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284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815篇
海洋学   189篇
综合类   97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1.
铵含量和氮同位素对成岩成矿环境的示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作衡  毛景文 《地质论评》2002,48(6):634-641
在自然界中除氮气和硝酸根外,氮通常呈化合物铵离子存在,除部分有机质裂解生成的铵以游离吸附状存在于土壤、岩石及热水溶液中外,大部分深源和有机质裂解生成的铵,以固定铵的形式置换钾、钠、钙、铷和锶等存在于矿物中,在成岩成矿以及变质作用过程中,铵均可以进入矿物的晶格。铵替代钾、钠等的数量与岩石形成的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氮同位素分馏程度较大,在不同环境中分馏程度明显不同,δ^15N具有较大的分布范围,因此铵含量和氮同位素成为水-岩反应,岩浆来源和结晶,壳-幔相互作用过程和判别成矿物质来源的有效示踪剂之一。  相似文献   
312.
深源成矿物质与深部找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金银铅锌等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核—幔源区,通过地幔热柱多级演化迁移到地壳上部,在较好的构造扩容带中集聚成矿,而围岩萃取的成矿物质较为有限,不应花费很大精力去寻找所谓矿源层,而要侧重研究构造成矿控矿作用,对新一轮地质找矿和资源评价,特别是一些老矿山的深部、外围找矿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13.
曹瑞明  郭香敏  崔伟  刘春来  杨立群  丁枫 《地质论评》2024,70(3):2024030001-2024030001
司家营条带状含铁建造(Banded iron formation,BIF)型铁矿床是冀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铁矿床,前人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年代学、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工作,但目前尚未对其进行Fe同位素研究。本文通过Fe同位素和主微量、稀土元素相结合的方法对司家营BIF的成矿物质来源和形成背景提出了有效制约,同时对司家营BIF的锆石U- Pb年龄数据进行补充。锆石U- Pb年代学显示,司家营BIF形成于2537~2531Ma。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司家营BIF矿石主要由TFe2O3和SiO2组成,具有较低的Al2O3和TiO2含量,富集Fe重同位素(δ56Fe=0.341‰~0.525‰);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现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的特征,具有明显的Eu、Y、La正异常,Y/Ho比率较高(Y/Ho=34.96~45.84)。这些特征表明司家营BIF是基本无碎屑物质参与的化学沉积岩,稀土元素来源于高温热液和海水的混合溶液,铁质来源于海相热液流体。司家营BIF缺乏真正的Ce负异常和Fe同位素组成均为正值指示其形成于缺氧环境。综合对比世界上其他地区太古宙BIF的Fe同位素特征,本文认为新太古代时期地球海洋含氧量逐步上升,此时海洋总体属于缺氧环境,但部分地区氧气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314.
《地图》2019,(3):8-9
大棱镜彩泉(The Grand Prismatic Spring)位于地热景观极其著名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它是美国最大、世界第三大的温泉。大棱镜彩泉每分钟大约会涌出2000升温度为71℃左右的地下水。湖面的颜色会因水中大量藻类和含有色素的细菌等微生物随季节的改变而改变:春季,泉水为橙红色;夏季则可看到橙、红、黄三色;在光照缺乏的冬季,它又呈现出深绿色,泉水里丰富的矿物质还在周围堆砌出一圈圈交错纵横的纹理。  相似文献   
315.
大水沟独立磅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春齐  曹志敏 《地学前缘》1999,6(1):128-128
  相似文献   
316.
本文研究了鲍人工配合饲料的加工和应用过程中,维生素C的稳定性和损失规律。结果表明,在45、60、80、100、120℃的5种烘干温度条件下,饲料中VC的保留率分别为61%、62%、65%、19%和6%。烘干温度以80℃最合适。统计分析表明,饲料中水份一与VC的损失程度呈高度相关性,烘干过程应尽快除去饲料中水份,。饲料在浸泡第水应用过程中,未经特别处理的饲料A,浸泡24h后VC的损失率为98%,而经  相似文献   
317.
满江红(Azolla pinnata subsp.Asiatica)是一种萍-藻共生的小型水生蕨类植物,具有固氮能力强、粗蛋白含量高和富钾的功能,农业应用价值较高,一直受到关注。红萍在农业生产应用上历史悠久,传统上红萍多用于绿肥利用、淡水鱼饲料,也有用于猪、鸡、鸭等饲料,降本节支的成效显著。近年来也逐步应用于污水治理,其具有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作用,显示出较好的水体环境治理效果。通过总结红萍育种、抗逆性、肥料化、饲料化、污水净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红萍综合利用中的优势及潜力,并提出红萍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应用对策,以期为乡村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318.
