻中的测定,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0.
李冰  王小如 《岩矿测试》1999,20(2):101-110
用自行改造的一种简单的连续氢化物发生系统,实现了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联用。研究了该系统的分析性能,并以乙醇为信号增强剂建立了在折衷条件下不同时测定As,Sb,Bi,Se和Te的分析方法以及在预还原剂体系中同时测定As,Sb,Bi和在高CHl体系中单独测定Se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