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11篇 |
免费 | 688篇 |
国内免费 | 30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3篇 |
大气科学 | 65篇 |
地球物理 | 1494篇 |
地质学 | 727篇 |
海洋学 | 158篇 |
天文学 | 9篇 |
综合类 | 101篇 |
自然地理 | 1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98篇 |
2022年 | 103篇 |
2021年 | 103篇 |
2020年 | 67篇 |
2019年 | 103篇 |
2018年 | 62篇 |
2017年 | 55篇 |
2016年 | 64篇 |
2015年 | 76篇 |
2014年 | 113篇 |
2013年 | 94篇 |
2012年 | 94篇 |
2011年 | 115篇 |
2010年 | 139篇 |
2009年 | 133篇 |
2008年 | 107篇 |
2007年 | 68篇 |
2006年 | 74篇 |
2005年 | 76篇 |
2004年 | 67篇 |
2003年 | 66篇 |
2002年 | 74篇 |
2001年 | 76篇 |
2000年 | 63篇 |
1999年 | 60篇 |
1998年 | 49篇 |
1997年 | 52篇 |
1996年 | 50篇 |
1995年 | 79篇 |
1994年 | 41篇 |
1993年 | 47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40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7篇 |
1977年 | 8篇 |
1976年 | 6篇 |
1959年 | 2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2007年4月1日,一次大海啸地震(MW8.1)使得所罗门群岛俯冲带在一个三联点处破裂。在这个三联点上,澳大利亚板块、所罗门海-伍德拉克盆地板块在不同滑动方向上同时向太平洋板块俯冲。大地震过程中,相关的滑动方向突变使得太平洋板块上部收敛滞弹性变形,这就产生了Simbo俯冲断层之上弧前的局部隆起,潜在地放大了局地海啸振幅。地震周期过程中的弹性形变似乎主要通过上冲的太平洋弧前来调节。这次地震显示了极其年轻的俯冲大洋岩石圈的孕震潜力和横贯坚实地质边界的破裂能力,也显示了引起隆起和海啸的复杂同震滑动的后果。 相似文献
82.
2022年9月5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MW6.6地震,利用国家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建成的基本站强震动数据,使用迭代反褶积和叠加法(IDS)进行破裂过程反演。反演所得破裂模型显示,破裂面呈NNW—SSE走向,破裂持续时间为15 s,分为4个阶段:首个阶段发生在震后3 s,破裂朝着断层面上倾方向以及SE侧传播;第二阶段为震后6—9 s,破裂继续向SE侧传播并在震中SE侧10 km处迅速加剧,此时破裂滑动速率达到峰值;第三阶段在震后9—12 s,破裂能量继续在SE侧释放,破裂滑动速率逐渐减小,破裂静态滑动累积量达到峰值并趋于稳定;第四阶段在震后12—15 s,破裂能量基本释放完毕,破裂结束。整个破裂由震中向SE方向延伸,由深部向浅部扩展。最大破裂点位于震中SE向10 km附近地下5 km处,最大滑动量为0.8 m,破裂可能出露地表。 相似文献
83.
<正>1研究内容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北京时间2022年1月8日01时45分,青海海北州门源县发生MS 6.9地震,震中位置与2016年1月21日门源MS 6.4地震相距约10 km,附近构造为冷龙岭断裂。该区域之前曾于1986年和2016年发生2次门源地震,震级均为MS 6.4,震源机制均表现为逆冲类型。根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公布的震源机制结果,此次门源MS 6.9地震为走滑型破裂,活动类型与以往门源地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4.
通过野外地震地质调查,在甘肃省古浪县、景泰县交界处的长岭山地区新发现了丰富的线状分布的地震地表破裂现象,表现为基岩崩塌、黄土滑坡、地震裂缝、地震土林、地震沟槽、陷落坑以及断层陡坎等,局部可见残留的破裂滑动自由面。其分布严格受长岭山北麓活动断裂控制。通过地震地表破裂带本身的特征分析、年代学分析、地表破裂带长度与震级的拟合关系以及结合区域活动断裂资料研究,认为该地震地表破裂带可能为1927年古浪8.0级地震的产物。 相似文献
85.
86.
野外考察结果表明 ,1999年 9月 2 1日台湾集集大地震是由车笼埔断层发生逆冲作用造成的。地震产生的地表破裂长约 80km ,具有明显的挤压逆断层特征 ,其活动方式为具左旋性质的逆倾滑动。实测逆冲断层以 30°~ 50°的角向西北逆冲而上。断层的垂直位移量 ,南段约 2~ 3m ,北段约 3~ 8m ;断层的水平位移量 ,南段 0~ 3m ,北段 3~ 5m ;垂直断层的水平缩短量 ,南段 2~ 3m ,北段 3~ 6m。从台湾西部麓山带的地质构造剖面分析 ,地震震源恰好位于台湾西部麓山带中生代基底与其上的沉积盖层的界面的深度 ,而西部麓山带第三纪地层和其下的基底的分离面为一滑动面 (decolle ment)。在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作用下 ,沿该区中生代基底之上滑动面的错动导致了地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7.
88.
1996年阿图什6.9级地震参数与宏观震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通过计算机定位得到1996年3月19日阿图什6.9级地震基本参数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与论证,并对该次地震微观震中与宏观震中差异较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9.
为了考察中国大陆活动断裂带段破裂地震的复发行为,根据多轮回复发的地震资料定量分析了19个断裂段的地震历史.结果表明:这些断裂段的地震原地复发主要表现出:① 良好的准周期行为(约占9/19);② 时间可预报行为(约占12/19).第1种行为的复发间隔内在不确定性为平均间隔的0.15~0.40,不同轮回事件的震级在平均震级0.5级之内变化.第2种行为的复发间隔内在不确定性大多为平均间隔的0.19~0.40,相继轮回事件的最大震级差可达1.7级.另外,少数情况下第1种行为可与第2种或者滑动可预报行为共存.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