官马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与兴蒙造山带东南端交汇部位,是吉林省中部地区的一个小型金矿床。矿床产于安山玢岩和中二叠统寿山沟组大理岩的接触带及其附近,矿体受NNW向构造破碎蚀变带控制明显。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毒砂、磁黄铁矿、闪锌矿和自然金等,非金属矿物有石榴子石、方解石、绿帘石等,围岩发育矽卡岩化、硅化、绿帘石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等蚀变现象。为确定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形成时代,本次研究主要开展了黄铁矿的S-Pb同位素分析以及黄铁绢英岩中绢云母~(40)Ar-~(39)Ar测年研究。结果表明,金矿石中3件黄铁矿的δ~(34)S值分别为0.4‰,0.6‰,1.3‰,平均值为0.77‰,表现为深源硫的组成特征;黄铁矿中的~(206)Pb/~(204)Pb值为18.477,18.509和18.579,~(207)Pb/~(204)Pb值为15.599,15.603和15.611,~(208)Pb/~(204)Pb值为38.333,38.393和38.408,μ值为9.45,9.46和9.48,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绢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90.88±4.09 Ma,限定其成矿时代为早侏罗世。根据官马金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蚀变矿化特征以及与国内典型矽卡岩型金矿床的对比研究,综合确定官马金矿床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根据本次测年结果,并结合区内其它金矿床的成矿时代,认为官马金矿床与吉林中部的兰家、夹皮沟、海沟等金矿床同属于燕山早期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构造背景之下大规模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19.
黔西北成矿区为川滇黔接壤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该地区以往未见有大型以上铅锌矿的报道。近些年来,贵州科技工作者在五指山地区取得重大的找矿突破,发现多个大中型铅锌矿床,提交铅锌金属资源量超过250万吨。为了使地质工作者更好地认识该矿田铅锌矿成矿作用,并为研究区及邻区找矿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系统总结五指山地区铅锌矿近些年的研究进展,并与川滇黔与湘西-黔东地区铅锌矿床从地质、地球化学以及成矿时代进行对比,尝试探讨五指山地区铅锌矿成矿带归属。地质和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表明,五指山地区的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变质基底,水岩反应作用致使围岩贡献了少量的成矿物质,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主要为低温、中高盐度的卤水,可能混入少量的地层水,矿床成因类型属于MVT型铅锌矿床。年代学数据揭示,五指山地区铅锌矿成矿时代为(458.2±2.9) Ma,可能与武夷—云开陆内造山事件有关,暗示湘西—黔东地区同时代的铅锌成矿作用可能延伸到该地区。通过系统的地质和地球化学对比发现,五指山矿田内铅锌矿床与川滇黔接壤地区典型的铅锌矿床存在差异明显,而与湘西—黔东铅锌成矿带内典型矿床相似,故暂将其划分到该成矿带。  相似文献   
320.
为研究在植物蛋白源替代部分鱼粉的饲料中添加晶体或小肽形式的亮氨酸(Leu)或/和谷氨酰胺(Gln)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幼鱼的生长性能、血浆代谢及免疫指标、肠道组织形态和Notch-Hes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设计了6组等氮等能饲料:全鱼粉组(FM),阴性对照组(Con,以植物蛋白源替代FM组中40%的鱼粉),在Con组的基础上添加0.2%晶体Leu的L组,添加0.2%晶体Gln的G组,添加晶体Leu和晶体Gln(0.095%∶0.105%)的L+G组,以及添加0.2%Leu-Gln二肽的L-G组。选取初始体质量(8.14±0.03)g的大菱鲆幼鱼,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研究表明,与单独添加Leu和Gln相比,共同添加Leu和Gln能更显著地提高大菱鲆幼鱼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沉积率和脂肪沉积率,且这些指标均与FM组差异不显著(P>0.05)。L组和L-G组的血清TCHO含量高于Con组,且与FM组无显著差异(P>0.05)。相比Con组,Leu和Gln共同添加可显著提高大菱鲆幼鱼的血清溶菌酶活性(P<0.05)。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