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71篇 |
免费 | 1613篇 |
国内免费 | 183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79篇 |
大气科学 | 1205篇 |
地球物理 | 1471篇 |
地质学 | 5692篇 |
海洋学 | 1643篇 |
天文学 | 215篇 |
综合类 | 850篇 |
自然地理 | 18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9篇 |
2023年 | 188篇 |
2022年 | 238篇 |
2021年 | 301篇 |
2020年 | 288篇 |
2019年 | 308篇 |
2018年 | 215篇 |
2017年 | 177篇 |
2016年 | 197篇 |
2015年 | 343篇 |
2014年 | 799篇 |
2013年 | 544篇 |
2012年 | 954篇 |
2011年 | 929篇 |
2010年 | 563篇 |
2009年 | 703篇 |
2008年 | 857篇 |
2007年 | 565篇 |
2006年 | 478篇 |
2005年 | 635篇 |
2004年 | 479篇 |
2003年 | 335篇 |
2002年 | 271篇 |
2001年 | 231篇 |
2000年 | 298篇 |
1999年 | 343篇 |
1998年 | 325篇 |
1997年 | 307篇 |
1996年 | 324篇 |
1995年 | 206篇 |
1994年 | 214篇 |
1993年 | 137篇 |
1992年 | 229篇 |
1991年 | 211篇 |
1990年 | 191篇 |
1989年 | 92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5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16篇 |
1959年 | 10篇 |
1955年 | 7篇 |
1954年 | 15篇 |
1950年 | 6篇 |
1948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世界范围内的冰碛湖溃决往往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通过分析不含死冰的冰碛坝溃决机理和相关影响因素,采用控制变量法,以喜马拉雅山区21个溃决冰碛湖及其周围未溃决冰碛湖为研究对象,采用6个无量纲影响因子可以合理评估喜马拉雅山区和加拿大哥伦比亚省西南地区以及美国西北部地区的冰湖溃决易发性,但喜马拉雅山区不同级别判别阈值较加拿大哥伦比亚省西南地区偏大.危险冰体坡度因子、危险冰体温度因子、冰川坡向因子、危险冰体与冰碛湖体积因子、危险冰体与冰湖的运动因子、冰碛坝坡度因子是影响不含死冰冰碛湖溃决的主要因子,由这些影响因子构成的冰碛湖溃决易发性定量评价方法,可以用于其他地区的冰碛湖溃决易发性评价. 相似文献
72.
73.
74.
75.
关于梅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梅雨的划分、梅雨的降水分型、梅雨与季风的关系及梅雨的影响因子几个方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讨论。最后,提出梅雨研究仍需解决的问题:(1)江淮流域梅雨季节的开始至今仍没有一个客观统一划定标准;(2)南海季风、印度季风等季风子系统对梅雨的影响大小及其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讨论;(3)应针对梅雨季节内江淮流域不同的降水分布型,寻找其前期预兆信号进行深入研究;(4)应特别注意特定海温分布型对梅雨的影响,并从中找出影响梅雨的关键区域和影响的关键时段;(5)积冰和雪盖与梅雨异常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求证,影响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以平面弹性问题概述了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在煤田构造研究中,主要是进行反演问题的有限元模拟,根据所解决的地质构造问题确定所要计算的对象,建立地质模型,确定力学模型、选择力学参数,确定边界条件、单元划分,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结果分析,使计算结果最终与客观实际相吻合。文中以湖南涟源含煤区逆冲推覆构造的有限元模拟为例,阐述了有限元法在煤田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7.
78.
在分析河南黄淮平原土壤和小麦籽实中Cu含量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对研究区小麦籽实中Cu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其结果为:研究区小麦籽实中Cu的单项污染指数Pi的平均值为0.473,说明研究区小麦籽实未受Cu的污染。Cu的状况良好。进一步讨论了土壤中Cu的含量与小麦籽实中Cu含量间的关系。认为小麦籽实中Cu的积累与土壤中的总Cu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与土壤中的有效态Cu含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据此,将土壤有效态Cu作为土壤Cu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并建立了小麦籽实Cu与土壤有效Cu的响应关系模型,确定了土壤中有效Cu的安全界限值。 相似文献
79.
80.
黄鳍鲷视网膜结构和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1983—1984年,作者以光镜和电镜对采集于厦门海区的黄鳍鲷(Sparus latusHouttuyn)视网膜结构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视网膜中存在大量视锥和视杆细胞,其视锥细胞可分为单锥(SC)和双锥(TC)两种;视网膜颞侧边缘区为视锥、双极、无长突和神经节细胞的高密度区,该区单位面积(0.01mm~2)有双锥169—177个,单锥80—86个;双锥与单锥之比约为2:1。视网膜中央区到背-鼻侧边缘区为视杆细胞高密度区,该区单位面积(0.0lmm~2)有视杆细胞5017—4883个。水平细胞四层,最外一层水平细胞与单锥有一对一对应联系。 视锥细胞中,微管存在于椭圆体边缘区和肌样体;微丝分布于细胞内向突起中。视锥带状突触,在明适应视网膜中数量增加;在暗适应视网膜中数量减少。突触小泡密度在明、暗适应视网膜中未见有明显差异。色素上皮细胞中存在多种形态的溶酶体,黑色素颗粒与微丝相联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