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1篇
  免费   1343篇
  国内免费   3032篇
测绘学   10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44篇
地质学   9271篇
海洋学   182篇
综合类   376篇
自然地理   92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282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295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243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393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454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310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300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251篇
  1999年   282篇
  1998年   315篇
  1997年   317篇
  1996年   334篇
  1995年   276篇
  1994年   292篇
  1993年   258篇
  1992年   293篇
  1991年   242篇
  1990年   198篇
  1989年   194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4篇
  1948年   6篇
  1946年   5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杨凯  刘彬  马昌前  孙洋  张飞  牟进忠  何雨  肖露 《地球科学》2020,45(5):1490-1502
尽管大量的研究发现青藏高原中部地区发育有三叠纪大规模岩浆活动,然而对于这些岩浆活动的成因机制以及深部动力学背景等问题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分歧.通过对青藏高原中部北羌塘地区三叠纪典型辉石闪长玢岩开展了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矿物化学、岩石地球化学与Sr-Nd-Hf同位素研究,深入剖析其岩石成因及动力学背景,进而为深入探究青藏高原中部三叠纪岩浆作用形成机理与有关板块构造演化过程提供重要的证据.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方法获得该岩浆岩的结晶年龄为227±2 Ma(MSWD=0.86).岩石样品在地球化学组成上相对富硅和铝,属于钙碱性系列.样品轻重稀土分异较强,轻稀土相对于重稀土显著富集,并且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在微量元素组成上,样品相对于原始地幔要富集轻稀土以及Th、U,显著亏损Nb、Ta和Ti,整体表现出火山弧岩浆岩的特征.样品均具有相对较低的εNd(t)值(-4.53~-4.99)、比较集中ISr值(0.707 05~0.707 14),以及正的εHf(t)值(+0.81~+2.48),表明其岩浆源区很可能以富集的地幔组分为主.综合岩石学、地球化学与Sr-Nd-Hf同位素等研究结果,确定该岩体的形成应该与受俯冲组分(例如沉积物)改造的的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有关.此外,结合区域上已有的多学科研究资料还可以证实北羌塘地区有关古特提斯洋的俯冲时间至少开始于227 Ma.   相似文献   
962.
研究表明,吉林南部太古宙TTG岩类中的部分岩石发生了深熔作用。深熔作用发生于TTG岩类遭受高角闪相变质作用条件下,其温度为660~670℃,压力为0.6GPa左右。同时南北向韧性剪切变形作用促进了TTG岩类的深熔作用,并为深熔熔体就位提供了主要空间。深熔岩浆分凝聚集结晶形成了淡色块状花岗岩类。发生深熔作用的TTG岩石和淡色块状花岗岩类中均有两个世代的矿物组合,第一世代矿物代表TTG岩石原有的矿物,第二世代矿物组合则代表TTG岩石深熔熔体结晶的矿物相  相似文献   
963.
10余年来,通过对鲁东胶北地区太古宙地层的研究,原胶东群中剔除出大量的变质变形深成侵入岩,并从其底部分离出一套呈包体状态残存于花岗质岩石中的紫苏磁铁石英岩、二辉斜长角闪麻粒岩等,据此建立了唐家庄岩群。该岩群为一套经受角闪麻粒岩相高级变质的表壳岩组合,同位素测年数据为2763~2936Ma,与之相伴产出的超基性岩同位素地质年龄值为2693~3150Ma,其特征与鲁西地区沂水岩群相似,说明太古宙时鲁东和鲁西曾是一个统一的克拉通陆核。  相似文献   
964.
965.
966.
967.
刘大锰  金奎励 《岩石学报》1998,14(2):222-231
采用显微傅利叶红外光谱(Micro-FTIR)研究了源岩中三个系列显微组分包括陆生高等植物成因的镜质体、丝质体、木栓质体、孢子体、角质体,水生动物成因的笔石、几丁虫及热演化过程中次生的组分沥青等的化学组成与结构演变特征。研究表明,所有显微组分随其演化程度增高,脂族链变短,含氧官能团减少,芳烃富集且芳环缩合度增加。镜质体含丰富的芳烃CC,壳质组含丰富的脂族烃C—Hx,笔石、几丁虫含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和氧桥(C—O—C及Ar—O—Ar等),沥青的脂族烃C—Hx含量介于壳质组与镜质体之间,丝质体含丰富的芳烃CC及氧桥。  相似文献   
968.
孔玉清 《铀矿地质》1998,14(2):115-118
用盐酸预处理岩矿样品以驱除样品中的碳酸盐碳;滤出酸不溶物并洗净,待干燥后置入900-1000℃的管式炉中,在富氧气流中灼烧,有机碳被氧化成CO2由烧碱石棉吸收后称重,根据烧碱石棉管的增重计算有机碳的含量。对含有机碳为0.23%的样品进行10次测定,标准偏差为0.0116%,变异系数为5.04%。  相似文献   
969.
水-岩反应的铀系不平衡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兴章  闵茂中 《地球科学》1998,23(5):537-541
天然体系中水-岩反应的铀系不平衡判别,是基于水-岩反应使岩石中天然铀衰变系子体核素^234U,^226Rb和六价铀的选择性溶失,造成原始放射性平衡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因而可利用现今测得的岩石中3组核素放射性活度比值A(^234U)/A(^238U),A(^230Th)/A(^234U)和A(^226Ra)/A(^230Th)反演判别该岩石曾经历了近代水-岩反应的大致强度和出现,持续时间,这是近十余年  相似文献   
970.
豫西小秦岭地区太华杂岩中花岗质片麻岩为古老侵入岩,主要由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钾长片麻岩和黑云二长片麻岩等类型岩石组成,具有TTG岩系的组成特征,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其形成于类似现代板块碰撞带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